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印度教認為人生必經的幾個階段,有得有失,才能獲得持久的快樂

由 人文者也 發表于 音樂2021-09-08
簡介當然,我們不是說享樂和成功不好,也不是說讓你不去追求這些,只是你不能把這些當成你全部的目標,這一切都是你慾望的表現,當你步入人生另外一個階段時,這些東西會自然失去對你的吸引力,如果你到時沒有找到你的新目標,那豈不是很悲哀的事

想什麼就有什麼

大家好,我是小評歷史。

基督教有《聖經》,伊斯蘭教有《古蘭經》,印度教有什麼?《薄伽梵歌》,甘地曾在自傳中寫道,“我在政治領域中工作所擁有的那種能力,是從精神領域中得來,在精神領域中,真理是至高的原則,而《薄伽梵歌》是指向真理的,最精妙的書”,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在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時,據他所說,腦海中迴響著的,是這樣一句話:“我成了死亡,世界的粉碎者,等待世界毀滅的時刻來到”,這句話,也出自《薄伽梵歌》,美國黑人人權運動的組織者馬丁。路德。金,曾從甘地的經歷和感悟中尋求道理,其中對他有著重大啟示作用的知識,也是來自《薄伽梵歌》。

印度教認為人生必經的幾個階段,有得有失,才能獲得持久的快樂

道教尋求“得道”,佛教嚮往“西天極樂世界”,基督教“贖罪”,伊斯蘭教則虔誠“信奉真主安拉”,印度教追求的又是什麼呢?把浩如煙海的典籍彙集成一句話,就是“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印度教認為人生必經的幾個階段,有得有失,才能獲得持久的快樂

這聽起來似乎比道教的“道”還要無法琢磨,容易回答,可要想得到一個好的回答,卻很難,總的來說,印度教把這句話定義為人生必須經歷的幾個階段。

第一,享樂。

與人們所想的,印度教修行者都是苦行僧,否定生命,把打熬身體和磨練精神當成生活的全部不同,印度教並不排斥享樂,還把他當成生命四項合法的目標之一,這聽起來與古希臘的享樂主義很像,但其實有著很多不同。

印度教認為人生必經的幾個階段,有得有失,才能獲得持久的快樂

印度教認為,享樂需要好的見識,不是說每一個衝動都要去追求,不管會受到什麼懲罰。目前的小目標,一定要為長遠的利益而犧牲,傷害到別人的衝動必須加以控制,以免受到敵視和後悔,只有愚蠢的人才會為了追求目前的享樂,或者熱衷於某種惡習不能自拔,甚至為了達到目的,說謊、欺騙,甚至犯罪,但只要符合基本的道德規範,你可以盡情享樂。

印度教認為人生必經的幾個階段,有得有失,才能獲得持久的快樂

但這樣有一個問題,享樂是自我的,不持久的,經歷過享樂的人都明白,當某一個時間點到來的時候,你會覺得厭煩、空虛、迷惘,它無法滿足你作為一個人的全部需求,如果你把享樂當成人生目標,你或早或晚總會發現它就像是一種極端的情緒,很難持久,最終會讓你體會到極端的挫敗感。

第二,成功。

俗世的成功無外乎三種,財富、名譽、權力。這沒什麼可指責的,它的永續性也肯定比享樂要強些,再加上它本身對社會的積極作用,其支配性和重要性既有利己屬性,也有利他屬性,正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印度教認為人生必經的幾個階段,有得有失,才能獲得持久的快樂

這種對成功的追求,深受西方歡迎和推崇,尤其是英語國家,這使他們在詢問某個人時,主要問“他的價值是多少”,而不是問“他擁有多少”,東方國家則主要傾向於後者,這沒有什麼不好,只是說前者肯定了成功的正面作用,後者則在反思這樣做的後果。

對於印度教來說,也主要體現於對後者的擔憂。財富、名譽和權力都是有排他性的,你多得一點,就意味著別人少得一點,你與人分享時,它們也不會增加,不會在不減少自己所得的基礎上平分給別人,另外,成功是永遠也沒有頂點的,人們在追求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貪念,就好像用錢永遠無法滿足對財富的追求。

印度教認為人生必經的幾個階段,有得有失,才能獲得持久的快樂

還有一點是,成功跟享樂有很相似的一點,就是它們都建立在自我滿足的基礎上,你不可能永久地對此保持熱情,當達到一個頂點時,你仍然會不自覺地去尋求其他東西。

當然,我們不是說享樂和成功不好,也不是說讓你不去追求這些,只是你不能把這些當成你全部的目標,這一切都是你慾望的表現,當你步入人生另外一個階段時,這些東西會自然失去對你的吸引力,如果你到時沒有找到你的新目標,那豈不是很悲哀的事?

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靜待慾望離你而去,人生下一個階段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棄絕。

“棄絕”似乎聽著充滿了負能量,其實是一種誤解,它主要是讓你從前兩個階段中擺脫出來,但不是看破紅塵,也不是在滿足慾望的路上失敗了,更不可能獨自存在,而是建立在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之上的一種精神上的昇華。

打個比方,這有點像是2009年日本山下英子出版的《斷舍離》中的概念,雖然那是一本整理家務的書,但如果把那些家裡的雜物當成你慾望的物質體現,斷舍離,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棄絕,並非是放任不管,或者乾脆丟棄,而是透過佔有和挑選,轉移對慾望的注意力和焦點,從此發現更多,更重要的人生意義,這是某種再生的開始,而不是放棄自己。

印度教認為人生必經的幾個階段,有得有失,才能獲得持久的快樂

當然,棄絕後還有更高的層次,我們不可能透過短短數語就表達清楚,只是以上三個階段,就足夠絕大多數人受用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