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成年人管理情緒最好的方式:不納入,不放縱,不傳遞

由 無心認知 發表于 音樂2023-01-26
簡介不放縱自己的情緒人們並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煩意亂,而是被他們對這些事件的看法和觀念搞得心煩意亂——-阿爾伯特·埃利斯年少的王陽明總是跟父親對著幹,一天把父親氣得要動手,爺爺王天敘站出來跟王華理論:人才不是管出來的

為什麼突然覺得自己很孤獨

成年人管理情緒最好的方式:不納入,不放縱,不傳遞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說:我堅決反對任何人擾亂我在做的任何事情,我也反對去擾亂別人的事情或者這個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任何事情。

人的情緒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因為其他人而生氣,因為自己而生氣,把別人搞生氣。

管理情緒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納入他人的情緒,不放縱自己的情緒,不傳遞情緒給他人。

不納入

他人的情緒

成年人管理情緒最好的方式:不納入,不放縱,不傳遞

很多人不善於對別人的情緒說不,常常陷入因為別人的情緒而情緒的狀況;

有人笑你窮,笑你醜,笑你沒用的時候;就真的認為自己窮,自己丑,自己沒用;

不僅別人在嘲笑你,自己也在嘲笑自己;

別人對你的偏見,漸漸被轉化成了自己對自己的偏見;

當你低下頭保持沉默的,手足無措的時候就已經把對方的情緒納入到自己的情緒範圍裡。

《回家的誘惑裡》善良的林品如對婆家馬首是瞻,換來的不僅沒有同情和理解,反而是嚴厲和苛責;

在所有人都心疼她的時候,她卻始終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一個人無條件納入別人的情緒,就會被別人的情緒牽著鼻子走。

很多人面對別人的攻擊是自責,但自責只會給自己帶來情緒;

別人攻擊的本質是對方價值判斷的行為選擇,只是一種行為現象。

所謂對方對自己的惡語相向,不過是對方對事物的一種看法,並不能代表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區分什麼是對方的看法,什麼是自己的看法;

年少時的王陽明在父親王華看來總是心猿意馬;

一天父親看見王陽明不好好唸書去研究一些沒用的就大聲訓斥:我家是書香門第,你卻搞這些不入流的東西,真是敗壞家風。

王陽明感到很詫異,問:排兵佈陣怎麼就是不入流的東西?

父親王華不耐煩地說道:本朝自開國以來就重文輕武,凡是有思想的君子都不會參與武事,而且我從來沒聽過哪個聖賢是舞刀弄棒的。

王陽明回道:孔子不是文武全才嗎?

父親更加怒火中燒:孔子是聖人,你只是個普通人,你最正經的事就是好好讀書,將來透過科舉考試,最好成為狀元,像你爹我,就是狀元,大家都喜歡我,尊重我,羨慕我。

王陽明好奇地問:父親中了狀元,後世子孫還是狀元嗎?

父親得意地搖搖頭:你想得美,狀元只是一代,你若想中狀元,還需要刻苦讀書。

王陽明笑道:原來只是風光一代,但建功立業卻能流芳百世,所以我恐怕不會稀罕狀元。

父親沒有再說什麼,只是苦笑地搖搖頭。

大多數時候別人的指責並不能說明他有多正確;

如果對一件事情的看法是絕對的,那大機率不是這件事情出了問題,而是看法出了問題。

《莊子·秋水》中寫道:井蛙不可以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道者,束於教也。

陳固守舊和自我封閉本身是一種無知。

但他人的無知不是你的問題,是他的問題。

雪姨對杜飛吼道:你不要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杜飛反駁道:我就是要癩蛤蟆吃天鵝肉!你管我!我心裡在想什麼,你管得著嗎!

把其他人的看法當

認知的表現,為他的表現打個分,是管理他人情緒的有效方式。

不放縱

自己的情緒

成年人管理情緒最好的方式:不納入,不放縱,不傳遞

人們並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煩意亂,而是被他們對這些事件的看法和觀念搞得心煩意亂

——-阿爾伯特·埃利斯

年少的王陽明總是跟父親對著幹,一天把父親氣得要動手,

爺爺王天敘站出來跟王華理論:人才不是管出來的;

王華反駁道:但人才是教育

出來

的;

爺爺王天敘繼續說道:最好的教育是引導,不是你這種強制約束,你應該順著孩子的習性去教育。我這個孫子將來必有大成,不是你所能體悟的。

父親王華雖然默不作聲,但他始終堅信成天不學無術的小孩長大不可能有大出息。

事情的好壞具有主觀性。

年幼好動本身並不存在絕對的對錯,你認為這是富有活力和創造力的表現,它就是一件好事;你認為這是不學無術,它就是一件壞事。

當你有了確定的對錯,就會判定所有與之相悖的觀點都站在了你的對立面。

不聽話的孩子就是叛逆,不善於交際就是無能,婚姻失敗了人生就失去了意義。

它們分別對應的是心理學不合理信念部分的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糟糕至極。

看過一句話說:努力改變你可以改變的,接受你不能改變的。

管理自己情緒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棄絕對,應該,必須等要求,接受那些不喜歡但又真切存在的事情。

不傳遞

情緒給他人

成年人管理情緒最好的方式:不納入,不放縱,不傳遞

一個人最大的溫柔就是不讓其他人承擔自己的情緒。

龍場悟道之前,王陽明因一紙上書觸怒朝廷權貴,從一個養尊處優的公子哥一下跌到人間最黑暗的錦衣衛大牢。

僥倖釋放後又慘遭權貴追殺,為了活命四處奔逃;

好不容易逃過追兵,逃到深山的寺廟,廟裡卻不肯收留,屋外大雨,此刻的王陽明卻肺疾復發,咳嗽不止。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幾經波折總算是僥倖活命,不久後得高人指點,才敢回家探望老父親;

不出所料,因自己得罪權貴,家人受牽連;

與老父親見面後,王陽明沒有一句提及自己的遭遇,也沒有埋怨官場的黑暗,人心的險惡;

只是慚愧地對那個從小不對盤的父親道歉,說自己對不起他的養育之恩,對不起王家的列祖列宗。

說罷,一個人帶著兩個家丁,勇敢地去面對屬於自己的龍場放逐。

有句話叫做: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宣洩情緒的垃圾場;

什麼是愛?

有人會說對人好就是愛,但我總覺得自己缺乏對美好的創造力;

很多時候自己做不好,也不知道什麼才是好,後來我覺得能不帶去糟糕的東西就算好,比如那些糟糕的情緒。

不糟糕也是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