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寵物首頁寵物

國家博物館館藏宋“混沌材”、“溪山晚磬”琴

由 家庭健康小知識 發表于 寵物2021-08-23
簡介通長116釐米,隱間109釐米,肩寬20

鹿角矮珍珠有什麼特點

本文是第36篇公號文章(收入《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雜項卷》,中國國家博物館主編,孫機分卷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9月)的原稿版本,因覺尚有另行發表的必要,遂交《中國書房》第五卷(西泠印社出版社,2019年4月)刊出。

刊出時,第一句“‘混沌材’之於琴,可名其名,亦可名其式”,被誤植為“

琴名,可為其名,亦可為其式

”。

“混沌材”

國家博物館館藏宋“混沌材”、“溪山晚磬”琴

國家博物館館藏宋“混沌材”、“溪山晚磬”琴

“混沌材”之於琴,可名其名,亦可名其式。從現有材料看來,名在前而式在後。南朝宋齊間謝希逸《雅琴名錄》、元末陶宗儀《南村輟耕錄》皆著錄此名;宋元之際,周密《雲煙過眼錄》稱“又有所謂混沌材,自高麗來,亦異寶也”。但作為琴式,“混沌材”卻出現得很晚。從宋人趙勰《琴箋圖式》(一說為陶宗儀撰,但久為學者所質疑),到轉錄了南宋田芝翁《太古遺音》大部分材料的明代《太音大全集》(永樂癸巳[1413]刊刻、嘉靖間[1522-1566]翻刻)、《風宣玄品》(嘉靖中期[1539左右]),明初永樂年間(1403-1424)編纂的《永樂琴書整合》以及據此刊成的《琴書大全》(有萬曆十八年[1590]序),再到萬曆中後期刊刻的《文會堂琴譜》(1596左右)、《燕閒四適·琴適》(萬曆辛亥[1611]),均未見“混沌材”一式。直到萬曆四十二年(1614),松江林有麟刊行自撰的《青蓮舫琴雅》,“混沌材”作為琴式才首次出現,觀其圖樣,特點是無頸無腰,首尾俱圓而無稜,後世每每簡稱為混沌式。這一由琴名而演為琴式的過程,蔡邕“焦尾”亦近之,只不過作為琴式,出現得更早而已。

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此琴,因琴背頸部鐫有“混沌材”三字而得名,其形制則為伶官式。二十年來,迭經《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北京卷》(《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總編輯部編,大象出版社,1999年10月)、《中國音樂史圖鑑》修訂版(劉東昇、袁荃猷編著,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年5月)、《中國美術全集·漆器傢俱一》(金維諾總主編,陳振裕等卷主編,黃山書社,2010年6月)、《中國古琴珍萃》增訂版(吳釗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5年9月)著錄,而以最末者記述最新,亦較為翔實:

混沌材琴

伶官式

。桐木製。琴體修長而扁。鹿角霜胎,間雜有藍綠色大粒寶石,

漆地,

面漆紅黑相間似飄霞。琴面不規則蛇腹斷,隆起如劍鋒。琴背細密流水斷。蚌徽。背面龍池、鳳沼為長方形,用木條鑲邊。龍池納音較平,鳳沼納音中間凸出。嶽山、承露、冠角木製,軫由竹根製成。琴腹陰刻篆書“劉安世造”、“毛仲翁修”、“周魯封重修”等。龍池上方陰刻行書琴名“混沌材”三字,下方陰刻行書“

羲皇人已杳,留此混沌材。想是初開闢,聲音妙化裁。完然一太璞,解慍阜民財。不鑿莊生竅,古風尚在哉”,款署“會稽黃鎮仲安跋於皖江”。龍池右側(引者按:應為兩側)陰刻行書“晉制宋修,一翁”,下有近世收藏者夏蓮居“夏伯子”陰文方印一枚。此琴儲存完好,琴音悠揚可聽。面漆略有修補。一九五八年夏氏捐贈給中國歷史博物館(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鄭珉中先生定為宋琴。通長123。5釐米,隱間115。3釐米,肩寬19。2釐米,尾寬14釐米,厚4。5釐米。

鄭珉中先生在《兩宋古琴淺析》中,嘗論將此琴作為北宋晚期古琴“野斫”的三個型別之一,重點闡發其無可替代的價值。“琴背銘刻雖晚,而腹款則古,且是所謂宋扁古琴最早的一個例證。這張琴雖形制扁薄,而琴面弦外部分尚微具圓弧形,略存肥厚之感。因此,項與腰的邊沿楞角皆做園楞。這個特點正是北宋晚期的斫琴家猶效法唐琴風格的具體例證。”“‘混沌材’的存在,說明扁琴與‘八寶灰’產生的具體年代,還可以知道它的弓面是從中唐琴蛻變而來的一種新的風格,而且扁琴並不能概括宋代古琴形制的全貌。”在另一篇《唐琴辨》中又云:“較厚的鹿角灰胎下還有葛布底,這是唐人的做法,是唐琴的共性。在較厚的鹿角灰胎中雜以孔雀石、珍珠母和金銅之屑,而無葛布底者系北宋人所為,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混沌材’就是如此。”這是從整個古琴製作工藝發展的高度,對此琴的定位。

琴背、琴腹留下的銘文與款識,有助於考察古琴製作與修繕的時代,往往也是數百年傳承有序的見證。琴腹中鐫刻姓名的三人,劉安世(1048-1125)為北宋晚期名臣,毛仲翁即毛敏仲(?-約1279),為宋末元初宮廷琴師,是創作了大量名曲的浙派名家,周魯封(子安)為康熙間人,以為徐氏刊行《五知齋琴譜》而著稱琴史。在琴名下題詩的“會稽黃鎮仲安”,也曾為《五知齋琴譜》作序(1722)。夏蓮居(伯子、一翁、溥齋,1884-1965)則是近代政客、琴人、居士。他所題“晉制宋修”,《中國音樂文物大系·北京卷》稱:“《五知齋琴譜》誤將劉安世定為晉人,故夏氏題晉制,實誤。”檢《五知齋琴譜》卷一,《名錄》有晉人劉安,無劉安世;《琴式》則有標為“晉劉安世作”的“雲泉”。再考諸《五知齋琴譜》之前收錄琴式的琴書,“雲泉”一式之作者,《永樂琴書整合》、《琴書大全》、《文會堂琴譜》、《燕閒四適·琴適》、《琴苑心傳全編》均記為“晉劉安世”,《太音大全集》、《風宣玄品》、《青蓮舫琴雅》均記為“晉劉安”,可知夏氏之誤,未必襲諸《五知齋》。

然而,周魯封款、黃鎮銘之外,的確還有種種跡象,似乎表明這張“混沌材”琴與《五知齋琴譜》有關。此琴形制為“伶官”,但鄭珉中先生曾注意到,此琴與“昭美”琴式相同,又與“雲泉”造型相似。夏蓮居以之為晉制,應該就是按圖索驥,找到“雲泉”,又發現劉安世款正與琴式著錄吻合之故。換言之,今人定“混沌材”琴為伶官式,昔人未嘗不可能以之為雲泉式,亦未嘗不可能以之為昭美式。“雲泉”一式,已見前說,暫可不論;但著錄“昭美”一式的明代琴書,絕大多數都記為“不知誰氏所作”(《文會堂琴譜》、《燕閒四適·琴適》未加說明,應該也是因為作者不明),但到了清初,《五知齋琴譜》卻不知何所依據,在“昭美”琴式旁標作“宋毛敏仲式”。將“昭美”與毛敏仲聯絡起來,這是第一例;而同時著錄“雲泉”為“晉劉安世”所作的,也只有《五知齋琴譜》了。如此一來,此琴所有的銘文與款識,竟無不與《五知齋琴譜》相關。進而言之,自北宋末至清康熙末約六百年,“混沌材”琴必輾轉多手,修繕多次,雖非每一位得主、每一次修繕都會留下銘記,但自劉氏以下,偏偏只留下後世仰慕的兩位大家毛仲翁、周魯封之名,其餘卑卑之徒一概沒有,未免太巧。因此,質諸情理,對“琴腹陰刻篆書‘劉安世造’、‘毛仲翁修’、‘周魯封重修’”三款,委實不能無疑。何況到底是“劉安”還是“劉安世”,尚待詳考。要之,這三個腹款未必如鄭珉中先生所料之“古”,倒像《五知齋琴譜》風行之後,有人比照琴式,覺得既似“雲泉”,又像“昭美”,根據《五知齋琴譜》的材料偽造出來的。

只是鄭珉中先生將“混沌材”琴放到古琴製作工藝唐宋之變的過程中去論述,高屋建瓴,即使腹款存在這樣的疑點,也不足以動搖其核心觀點。

鄭珉中還記述了此琴入藏博物館之前的故事:“‘混沌材’在民國初年是北京琴壇的一張有名古琴,當時歸詩夢齋女弟子白達齋所藏。白氏彌留之際將此琴贈與其女友駱氏,事見汪孟舒先生《春雷琴室圖卷》孫宋若女士代駱氏書題跋之中。駱氏與山東琴家、佛弟子夏溥齋蓮居氏相鄰,此琴得常出入夏氏齋中。五十年前儷松居主人借琴至家中,因得賞玩終日,並偕名拓手崔玉棠氏精心氈拓琴背全形及銘文兩張,各得其一,以供賞玩。駱氏故後,琴歸夏氏所有,乃加刻‘一翁’題識於池旁。”在捐出此琴之翌年,夏蓮居曾作《琴研篇》(載夏氏撰《弦外音》,又見於《欣然錄》,作《琴硯篇》)詩,堪為鄭記之補充:“我有晉唐明代三古琴,叩之泠然金石音。……其三‘混沌’何人制?龍池內刻劉安世。宋代重修毛仲翁,清初再修周魯封。初藏白、駱兩女士,認為宋琴黃鎮有題詞。經餘評審重鑑定,乃知確是晉琴無可疑。吁嗟乎,凡事不宜以耳代目憑皮相,從古奇材異寶不易辨識類如斯!”由是又可知白、駱二氏均以此琴為宋器,獨夏氏斷為晉物,得意可想。然今又恢復原判,則非夏氏所能預知也。

丙申臘月廿九、三十

“溪山晚磬”

國家博物館館藏宋“混沌材”、“溪山晚磬”琴

溪山晚磬

”琴,一九五八年由夏蓮居捐獻,首次著錄於《中國古琴珍萃》增訂版(吳釗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15年9月):“

溪山晚磬琴,仲尼式,桐木斲,木質松黃。鹿角灰胎,慄殼色漆,外髹黑漆。通體細密小蛇腹斷。長方形龍池與鳳沼。琴額嵌有帶翠玉片。琴背項間刻琴名‘溪山晚磬’,旁署‘一翁重修’,下有‘百子’小方印。琴背龍池右側刻‘

松風一榻雨瀟瀟,萬里封疆不寂寥。獨坐瑤琴遺世慮,君恩猶恐壯懷消

’。池左刻‘峕(

時)景炎元年,蒙恩遣,問召入,夜宿青原寺,感懷之作,譜於琴中識之

’,下署‘文山’。按‘文山’,即南宋末年名臣文天祥。鳳沼左下方有一填朱六字大方印。通長116釐米,隱間109釐米,肩寬20。2釐米,尾寬13。6釐米,最厚5。8釐米。

”案:“

一翁

”即夏蓮居,所謂“百子”小方印,為“夏”字之誤認。“蒙恩遣,問召入”當作“蒙恩遣問,召入”;“

填朱六字大方印

”未加釋讀,觀之,當為“天(?)□文碧之章”,文天祥有弟名文璧,鐫者用意或在於此。

自清乾隆後期開始,文天祥遺琴成為備受矚目的名器。二百年來,其琴及拓本,蔣士銓、張壎、葉觀國、孟超然、翁方綱、吳熙麟、伊秉綬、梁章鉅、汪學金、黃鉞、林則徐、張廷濟、邵懿辰、薩大滋、來裕恂等皆有詩詠之,《愛吾廬題跋》《珊瑚舌雕談摘抄》《琴學叢書》《餐英廬隨筆》《今虞琴刊》《健廬隨筆》《紫燕金魚室筆記》《琴府》均加關注,墨拓亦有六舟和尚手製原本藏於浙江省博物館,頗有助於考察其流轉,比勘其異同。

文天祥遺琴不見於乾隆一朝之前的記載,其由來僅《滄縣誌》稱:“乾隆中有張君者,得之福建官道旁土中,後張官湖南縣令,以虧款沒琴於藩庫……”提到此琴首先出現在閩中,與詩文所記相合,但若真沒入湖南藩庫,則在閩中之時必短。然而,從詩文所記可知,乾隆間,此琴先藏於何氏(或誤記為洪氏),又歸於李氏,到李廷鈺(1792-1861)這一代仍世守未失。那麼張氏之說,就未可盡信了。

六舟和尚墨拓本,自署“道光戊戌(1838)春拓於西湖旅次”,吳讓之同治丁卯(1867)題拓本雲“此琴向藏江南某氏……今歸粵中矣”。這張道、鹹、同間從江南流轉廣東的文天祥遺琴,與閩中李氏所藏,似非一物。到了一九三〇年代,北平鄭穎孫所藏“宋琴中尚有文文山琴一,此琴故為京收藏家佛尼音布氏舊藏品,穎孫後以唐人寫經一卷易得者”,二十年後歸民族音樂研究所,可見中途並未易手;但抗戰爆發之前,南京劉仲瓚也藏有文天祥琴一張,“古色斑爛,信可寶也”,此二者又非一物。劉仲瓚為閩籍,琴或得之於福建;“

溪山晚磬

”則未詳夏蓮居得自何處,惟通體黑漆,似非“古色斑爛”者。

如今可見的文天祥遺琴舊拓數幀,可見琴皆同於六舟所拓者,為綠綺式,圓形龍池,長方形鳳沼,詩題於池上,詩跋延至池左,與鄭穎孫舊藏吻合;而“

溪山晚磬

”為仲尼式,池沼俱為長方,詩在池右,跋在池左。二者的差異可謂大矣,哪一張才是乾隆時人之所見,恐亦難遽定。但無論是哪一張,到乾隆一朝才橫空出世的這一名器,都不可能是真正的文天祥遺物。至同光之世,還曾出現過一張鐫有“海沈沈,天寂寂。芭蕉雨,音何急。孤臣淚,不敢泣”的“文山自銘”“蕉雨”琴,早有楊時百直書其偽。嘉道以來,此二琴銘文,或以之考證文氏行止,或以之輯入文氏全集,不免流於輕信。

文天祥遺琴的出現,在當時並非孤立現象。嘉慶乙亥(1815),新安吳景潮購入一張“得之燕郊土中”的謝枋得遺琴,嘗廣徵題詠,刊為《謝琴詩文鈔》。謝枋得與文天祥同為抗元被捕、不屈殉國的忠烈之臣,一甲子內,遺琴皆自土中出世,可謂大奇,但時人無不深信之,亦可見時代之風尚如斯。就此而言,古琴的“非物質”性,不獨在冰弦妙指之間,也體現在鑑賞者賦予的懷抱之中。“

溪山晚磬

”參與一段文人心史的構建,反倒是琴中佳斲的意外之遇了。

關於此琴的年代,夏蓮居《琴研篇》詩謂之“形狀依稀似雷氏”,可見視之為唐代雷氏琴。但從今日的認識衡之,此琴雙肩略聳,形體略小,秀美而不失渾厚之氣,當不早於南宋。

藝術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