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毛筆的進階:從“纏帛”到“纏紙”,歐陽詢用的筆原來是這種

由 一小書院 發表于 攝影2021-05-31
簡介有心筆結合建國後在江蘇省江寧縣下坊村發掘的東晉中晚期文職人員墓出土的採用纏帛法的毛筆筆頭可以證明至少在東晉時期,製作考究的有心筆在社會的中、上層就有普遍的使用

光面紙用什麼筆書寫

雖然在《新唐書~歐陽詢傳》中,虞世南對歐陽詢有這樣的評價:詢不擇紙筆,皆得如志。話雖然這麼說,但在實際應用之中。歐陽詢練字的毛筆應該不會是禿筆。那他手裡握的筆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毛筆的進階:從“纏帛”到“纏紙”,歐陽詢用的筆原來是這種

本期,小編就帶你一探究竟。

前三期,介紹了戰國、漢代、東晉毛筆,從制筆工藝上有明顯進步。因為漢筆筆毫的材料已經是兔、狼、羊毫三種塔配使用,但戰國、漢代毛筆在整體上來看都屬於“無心筆”。

毛筆的進階:從“纏帛”到“纏紙”,歐陽詢用的筆原來是這種

漢居延筆——無心筆

毛筆的進階:從“纏帛”到“纏紙”,歐陽詢用的筆原來是這種

插入入的無心筆

那有心筆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從東漢蔡邕的《筆賦》以及三國曹魏書家韋誕的《筆方》的記載可以得知,有心筆至少在東漢晚期就已經出現,只不過還不是很成熟。

《筆賦》:削文竹以為管,加漆絲之纏束,形調摶以直端,染玄墨以定色。

毛筆的進階:從“纏帛”到“纏紙”,歐陽詢用的筆原來是這種

有心筆

結合建國後在江蘇省江寧縣下坊村發掘的東晉中晚期文職人員墓出土的採用纏帛法的毛筆筆頭可以證明至少在東晉時期,製作考究的有心筆在社會的中、上層就有普遍的使用。那麼這種有心筆經過近400年的發展來到唐初。

制筆工藝上就有重大改進:

纏帛已經改為纏紙,且工藝上更為完備。

毛筆的進階:從“纏帛”到“纏紙”,歐陽詢用的筆原來是這種

唐代纏紙筆

比較珍貴的是,唐代時期毛筆實物由於遣唐使的存在,在日本正倉院有所儲存。根據正倉院人員的對這些唐筆的調查。

毛筆的進階:從“纏帛”到“纏紙”,歐陽詢用的筆原來是這種

發現:1、筆毫的材料筆多選兔毛、狸毛、馬毛之類的硬毫

2、大多是兩層纏紙

3、往往只有筆鋒部分有較多墨色

4、毛筆管的插口削得很薄,以便於插入筆頭

從現代人角度來看,這種筆有較大的缺點:

1、太過勁硬,難以下按

2、儲墨量太少,沒寫幾個字就要蘸墨

3、只能較小的字

毛筆的進階:從“纏帛”到“纏紙”,歐陽詢用的筆原來是這種

唐人的寫字姿勢

但這些問題,在初、中唐的社會場景下都不是問題。他們使用的紙張不大,寫的字較小、手上的腕力較大再加上 此時未有高凳高桌普及,人的書寫姿勢一般為跪坐持簡式、伏案式、立姿面壁式等,人們的執筆方法類似於今天人們的執硬筆法,而有心筆的特點正是健、硬、毫短。二者搭配能保持筆與紙的敏感性與靈活性。反而對這種毛筆很適應。因此,纏紙有心筆在當時比較流行,到唐朝達到高峰。

毛筆的進階:從“纏帛”到“纏紙”,歐陽詢用的筆原來是這種

纏紙筆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