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不求最好,但求行動

由 虎嗅 發表于 明星2022-12-21
簡介這些小事看似不難,但實際上消耗了你大量的決策力,就導致你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會更沒耐心,易怒,更容易去玩手機,逃避正確的事,做出錯誤的、下意識的、容易的選擇

戀愛0公里幾個結局

不求最好,但求行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鹹魚人生自救指南(ID:Liduoyu01)

,作者:李多餘,原文標題:《關於“高效率”和“專注力”方面的一點慘痛教訓和思考》,頭圖來源:《破產姐妹》劇照

你好哇,我是多餘。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給我發了這麼一條訊息:

不求最好,但求行動

聊天截圖

我理解這個朋友的好意,但是我還是下意識對“效果最好”這四個字說了no。

因為我很清楚,一旦我開始追求“最好效果”,要不了多久我就再也不會去運動了。

這事兒是有前車之鑑的。

01

第一個教訓來自停更了很久的播客節目。

去年我一時興起在喜馬拉雅做了一檔播客欄目,其實就是睡前讀點詩歌散文,閒聊一點日常什麼的,說實在的非常粗糙,單純是因為我喜歡朗讀+經常失眠+手機錄音很方便,所以就開始了。

節目一開始的更新是很順暢的,因為根本沒有創作壓力。雖然沒幾個人聽,但是我玩得很開心。

後來開始有一些聽眾了,有人建議我換個更好點的錄音裝置,還收到了一些留言:

你做這個是為了啥呢?為了變現?還是為了引流?你得有個定位啊。

你應該固定在一個時間點更新,這樣更能培養收聽習慣;

你這個標題太隨意了,使用者根本搜尋不到你,你應該根據痛點來起標題;

如果每期裡面能加上一些對作者生平的介紹,以及你的個人解讀,那效果一定更好;

你應該在標題里加上名人的名字,這樣更能吸引人。

說真的,我覺得大家說的都好對啊。

然後我就……斷更了。

說來慚愧,那個節目到現在還死著。

在寫作上我也經歷了一樣的翻車遭遇。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寫作對我來說不再是拿著手機蹲個廁所就能寫出來一千多字的事兒,而是在剛動筆時就考慮:

“今天應該寫上次沒寫完的那篇,還是寫最近熱門的那個話題?“

“寫這種情感內容符合我的定位麼?不對,我應該先去再明確一下我的目標讀者。”

“啊好想寫這件事!等等,寫了這個也不能同步在別的地方,還是算了。”

”這個問題有意思!可是這樣寫會捱罵吧?這樣又太幼稚了,我還不夠專業,還是先去把那幾本書讀了再說吧。”

而且就像開頭那個截圖裡的對話一樣,

我會去找寫作的最佳時間、最佳環境,錯過了就不寫了。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更糟的是,

我開始為了“節約時間”而一邊寫作一邊聽播客、聽訪談,試圖一心多用;

為了能一舉多得,我動筆前就會想,這個作為影片要怎麼弄,想要錄音頻、多平臺分發、引流的話又該怎麼寫;

因為看了別的學習博主很心動,所以試圖一邊寫作一邊直播。

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看到了,

不僅斷更,還把自己的心態和生活都攪得一塌糊塗。

現在想想,媽媽的,明明以前我啥都不想的時候寫得挺好的啊!

想要做到100%,結果卻從60%跌落到0%。

對於“最佳選擇,更高效率”的追求,卻在暗中對行動力造成了巨大挫傷,這是我所始料未及的。

02

為什麼會這樣?

讓我覆盤一下這幾件事發生時的心理狀態你就明白了。

事件一:

當我開始刻意追求運動的最佳時間、最高效率時,我就會在其他想要運動的時候——比如早起的上午,煩躁想要運動的中午,沒事幹的晚上——告訴自己:

“哎呀現在不是運動的最好時間,做了也白做,不如明天下午再去好了。”

然後到了第二天的“最佳時間”,很有可能會沒有狀態,或者因為其他事情而拖延。

如此反覆幾次,運動的慣性和熱情一次次被消耗、推遲,再想起做運動就是兩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事件二:

當我想要在每個細節上都要考慮“最好效果”時,

反而會讓我在做每個不是“最好選擇”的時候充滿負罪感。

“我講的這些是有趣的麼?最佳的內容時長是10分鐘之內,我這個是不是太長了?剛才又卡頓了一下,要不然重錄?”

原本只是拿起手機輕輕鬆鬆地閒聊,後來卻讓我一想到這事兒就緊張,乃至於充滿挫敗,最終放棄。

事件三:

當我試圖在寫作這件事兒上“一心多用”時,我的注意力會被寫作以外的諸多事情給分走——

可能是一兩個我一直在思考的關鍵詞,是一次播放卡頓,是播客裡突然出現的產品推薦,以及一次想要摳鼻孔的衝動

(在直播裡讓人看到這個可不太好)

這些都會讓我無法真正專注于思考問題的本質,也無法進入心流狀態,更加不會有創造力。

我的大腦其實是不停在兩個甚至多個事件中來回切換的,我根本無法在任何一件事上專注。

在這種狀態下我只想盡快完成,並不想真的做好。

不求最好,但求行動

《調琴師》劇照

總結一下,為什麼追求效率反而會帶來反效果?

1)以追求最好效果為

藉口

,所以不去做那些“效果不夠好”的事。

2)為了做出最好選擇,

考慮的因素太多,

大大增加了決策的數量和難度,

導致猶豫,不自信,不快樂,有負罪感,

所以拒絕行動。

3)為了提高效率而

無法專注

,反而一事無成。

而這些都還只是表面的結果,它們帶給我的負面影響還遠不止於此。

03

首先是對“行動意識”的錯誤導向。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一直覺得質量>數量,看不起那些那些普普通通日常的內容,而是會花大量時間在一件事、一篇稿子上磨細節,希望做到“最好”,否則寧可不寫。

類似的還有要麼就不做飯,要做就要做個大的;要麼就不談戀愛,要談就要找個各方面都最優秀的。

而習慣於“總想要追求最大值”,就會強化這種意識,導致無法接受一般值,會讓自己總是處在兩個極端狀態中:

要麼最好,要麼無。

但這其實是大錯特錯。

因為你要知道,

均值才是常態,才是穩固態。

很好和很差都只是偶發現象,就像價值和價格的波動曲線一樣,會上下浮動,但大體不會偏離。

就像寫作這件事,當我要求自己數量的時候,質量並不會大規模下滑;

而當我完全不要求數量的時候,質量也不會大規模上升。

因為均值就在那兒,不會離譜。

每個人都會有100分高光時刻,也會有10分的低谷狀態,但這都只是曇花一現。

保持穩定、持續、大量的輸出,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均值,從50、60爬升到80、90,同時提高出現高光時刻的頻率,才是真正讓自己提高效果的思路。

而不是過分追求最佳表現。

拿運動這件事舉例。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於健康,但大多數人對待運動的態度都是“要麼不動,要麼找教練猛練一段時間,或者上跑步機猛跑五公里“,但這兩種狀態其實對健康都不好。

真正好的方案是:每天輕量運動一定時間,然後逐漸提高時間內的強度。比如把散步變成快走,給徒手動作加一點重量上去。

在保證數量的前提下,提高質量。

談戀愛這事兒也是一樣。

與其抱著“我只要最好的”的心情不行動,不如先和大體OK的人交往起來,在相處中提升自己愛人和被愛的能力,發掘自己的魅力點,讓對方也變得可愛,最終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自己製造良好戀愛關係的人,在有數量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戀愛質量。

否則就算你真的能遇到一個各方面都讓你滿意的人,也未必有能力留住ta。

所以前面的公式,“質量>數量”是錯的,正確的公式是:

多行動>少行動。數量和質量同步提升。

而如果追求質量這件事大大傷害到了行動,那還不如不做。

其次是對決策力的消耗。

簡單來說,我們每天的生活其實就是無數個決策構成的:早上要吃什麼,穿什麼出門,今天要做什麼,晚上要不要購物等等。

做這些決策都需要消耗腦力、注意力去進行分析和判斷。而一個人在這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每天就那麼多,用完就沒了。

比如最近雙十一,你可能會花很多的精力去決策要不要買這買那,怎麼湊單,怎麼搞優惠,去天貓京東淘寶還是拼多多。

這些小事看似不難,但實際上消耗了你大量的決策力,就導致你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會更沒耐心,易怒,更容易去玩手機,逃避正確的事,做出錯誤的、下意識的、容易的選擇。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厲害的人生活都很極簡,比如吃固定的餐食,穿固定的衣服,買固定品牌的東西。

因為他們要節約決策力給更重要的事。

因此當我被很多“這樣做似乎會更好”的因素給拉扯時,決策力就像是在被凌遲瓜分,會不由自主地陷入糾結,煩躁,過度決策,越想越累,越累越沒有理性決策的能力,最後的下場就是帶著不愉快的心情難以自制地炫了一大盒炸雞,還買了好多奇奇怪怪的小零食、冰箱貼、這輩子都不會用的假睫毛、美甲貼等等……

但我做出更好的行動了麼?並沒有。

我忙著決策,沒時間行動。

不求最好,但求行動

影片截圖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對深度工作能力的破壞。

這裡包括兩個因素:

第一,當一個人過分追求效率時就會下意識地把自己排滿,

從而不給思考、犯錯、休息留餘地;

第二,當你習慣於一心多用、一時多用時,那種“頻頻被小事分神”的狀態

會讓人很快失去耐心

,把注意力從“難但重要的任務”上挪開,去做其他“輕鬆且次重要的任務”。

比如當我寫東西卡殼了的時候不會停留在那兒,而是去讀書,整理筆記,回覆資訊,看影片,或者刷刷社交網站什麼的。

因為“反正現在不在狀態,不如先處理別的任務,等我有狀態了再來解決這個最難的問題”。

聽起來很正確對不對?我估計很多人都是這麼做的。

但事實證明,這種想法其實是大錯特錯!!!

首先,事情的難度並不會因為短暫的逃避而減弱,恰恰相反,

當你的注意力轉向其他事情時,原本在大腦中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思維場”就會煙消雲散。

原本你的潛意識,你的視覺系統、聽覺系統,你的全部思維都圍繞著那個難題在收集訊息,在醞釀答案,但是因為你不想再在他身上浪費時間,所以它們被解散了,被用來去解決一些別的事情。

而等你想要再回來時,就要重新組織思考,調動注意力,思考原本的斷點。

這隻會讓決策變得更難,讓你更想敷衍,或者直接放棄。

其次,這種“半途而廢”帶來的輕鬆愉快會沉澱在你的行為認知庫裡,

讓你習慣性逃避困難,習慣性放棄。

不求最好,但求行動

科比採訪影片截圖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停下來,讓自己沉浸在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中,重新梳理自己的邏輯,從不同的角度提問,把所有的想法都寫出來,找相關的資料,直到找出答案。

哪怕此時你看上去是在浪費時間,甚至把之前的東西都推翻了,毫無進展,但這些都是必經的過程。因為這樣你才能真正進入“刻意練習”的專注狀態,才有機會透過解決問題得到提升。

而不是逃避,讓自己一直停留在解決低水平問題的階段。

但遺憾的是,出於對效率的追求,我們很難讓自己停下來“浪費時間”。

於是一個悖論出現了:

為了追求最好、最佳、最高效,我們無法浪費時間去專注,希望一心二用,

花大量精力去做決策,反而因此降低了行動力,浪費了決策力,破壞了專注力,並且養成了逃避、眼高手低的毛病。

是的,你的單次效率似乎是提高了,但是根據“效果=效率x次數x專注度”這個公式,你的整體表現卻反而被拉低了。

換句話說就是,

得不償失。

04

所以,我想告訴你什麼呢?

三件事。

第一,不要期待最佳選擇,最好時刻,最高效表現。不要拿這些當藉口。

珍惜你的行動力,珍惜你的激情,在當下的範疇內做努力,“想做”的衝動大於一切,行動大於一切。

當下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當你有衝動“想做”的時刻就是最好的時刻。

當你真的“去做”的時候就是最高效的表現。

總有人留言說”選擇大於努力,當下的選擇不是我最好的選擇,所以我要裸辭或者先躺平,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再努力。“

都是自己騙自己的屁話。

根本沒有最好的選擇。選擇和努力的拉扯永遠會圍繞一個核心軸,就是你的個人能力、家庭背景、市場機會、時代視窗,你所做的永遠都在這些事情的引力之內,不論是選擇還是努力。

而當你用“選擇大於努力”這樣的話來騙自己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政治正確的“我不想努力”的藉口罷了。

行動大於一切。

行動大於一切。

行動大於一切。

低質量的行動>高質量的不行動,不要因為任何看上去正確的、更好的原因而傷害它,不要給自己的不行動找任何藉口。

不求最好,但求行動

《破產姐妹》劇照

第二,節約你的決策力,不要養成瞻前顧後裹足不前的習慣,建立決策的約束。

比如我確實覺得大家的建議都有意義,但是又不想總是左思右想,怎麼辦呢?

我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

除非是特別重要的事情,否則只糾結5分鐘。

5分鐘內想到的最簡單的,最利於行動的,最讓我快樂、健康的選項,就是它。

有了這個規則之後我的生活輕鬆多了。你也可以根據你的最高指標來設定自己的原則。

第三,保護你的專注力,一心一用,留足閒餘空間,降低效率,練習自己刻意深度的能力。

我知道這在當下很難,但是如前所述,這很有必要。

我現在的習慣是:在要工作的時候就把手機調到專注模式,開啟一個1小時的計時器,然後把手機扔到揹包裡,關閉電腦的網路,不聽音樂,專注在要做的事情上,直到鬧鐘響之前都不去做任何別的事情。

如果卡殼了就出去走走,發呆,或者記錄下自己發呆時候的胡思亂想。

雖然不能保證全天都這樣

(在後半周尤其難做到)

,但是開始這樣的練習之後我能明顯感覺得到自己焦慮被緩解了,看手機和社交網路的頻率大大降低,反而做了比以前更多的事情。

05

最後,講個小事兒。

在過去斷更的兩個多月裡,我做了不少專注力、效率、行動力等方面的嘗試和閱讀,這也正是我消失的原因,包括這篇文章的大部分內容其實也是當時完成的,但是一直沒有發出來。

為什麼呢?

因為總想要搞個大的,寫成系列,所以反而遲遲不前;

因為想要直接做成影片,所以反而陷入自我懷疑和責備,很久都不願意開啟文件;

因為過程中想要緩解焦慮,所以一邊寫作一邊聽播客,結果聽著聽著就陷入了更深的焦慮,然後用吃東西和看影片來逃避;

因為想解決好久沒更新的問題,所以去看了好多如何擁有行動力的影片,看了好多如何高效輸出的文章,然後又給這些東西做筆記,做反思,做反駁,但是正經該乾的事情一點沒幹。

嗐,就是個不好意思。

可是現在,雖然我還是覺得寫得不夠好,不夠系完整,沒趕上最好的釋出時間,沒有什麼熱點,影片遙遙無期,甚至此刻有點不知所云。

但是無論如何,都還是想把這篇文章發出來給大家看。

不夠好,但是至少已經在行動了,不是麼?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鹹魚人生自救指南(ID:Liduoyu01)

,作者:李多餘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