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除了魯智深,哪幾位梁山好漢的兵器,能剋制遼國重甲騎兵?

由 阿悅侃 發表于 明星2023-02-06
簡介要想對付遼國的金國鐵騎,除非是魯智深手中的禪杖,秦明的狼牙棒,呼延灼孫力的鋼鞭,吳用的青銅大鐧,梁山上的大俠們,還能拿出什麼武器

米拉奇戰記什麼剋制騎兵

除了魯智深,哪幾位梁山好漢的兵器,能剋制遼國重甲騎兵?

梁山的好漢,身份各異,武器也是千奇百怪,對付宋軍這種慣於落敗的人還行,對於田虎王慶這種實力稍遜的人來說,或許還能應付,但是面對遼兵與方臘軍,卻是完全不夠看。

梁山五虎將之一的關勝、雙鞭呼延灼、八驃騎中的徐寧、急先鋒索超,都不是耶律得的四個兒子所能對付的。

沒有羽毛的張清扔出的石頭,可以讓沒有鎧甲的梁山好漢們頭破血流,但是在戰場上,張清就完全不是弓弩的對手,他的石頭擦著敵人的頭盔飛過,敵人的弓弩卻是命中了他的喉嚨,要不是安道全這個神醫還在,張清也撐不到征戰。

除了魯智深,哪幾位梁山好漢的兵器,能剋制遼國重甲騎兵?

燕青和相撲的身手,在《紀效新書》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他在《紀效新書》中總結道:“佈下大陣,對付強敵,勝過比武,抓小偷。浩浩蕩蕩的軍陣,千軍萬馬,勇者不能先行,懦弱不能退縮,長矛刺出,長矛刺出,刀光亂舞,亂七八糟的殺戮,但群起而攻之,難以扭轉,如何能讓他們的身形搖曳?他若是穿著堅固的鎧甲,刺不破我的防禦,我就用最笨的手法,再刺他一劍!”

戚繼光用自己的鮮血總結出來的經驗,在以後成為了對付海盜的利器。以《紀效新書》為參照,梁山英雄們的武器,可以看出,要對付遼國的鐵騎,只有寥寥數種,即使智多星吳用的鐵索,使用起來也比一般人用的普通刀要熟練得多,除非他們把刀鋒橫向捆起來,變成岳家軍的“麻扎刀”,可是要讓梁山的小弟們如岳家軍般,在鐵騎如雷霆般的重甲鐵騎面前,不四下亂竄,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除了魯智深,哪幾位梁山好漢的兵器,能剋制遼國重甲騎兵?

朴刀在古時又被稱為“著褲刀”,“著褲”並不是掛在褲子上,而是用一根木頭的杆子,插在刀柄的後面的圓柱中,就象農村的鋤頭、鏟子一樣,把它套在“褲”上。這句話用得很貼切,用短刀裝木頭,就好比把腳伸到褲襠裡,盧俊義的那把朴刀就是這麼拼出來的。

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宋江手中的朴刀,有一個很大的破綻,就是“刀褲”沒有與刀身和木杆相連,就算是砍在敵人的鎧甲上,也會被劈成兩半,宋江六尺多高的身軀,如果不能及時拔出木棍,那麼他的頭顱就會被削掉。

除了魯智深,哪幾位梁山好漢的兵器,能剋制遼國重甲騎兵?

在大規模的戰鬥中,普通的武器幾乎沒有任何作用,而在西夏、遼國、金國這樣的國家,更是如此,普通的武器對他們沒有任何作用,這也是為什麼宋人會說:“他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清朝周緯在《中國兵書》中對宋兵器的評價是:“宋人的鐵器質量不高,進入古墓的人早就變成了廢鐵,而收藏的人,也在戰火中灰飛煙滅。”

這無疑是一種極大的諷刺,雖然宋以技術和經濟著稱,但在武器上卻遠遠比不上遼金和西夏,因為這套鎧甲是西夏人“發明”出來的。

除了魯智深,哪幾位梁山好漢的兵器,能剋制遼國重甲騎兵?

沈括《夢溪筆談·器用》中記載了一件冷鍛鎧甲的強大防禦:宋朝的時候,一位將軍拿到了一件,作為一件寶物,被他藏在一個盒子裡,魏國公,魏郡王,韓琦,曾經試驗過,五十步之內,連一支強弓都無法穿透。

宋人的弓箭技術不錯,但宋軍的弓箭,在面對重灌騎兵時,卻是大打折扣,梁山好漢們的武器千奇百怪,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如果不是施耐庵的幫助,隨便一支遼軍,都能將梁山一百零八將全殲,童貫曾經率領二十萬精銳,與被金國打得落花流水的十萬大軍,卻被打得落花流水。

除了魯智深,哪幾位梁山好漢的兵器,能剋制遼國重甲騎兵?

梁山好漢的主要戰鬥力,還是來自於曾經的朝廷官員,這些官員都是因為種種原因而淪為了土匪,也唯有他們的制式武器,才能夠在與遼的戰爭中發揮出一定的作用。

盧俊義與耶律四郎一戰,用的不是朴刀,而是一杆長槍,他很清楚,用這把朴刀去和遼將硬碰硬,簡直就是找死。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中原和北方步兵的戰鬥,就會發現,他們的武器和武器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反而會落在下風,但數千年來,他們似乎一直在吃虧,這就意味著,只要用腦子,總有辦法戰勝敵人。

除了魯智深,哪幾位梁山好漢的兵器,能剋制遼國重甲騎兵?

宋朝的理由是,沒有燕雲十六州,就沒有好的馬匹,但是朱元璋卻沒有,更沒有燕雲十六州的土地,甚至連一片土地都沒有,最後,王保保還是被逼著帶著一根木頭,渡黃河,把妥歡帖睦爾攆到了玉璽上。

面對身穿堅硬盔甲的軍隊,普通的武器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更別說是石頭了,要想擊潰重甲騎兵,最好的辦法就是魯智深的禪杖,秦明的狼牙棒,智多星吳的鎖鏈,還有鄧飛的鎖鏈,若是夠重的話,也能造成一定的威脅,而宋江的這把朴刀,卻是要遜色許多。

除了魯智深,哪幾位梁山好漢的兵器,能剋制遼國重甲騎兵?

《武經總要》之中,魯智深的“禪杖”與秦明的“狼牙棒”都有記載,但是魯智深使用的卻不是那種帶著鋤頭和彎月的鏟子,而是類似於宋軍的武器“柯黎棒”:“以堅硬的木頭製成,有四五尺長,又叫棒、輪、杵、棒。有人用鐵皮包裹,人們稱之為科克芒杖。像是一根狼牙,被稱為狼牙棒。”

狼牙棒不是明軍和宋軍的武器,魯智深、秦明都是梁山的正規軍,所以在與遼的戰鬥中,他們使用的武器比起林沖的八蛇槍和關勝的青龍偃月刀都要有效得多。

除了魯智深,哪幾位梁山好漢的兵器,能剋制遼國重甲騎兵?

關於魯智深的武器造型,半壺老酒也有不少的文章,在此就不多說了,這名種家大將,絕對不會帶著宋軍的鐵板去和遼國的軍隊戰鬥,這也是他在與西夏的戰爭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梁山之中,除了狼牙棒和棍棒之外,呼延灼的兩條鞭子和孫立的鞭子,都是他們的武器。

《武經總要》、《中國兵器史稿》均有竹節虎眼鞭和十二三公斤的八稜銅鞭:“鞭子的形狀,大小,大小,大小,由人力決定。人有四個角,就是鐵簡,而四個角,都是鞭子。”“宋人用短兵,微特不重劍,不重刀,如蒺藜、蒜頭,原系羌族兵器,多節鐵鞭,系金代之制,三節珠子,也是胡人的武器。”

棍子和鞭子,都是對付重甲騎兵的武器,吳用的鎖鏈,鄧飛的鎖鏈,這兩件武器,至今還沒有定論,“鏈”就是“鐧”,而吳用的武器,與秦瓊如出一轍。

漢字的簡化固然是好事,在識字的時候可以事半功倍,可是簡化了以後,就會出現很多的模糊性,就像吳用所說的“銅鏈”,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半壺酒手中拿著一本《水滸志傳評林》,上面寫著“中原貫中羅道的真名卿父”,吳用的武器是“銅錬”或者“銅煉”。

前者是“銅鏈”,後者則是“銅鐧”,因為年代太過久遠,它的後半部分是繁體“東”,又是“柬”,根本分不清,很有可能是後人為了方便起見,將它刻在了銅鏈上。

清朝二年,程穆衡在《水滸傳注略》中對此作了如下解釋:“鑄,兵器,形如刀,有脊,不是練字。”

從這一點上,我們總算是明白了,吳用手裡的鐵鏈,是怎麼擋住劉唐和刀鋒的,也只有秦瓊那種沉重、堅硬的武器,才能做到這一點,吳用就算內力再強,也很難將鐵鏈變成銅棍。

吳用的狼牙棒,一般都是藏在袖口中,而不是束在腰帶上,吳用的盔甲,穿著一身“踏步葵花鐙,銀鞍不脫。兩條鐵索,一匹駿馬,出了沙場。”

吳用的“雙銅鏈”,“手提銅鏈”,“腰間掛著兩條銅鏈”,如果是軟武器,吳用根本不會用手去接,而是直接系在腰間。

如此說來,面對遼國的重甲鐵騎,吳手中的“銅鐧”竟然也可以使用,實在是太可笑了。

對於古代的武器,陳小北並不是很瞭解,所以,在這一點上,我想聽聽讀者們的意見:梁山一百零八將,誰的武器更具殺傷力?要想對付遼國的金國鐵騎,除非是魯智深手中的禪杖,秦明的狼牙棒,呼延灼孫力的鋼鞭,吳用的青銅大鐧,梁山上的大俠們,還能拿出什麼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