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中國的古建築文化|禮制與人情雙重影響下的偉大藝術

由 阿魚乏了 發表于 旅遊2021-09-07
簡介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建築規劃長期受儒家影響,所以從內而外浸染著禮儀制度

禮制思想在紫禁城中是如何體現的

中國的古建築文化|禮制與人情雙重影響下的偉大藝術

引子:

中國的建築,從來就不單是一個住人的地方。

譬如我們說孔廟,它不僅是一個建築,更標誌著孔子的思想到達了圓滿,受到了官方的認可與尊重。無數學子懷著仰慕之情來到孔廟,等到這些學子離去時,便不自覺地將儒家文化傳播到各地。這便是儒學透過建築,源源不斷的向中國施加影響力的一種方法。當然,中國的建築文化遠不止如此,上至國都,下至家宅。上千年的文化底蘊,無處不在建築的方方面面展示著。

中國的古建築文化|禮制與人情雙重影響下的偉大藝術

國都城市:皇權與智慧,源遠流長的城市建設史

一.城市建設規劃的歷史程序

中國歷史上對城市建設的相關記載,可以一直追溯至周朝。在《周禮·考工記》中就有對建造房屋、禮儀建築乃至城市的明確標準。一個匠人建設國都,必須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城市必須呈正方形,長寬各為九里,城市中有經緯各九條路。中國禮制對於百姓有著嚴格的要求,規定了不同身份的百姓應該各行其道。這反映了統治者希望透過禮制,對城市予以井然有序的管理。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

中國的古建築文化|禮制與人情雙重影響下的偉大藝術

從周朝開始,漢承周制,這種建築禮儀便一直延續了下來,直到元朝。元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所以並未遵循儒家禮制。元朝首都設立在元大都(今北京),經過遼、金二朝的奠基建設後,元大都實際上並沒有對皇都進行大規模的整改,延續了少數民族皇宮建築的禮儀制度。

明初,燕王朱棣被分封至北京。在朱棣的整改下,元大都的城市規劃重新恢復到了周制,也就是“九經九緯”的城市佈局。後朱棣遷都,北京城被正式確立為國家首都。清朝入主中原後,並未對北京皇宮做很大的變動,於是紫禁城的城市風貌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中國的古建築文化|禮制與人情雙重影響下的偉大藝術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建築規劃長期受儒家影響,所以從內而外浸染著禮儀制度。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只有皇家遵循禮儀制度,百姓才會紛紛效仿。在國都中形成了完整的禮儀制度,可以有效的將出尊重祖先、尊重天地等優良文化傳遞到全國。這份完整的禮儀制度,為中國所獨有,進而形成了獨特的中國文化。

中國的古建築文化|禮制與人情雙重影響下的偉大藝術

二.城市的規劃管理

中國古代的城市規劃,大致可劃分京都、王城、州城、府城、縣城。王城即分封給諸侯的城市,其禮儀制度可以沿襲帝制,但必須降品一級,隨著城市輻射範圍的縮小,其禮儀品級依次降低。

中國古代的都城在工匠規劃建造下,大多呈中軸線對稱,這是也中國古代城市佈局的一大特徵。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古代城市規劃中,極其重視對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綠化。

北方城市如唐長安、宋開封和元大都,都因地制宜地把水流引入城內。北方城市相對乾燥,引水入城一方面可以起到預防火災的作用,另一方面滿足了生活用水的需要,也美化和改善了環境。而南方城市河網密佈,河流支流眾多。城市規劃中,多在城中根據河網開闢一套與街道相輔的水道,供交通和排水之用,形成獨特的城市佈局結構,在現在的紹興、烏鎮等地我們依舊可以看到這些獨特的人工河道。水資源和綠化園林的合理利用,可以小範圍的改變當地的氣候。

古代匠人的奇思妙想,在現代城市規劃中得到了大量的傳承應用,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

中國每一座古城的中央都設有一座鐘鼓樓,城市規劃中,鐘樓是必不可少的建築。“晨鐘暮鼓”,早上敲鐘,老百姓開始一天的活動。晚上敲鼓,擂三通鼓後,城市開始宵禁。在沒有手錶、手機的年代,

鐘鼓樓的建設,可以讓人們可以有次序的完成一天的安排。

中國的古建築文化|禮制與人情雙重影響下的偉大藝術

三.中國城市中,特殊建築寄託著特殊的情感

在京都的下級城市中,工匠們通常用“左文右武”,代替首都中“左祖右社”的位置。文廟供奉文曲,武廟供奉關公。有些學者說中國人沒有信仰,這是不對的。中國所有的城隍廟供奉的牌位都有名有姓,我們供奉的是自己的英雄。善惡作為人們的一種信仰,寄託在了城隍廟中。

中國的古建築文化|禮制與人情雙重影響下的偉大藝術

作為農耕文明源遠流長的國家,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在城市中往往會建造祭壇,北京城中的天壇、地壇一直保留了下來,為我們所熟知。在這樣的禮儀制度下,中華民族形成了與西方截然不同的自然理念。我們始終認為,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只有風調雨順才能國泰民安。這是來源於祖祖輩輩的自然觀念,在當代汙染如此嚴重的情況下,這種觀念也給予了當代人新的啟示。

中國的古建築文化|禮制與人情雙重影響下的偉大藝術

鄉邑:祠堂下的“尋根”文化

朱熹在《家禮》中有云:“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且“或有水盜,則先救祠堂,遷神主遺書,次及祭品,後及家財”。在朱熹儒學的引導下,祠堂被視為:高於一切,為家族命運之所繫,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建築。正因為如此,中國宗族的宗法、血緣觀念也應運得以強化。

一.從祠堂的實際職能看

宗祠,又稱宗廟、祖祠、祠堂。是儒家供設祖先的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場所,又是從事家族事務活動的地方。封建時期,古人家族觀念強,尤其是在鄉鎮地方,老百姓往往不雜姓而居,這便形成了一個個同姓的大家族。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髮展,各家族經過長期發展和繁衍,族眾日益增多,在朱子的明經論典後,家祠如同雨後春蘇般在民間出現。由於鄉鎮的密閉性,這種傳統的家族文化便在中國的鄉邑中紮下了根。祠堂的實際作用如下:

作為族人的婚喪等大型活動的場所

作為族長行使獎勵和懲罰族權的場所

作為族人學習經典的場所

祠堂的這些職能伴隨著時間流逝,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而祠堂,這種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產物,作為了一種文化產業被妥善的保護了起來,以供後人知曉與研究。

中國的古建築文化|禮制與人情雙重影響下的偉大藝術

二.從祠堂的精神傳承看

宗祠將無形的家族文化轉化為有形的建築。在南方,幾乎每一個鄉鎮中都有家祠。建造家祠的用意,是提醒後輩不能廢典忘祖,要謹記尊老愛幼、兄弟相親。在我們的姓氏中,都蘊含著濃厚的家族文化。在過去,每當家族中誕生了新成員,家族長輩會拿名字排輩並摘錄在族譜上,這講的是認祖歸宗。伴隨著家族聚居模式的解散,親情逐漸的疏遠,我們的姓名逐漸開始不受家族內部的影響,家族文化逐漸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漸漸銷聲匿跡。

實際上,家族文化中傳承的寶貴精神:“忠、義、禮、智、孝”都寫進了孩子們的課本,並沒有隨著家族文化的消散而消失不見。

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華人尋根大潮的興起,許多宗祠出於人們對家族的緬懷被新建和修復,宗祠在當今社會衍生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可以說,今天的宗祠已經沒有了“封建愚昧”的負面影響,只是作為幫助人們尋根問祖、緬懷先祖、找回鄉愁、聯絡感情的一種場所,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產生積極的意義。

中國的古建築文化|禮制與人情雙重影響下的偉大藝術

家宅:儘管民宅風格各異,家總是所有國人的港灣

中國幅員遼闊,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建築都有其特殊的建築風格。或是因地制宜,或是古色古香,中式建築總有百般韻味。

四水歸堂:安徽的人口流失非常嚴重,這主要是因為安徽的耕地比較少。這便使這個地方產生了一種獨特的建築風格——四水歸堂。這種院落的設計者充分考慮到了中國人對圓滿的追求,在四水歸堂院落的中央,往往有一口井。考慮到住宅不能過多的佔用耕地,四合房圍成的小院子十分緊湊。屋頂內側坡的聚集的雨水從四面流入天井,寓意水聚天心,這便是四水歸堂名字的由來。

四合院:顧名思義,即四個方向都有房子,合圍著一個院子,就叫四合院。這是一種比較北京化的內院式住宅。非常具有地域意義,幾乎可以說是北京建築的傳統代表。四合院規模各異,但不論大小,都是由一個個四面房屋圍合的庭院組成的。普通人家的四合院通常只有一個院子,而富貴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幾座四合院並列組成的。一個四合院往往住著一大家子的人,鄉里間濃濃的感情,正是現代人追尋的鄉愁。

窯洞:窯洞是居住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住宅形式,一方窯洞充分發揮了勞動人民因地制宜的智慧。在過去,一位農民辛勞一輩子,就是想多修建幾孔窯洞,娶個善良樸實的媳婦。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才算真正有了家,家裡或許有一兩個孩子,日子再怎麼苦,總算是有個盼頭。

從國家到小家,中國人對家的感情非常強烈。從北京的四合院到安徽的四水歸堂,不論在哪裡,房子從來不是個冰冷的建築。簡單的一個“家”字,卻是承載了一代又一代國人身心上的溫暖。

古建築的悲歌

中國的古建築文化|禮制與人情雙重影響下的偉大藝術

1997年12月3日,山西確實很驕傲,因為山西平遙人都收到了一個訊息:平遙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了。這中間,包含著現代人,現代山西人對於文化傳統保護的努力。但令人遺憾的是,在八十年代的山西,這樣的古城還有幾十個。太谷、介休、興縣……這些古老的城鎮在後續的大開發中,都遭到了不可逆的破壞。

中國建築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和特點,但其中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中國建築文化是不斷打破,又去繼承。這是一個沉痛的教訓。建築文化,有些損害是不可逆的,一旦打破,繼承便無從談起。

相反,歐洲人特別記吃記打,對於古建築的保護非常到位。他們的城市是發達的,但這不影響他們的高樓大廈之中留著那些“矮小、陳舊”的建築建議。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記載:希特勒在戰敗前曾經下令,將佔領地的所有文化建築都破壞殆盡,但是這一命令遭到了士兵們的牴觸,最終那些文化建築躲過了一劫。而在中國,大多數古建築都被當做觀賞遊覽,開發旅遊業。

中國的古建築文化|禮制與人情雙重影響下的偉大藝術

在長城上刻字,在英雄紀念碑前熱舞,將一段沉重的歷史視若無睹,這是將厚重的歷史文物商品化一大弊端。中國與歐洲的國情有很大的不同,中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具世界之最,這本該是值得驕傲的事。但是為什麼一提到文物保護我們就抬不起頭,中國人口多,人口素質與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對文物的保護與珍重意識並未得到很好地普及。如何在發展與保護之間尋找一個新的出路,仍有待所有華人一起努力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