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委員建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鼓勵“非遺在社群”的理念和實踐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旅遊2023-01-30
簡介在“推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座談會上,來自民盟、社科、文藝、教育等多個界別的委員,圍繞北京打造歷史文化“金名片”建言獻策

又見敦煌演出一天幾場

1月17日下午,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界別聯組座談會舉行。在“推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座談會上,來自民盟、社科、文藝、教育等多個界別的委員,圍繞北京打造歷史文化“金名片”建言獻策。

委員建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鼓勵“非遺在社群”的理念和實踐

1月17日下午,“推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界別聯組座談會舉行。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王勇強:舊城改造的過程中要注重賡續京味傳統文化

“我們生活在北京這座城市,人們動不動就講‘老北京’,‘老北京’不是說它歲數大了、年頭長了,而是指有文化積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方人也滋養著這方水土。北京的人,就是北京的魂兒。儲存這個魂,需要我們進行思考。”來自民盟界的北京市政協委員、中華文學基金會副秘書長王勇強建議,在舊城改造中,應該更加註重賡續京味傳統文化。

他表示,近年來,在市政府和各職能部門的努力下,透過“疏整促”開展舊城改造,文物保護、文物騰退和文物活化再利用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大柵欄、楊梅竹斜街、什剎海後背街小巷等一些地方,經過改造後,確實一改原來的破舊不堪景象,卻也變成了千篇一律的“南國小鎮”。雖然標誌性古建築煥然一新,但京味兒肉眼可見地變淡了。一條街巷這樣,叫有特色;條條街巷都這樣,就會帶來審美疲勞。

此外,騰退下來的文物建築大都變成了小博物館,發展比較受限,像京報館一樣成功的案例不多。

王勇強建議,深入挖掘已經整治過的街巷、文物建築歷史,使歷史傳承與地域民俗文化、人文構思相結合,找出突破點,逐步調整,做好規劃,使每一個文物建築不但具有歷史文化內涵,而且更加具備文物特性、個性和活力。

“同時,以城市更新條例為契機,更好地平衡投入和產出,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舊城改造和首都文化復興。在不斷加強地域文化的同時,儘量使還沒有完成和即將完成的地方不再出現雷同的情況。除了牌匾字號,還可以在其機理和人文上下功夫,重點植入老北京特有的地域文化,使其具有北京特色,迴歸首都煙火氣,擦亮文化‘金名片’。”他說。

白景峰:打造以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為主題的實景演出大戲

本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著力打造“演藝之都”,推進“大戲看北京”建設。在此背景之下,來自文藝界的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外文局歐亞中心人民畫報書畫院副秘書長白景峰建議,應打造以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為主題的實景演出大戲。

“北京是祖國首都,代表著中國的國家形象。講好中國故事,打造文化大戲,要有大格局、大思路、大文章。我心目中真正的大戲應該像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開幕式一樣,應該是一臺史詩般的、反映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的實景演出大戲。”白景峰說。

他介紹,這些年,許多地方紛紛推出了反映本土文化歷史的實景演出,比如《長恨歌》《又見敦煌》《印象西湖》等,得到了中外遊客的廣泛好評,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成為傳播中華文明、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形式。

北京目前基本還沒有大規模的實景演出,外國人來北京旅遊,白天可以爬長城、逛故宮、遊覽頤和園,但晚上可觀看的文旅專案還不夠多。打造一臺史詩級、主題重大、規模空前、能夠代表當代中國乃至世界最高水平的實景演出大戲,北京在這方面具有較好的條件。

“北京有很多經驗豐富的導演、製作團隊,同時,有著龐大的遊客市場。北京也不缺演出場地,首鋼園等場地閒置率較高,可以對這些場所進行精心設計打造。實景演出大戲可以從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重要證據——良渚古城講起,穿插炎黃傳說、大禹治水、百家爭鳴等,一直講到新時代的中國人。演出主題要突出,脈絡要清晰,將五千年中華文明波瀾壯闊的歷史呈現出來,打造成每年來京遊客的必看大戲。”他說。

委員建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鼓勵“非遺在社群”的理念和實踐

1月17日下午,“推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界別聯組座談會舉行,參會的政協委員正在發言。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季節:用數字化手段應對歷史建築或歷史建築群的脆弱性

歷史文化建築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關鍵要素,其保護和發展與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密切相關,且具有一致性。作為單體建築或綜合體,歷史文化建築在面臨強風、地震、火災等災害時,具有極度的脆弱性,也是直接的受災體。

“我覺得,運用現代化的資訊科技,或利用數字化技術來提升歷史建築的韌性,至關重要。”來自教育界別的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建築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季節說。

她表示,可以透過數字化的手段動態感知歷史建築(群)的整體結構和時空演化規律,為其後續保護和發展提供支撐,可以利用已經成熟的測繪手段如三維鐳射掃描、無人機,進行數字化表徵。在整個修繕過程中,可以建立一套預警體系,儘量減少對歷史建築的干擾,形成一套低干擾、可持續發展的理論體系。

“針對現有的歷史建築或建築群,可以利用數字化手段,對周邊道路網進行社會化服務。比如,實時預測建築或建築群周邊的道路網情況,制定相應的人員疏散方法,同時,也可以最佳化周邊的道路交通組織方式,為歷史建築的安全提供智慧化服務,為觀眾提供更安全的出行方式。”她說。

楊利慧:完善首都非遺保護機制,鼓勵“非遺在社群”的理念和實踐

“這些年,北京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就,為全國文物保護提供了非常多的寶貴經驗,極大提升了首都非遺的可見度和存續力。”來自社科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楊利慧說,“但在研究非遺保護現狀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目前國內外的城市包括北京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探索解決。”

“目前,非遺教育的模式多以‘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群’為主,非遺往往被作為一個獨立的專案得到展示,多少割裂了非遺和日常生活的關聯性。”她表示。

“此外,列入非遺名錄的專案,往往會得到政策和資金的保護,而那些沒有進入非遺名錄的民俗文化,則缺乏關注度。比如,我們在永定河流域的調查中發現,分佈在史家營地區的多個山梆子劇團,得到了社群的廣泛支援,但沒有進入市級代表作名錄,影響了當地人傳承的積極性。”

針對以上問題,楊利慧建議,北京可以率先探索新思路、新舉措,進一步完善首都非遺保護機制,切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首先,可以更多鼓勵‘非遺在社群’的理念和相關實踐,因為‘非遺在社群’的觀念更能彰顯非遺和民眾日常生活的關聯性,更有利於維護、營造非遺傳承發展的良好生態。我瞭解到,目前在北京東城區,以及全國幾個城市已經開始試點這個新理念。”

“其次,可以設立專項基金,對各地完整的非遺資源——不僅僅是代表作名錄專案,開展系統的蒐集、整理和建檔保護,可以採取專案招標的方式,聯合北京各界各級力量,建立一個系統性的北京非遺資源資料庫,展現北京非遺資源的全貌。這個資料庫可以供公眾閱覽、學者研究、文化創意和政府管理使用,也可以成為各區、各鄉鎮挖掘本地資源,發展‘一地一品’的有效工具,打造成國內外非遺系統性保護的北京範例。”

“另外,還可以打造數字化的北京‘非遺之旅’文化地圖,在彰顯社群主體性的同時,實現保護和開發雙贏的局面。借鑑國際上的一些前沿做法,讓北京的傳承人和普通百姓直接講述自己的非遺故事,遊客只需要用手機掃描地圖上標識的APP,就能直接聆聽北京人的聲音,透過影片觀看他們的記憶,也可以按圖索驥、親臨傳習所現場,實地觀摩他們的講述和記憶展示。”楊利慧說。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編輯 陳靜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