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唐代茶產業的發展

由 青黛話史 發表于 旅遊2023-01-18
簡介茶葉生產在初唐時期還處於少量種植屬自然經濟的階段, 飲茶之風尚只流行於皇宮貴族、文人僧尼之間,盛唐時期社會經濟的繁榮為飲茶之風普及到民間奠定了重要基礎,也為後期茶產業興盛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唐代的茶類究竟有哪些

唐代茶產業是中國茶產業發展史上的巔峰之一,其製茶種茶技術、茶區面積、名茶數量、茶貿易等都是空前盛況。唐代茶產業何以以雨後春筍般的速度空前發展呢?唐代茶產業發展對中國茶業的發展又有何意義呢?

01

一、唐代茶產業發展原因

唐代茶產業發展是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主要主要原因是唐代以前良好的歷史基礎、盛唐時繁榮的經濟、安史之亂後經濟重心南移與人口南遷。

唐代茶產業的發展

1.唐代以前良好的歷史基礎

唐代以前,中國茶葉種植、生產、加工都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為唐代茶產業的異軍突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商周時期,茶葉在巴蜀之地已經能自覺種植、生產茶葉,飲茶和茶業初興於巴蜀。說明商周時期人們已經邁入人工種植茶的新時代。漢魏六朝時期,中國茶產業初具規模,茶葉生產和經濟初起,形成了較為廣闊的茶葉產區和區域性的茶葉市場,至此,茶業歷史的車輪又前進了一步。

兩漢時期,茶葉產區開始向東移動,長江中游的荊楚,長江下游及江浙一帶都開始有人工種植茶葉。魏晉南北朝時,更是植茶、飲茶之風已傳播到整個南方。 但由於當時時代背景下,生產力較為低下,種茶、製茶技術發展緩慢,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茶產業的規模。

隋朝時,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及南北水路大運河的開鑿,飲茶之風進一步擴大,茶產業也趕上時代的步伐有了進一步發展,至此,這些良好的歷史條件為中國飲茶之風由南向北風靡創造了條件,也為唐代茶產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2.盛唐時社會經濟的繁榮為茶產業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唐朝的經濟繁榮繁榮時期是唐玄宗統治前期,此時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常言道:“亂世飲酒,盛世飲茶”,隨著盛唐農業生產技術迅速提高、手工業的快速發展、商業的日漸繁榮,唐代茶產業發展蓄勢大發,時刻準備搭乘時代的順風車迅速發展。因此在唐代中後期,茶產業、飲茶之風如雨後春筍般風靡全國及周邊國家。

唐代茶產業的發展

盛世最重要的反映是在經濟繁榮方面。唐玄宗在唐太宗和武后的政治制度基礎上,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從而使得社會穩生產力顯著提高,經濟、文化事業空前繁榮,進入全盛時代。古代經濟的發展,主要反映在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上。。唐代經濟、文化、農業生產技術、手工業都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這為茶產業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和消費基礎。

茶葉生產在初唐時期還處於少量種植屬自然經濟的階段, 飲茶之風尚只流行於皇宮貴族、文人僧尼之間,盛唐時期社會經濟的繁榮為飲茶之風普及到民間奠定了重要基礎,也為後期茶產業興盛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02

二、唐代茶產業興盛的歷史意義

唐代茶產業發展對中國茶業發展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促進了唐代財政收入;二是奠定中國茶文化發展與傳播的物質基礎;三是推進了茶由物質符號逐漸轉變成社會文化符號。

1.促進了唐代財政收入

茶產業是唐代的新興產業。隨著茶產業的發展和興盛,茶業經濟在唐代社會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成為唐代新的經濟生長點。茶產業的迅速發展,豐厚的利潤,引起了封建政府的注意和重視,因而稅之,並不斷加重稅負,還一度榷茶,開創了封建政府稅茶和榷茶的先例。

唐代茶產業的發展

唐朝統治者透過此手段控制茶產業以促進國庫財政收入。中唐以前,唐朝統治者的財政中尚無茶稅或榷茶收入,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經濟不再景氣,社會生產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壞,國庫虧空。為了擴大財政收入來支撐各種各樣龐大的開支,唐政府開徵茶稅,這是茶稅初始的現實基礎和直接原因。

唐代稅茶最早起源於德宗建中三年(782年),但這次對茶徵稅只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到興元元年(784 年)正月,就基本廢除。唐政府真正把收取茶稅做為一項國策固定下了是在貞元九年(793 年),統治者從收取茶稅中嚐到甜頭,茶稅的發展態勢逐步加重,元和(806-820 年)茶稅最低為 40萬貫,最高為 50 萬貫,元和初茶稅高達 66 萬餘貫。

縱觀整個唐朝茶產業發展,盛唐時的經濟繁榮為茶產業的蓄勢待發奠定基礎,中唐時飲茶之風的興起與蔓延、茶葉產量與貿易的激增、茶文化的崛起與成熟是茶稅開徵的社會背景和物質基礎。

2。

奠定中國茶文化發展與傳播的物質基礎

中國茶文化的繁榮與發展是建立在茶的產業基礎之上的,茶產業的勃興為茶文化的發展與傳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反過來,茶文化的形成與傳播又為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這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中唐後,茶產區與產量的不斷擴大和茶種類的不斷增多,奠定中國茶文化發展的物質基礎。

唐代茶產業的發展

安史之亂是茶產業的分水嶺,不管是茶產區還是茶葉品名,安史之亂前後差別較大。茶產業奠定了茶文化發展的物質基礎,中晚唐後,全民飲茶蔚然成風,茶學著作相繼問世,茶文學藝術層出不窮,茶文化對外流傳,這些莫不歸功於中晚唐時茶產業的發展。

全民飲茶蔚然成風。隨著唐代茶產業的發展,中國飲茶習俗普及中唐。中唐以後,飲茶文化日益發展,越來越大眾化。隨著茶產業的興盛,盛唐後,茶學著作層出不窮,陸羽所撰寫的《茶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茶書,是中國茶文化史上跨時代的里程碑。陸羽在《茶經》中總結了盛唐為止的中國茶體系,囊括了茶葉從物質到文化、從技術到歷史的關於茶的各個方面。

除此之外,還有張又新的《煎水茶記》、蘇廙的《十六湯品》,部分存文的有裴汶的《茶述》、溫庭筠的《採茶錄》、毛文錫《茶譜》,已佚的有皎然《茶決》、陸龜蒙的《品第書》等書。茶文學藝術層出不窮。唐代茶產業興盛及飲茶習俗普及並流行造就了茶與文學結緣而生的茶文學。

唐代茶藝術主要體現在茶事書畫上,現存最早的茶事書畫上是中唐僧人懷素的《苦筍貼》;現存最早的茶事繪畫是初唐時期的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除此之外,唐代茶事繪畫全出現在盛唐及以後。以上茶文學藝術開始普及基本是以中唐為分水嶺,這無不證實了盛唐後唐代茶產業跨越式的擴大奠定了茶文化的發展。

唐代茶產業的發展

茶文化對外流傳。隨著中唐時茶產業的逐步擴大,茶文化逐步傳播至中國周邊國家。敦煌文獻《茶酒論》將當時茶葉的對外貿易繁榮景象描述為“萬國來求”。史籍中記載唐朝與域外各國交往有這七條路線,中國的茶文化正是沿著這些線路傳向中國少數民族和世界各地,茶文化由此開始了海外之旅並在附近鄰國生根發芽。

3.推進了茶由物質符號逐漸轉變成社會文化符號

隨著茶產業的擴大與發展,茶產業推動茶逐步由物質符……。號逐漸轉變成社會文化符號。在中國茶文化發展過程中,茶一直都在強化自己的功能,轉變自己的角色,由最初的藥用、食用、飲用的物質符號漸漸扮演更為重要的社會文化符號。

時至中晚唐,茶文化符號在一個崇尚禮制道德的國家,已逐漸扮演一個社會禮制交往符號。唐代茶逐漸形成以茶這個符號為中心的社會禮制圈,如唐代皇家茶文化、貴族茶文化、文人茶文化、宗教茶文化、平民茶文化,這些茶文化圈無形之中印證了社會階層的分級,也作為了社會階層和秩序符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象徵。

唐代皇家貴族茶文化中,區別於眾人的茶品品質、飲茶方式是皇家威嚴和地位的重要象徵,皇權對優質茶資源的獨享也是重要象徵,唐代宗大曆五年(770 年),開始在顧渚山建立貢茶院,開啟了歷代王朝特供茶葉的傳統;其次,為了彰顯貴族身份和地位,皇室貴族常使用的做工複雜、雍容華麗的金銀茶具煎茶待客,茶成為了重要的社會交往符號,在《宮樂圖》中就描繪了唐代宮廷仕女聚會飲茶的熱鬧場面。

唐代茶產業的發展

在唐代文人中,文人七件事“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說法開始彰顯,茶逐漸成為文人的身份象徵,由最初的飲用解渴,變成了文人的高雅享受、精神寄託及友誼象徵。白居易一生寫茶詩 50 多首,撰寫茶詩數量為唐代之首,茶與詩早已成為他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古至今,茶文化一直是中國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在唐代,隨著僧道與文人的融合,茶文化流行於僧道文人之中,飲茶由單純的打坐提神、藥用逐漸轉變成精神寄託及信仰作用。

平民茶文化符號是基於茶的飲用和藥用的飲茶風俗文化符號,除了茶的基本功能,並無其他象徵意義。唐代,隨著飲茶之風盛行,平民是主要的消費者,他們形成了自己的飲茶風俗符號。《茶經》問世後,飲茶開始平民化,這是唐代茶文化迅速傳播的重要體現。

中唐以前,茶文化的解渴、提神等物質屬性大於理論化、藝術化的文化屬性,中唐以後茶文化迅速普及傳播,形成了一系列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高度結合的社會文化符號。唐代皇家貴族茶文化是威嚴與地位;文人茶文化是高雅享受、精神寄託及友誼象徵;宗教茶文化是精神寄託及信仰;平民茶文化是茶的飲用和藥用的飲茶風俗文化。顯而易見,隨著中晚唐茶產業的發展,茶已物質符號逐漸轉變成社會文化符號。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