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駱賓王:初唐四傑之一,格律詩的奠基人,為何《詠鵝》不用格律?

由 六甲番人 發表于 綜藝2021-06-06
簡介我們知道,格律本源自音樂,由於音樂散佚,為了讓詩歌更具韻味,才總結出指導詩歌寫作的共同規律,不單初唐的駱賓王,唐代中後期的很多大詩人都創作了很多韻味十足的古體詩,李白、杜甫、王維、李賀等人皆有古體詩傳世佳作

駱賓王為什麼要寫下詠鵝

駱賓王入選《唐詩三百首》的詩只有《在獄詠蟬》,但《詠鵝》卻也可算千古名篇,這首詩淺白易懂,尤其適合兒童啟蒙朗讀: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初唐四傑之一,格律詩的奠基人,為何《詠鵝》不用格律?

對於這首詩,習慣五言絕句的朋友可能心中存疑,為何首句只有三字,而不是五字?

其實這樣的疑問是進入思維的誤區了,唐詩並非只有近體詩(也稱格律詩,包括絕句和律詩),還有古體詩,這首《詠鵝》就存於古體詩。近體詩與古體詩是相對而言的,近體詩源自南朝齊永明時新體詩,大約在唐初沈佺期、宋之問時定型。

駱賓王:初唐四傑之一,格律詩的奠基人,為何《詠鵝》不用格律?

初唐四傑包括駱賓王都早於沈宋二人,駱賓王在武則天自立之前就去世了,初唐四傑的五言律詩為沈宋二人的律詩奠定了基礎,比如王勃的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楊炯的《從軍行》以及駱賓王的《於西京守歲》等,在格律方面已經很成熟了,不過相對而言,王楊二人的五律相對見長,而駱盧二人則更擅長古體詩。

近體詩在字數、句數、平仄、對仗和押韻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比如五言絕句,就只能是四句詩、每句五字,《詠鵝》首句只有三字,當然不符合五絕的規定,但奇怪的是,這首《詠鵝》讀起來卻朗朗上口,非常動聽,尤其是用潮州話朗誦,簡直就是一首不用配樂的兒歌。

駱賓王:初唐四傑之一,格律詩的奠基人,為何《詠鵝》不用格律?

既然已經具備韻律美了,那麼又何必一定要按格律要求來創作呢?我們知道,格律本源自音樂,由於音樂散佚,為了讓詩歌更具韻味,才總結出指導詩歌寫作的共同規律,不單初唐的駱賓王,唐代中後期的很多大詩人都創作了很多韻味十足的古體詩,李白、杜甫、王維、李賀等人皆有古體詩傳世佳作。

駱賓王是個天才,他寫《詠鵝》時才七歲,那時唐朝剛建立不久,仔細推算,宋之問的父親宋令文或許還沒出生吧,但就是這位七歲孩子卻用神筆勾勒出一幅妙趣橫生的動態畫卷,實在令人驚歎。

我是六甲番人,敬請關注。

駱賓王:初唐四傑之一,格律詩的奠基人,為何《詠鵝》不用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