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劉健:什麼是葫蘆絲吹奏中的“散板要準,慢板要緊,快板要穩”

由 金葫蘆劉健論民族音樂 發表于 綜藝2021-05-30
簡介三、怎樣做到“慢板要緊”在葫蘆絲樂曲中,慢板部分特點是速度緩、節奏緊、音符密、音型多,這種音樂形態與戲曲唱腔“一字多腔”或者“一字多音”有著密切的關係

中板行板快板有什麼區別

筆者按:

“散板要準,慢板要緊,快板要穩”

是京、昆名家俞振飛先生(1902-1993)總結出的一句演唱經驗。這一經驗不僅是對戲曲演唱的要求,也是對戲曲樂隊伴奏的要求。當代葫蘆絲音樂在創作和演奏上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從單一民歌結構向板腔體多元結構的嬗變,因此在吹奏時,多元化的板腔結構常常成為困擾吹奏者的難題。很多葫蘆絲吹奏者認為,滑、打、顫等屬於葫蘆絲吹奏技術,其實不然,而如何處理好不同的板式、節奏、速度才是成為一名合格葫蘆絲吹奏者的前提。因此,本文就“散板要準,慢板要緊,快板要穩”談談對葫蘆絲吹奏技術的認識。

劉健:什麼是葫蘆絲吹奏中的“散板要準,慢板要緊,快板要穩”

一、什麼是散板、慢板、快板

散板、慢板和快板源於中國傳統音樂中“板眼”理論,“板眼”既有節奏、節拍之意,也有時值長短之說。在戲曲音樂中,尤其是皮黃腔(如京劇)、梆子腔系(如秦腔、豫劇)的唱腔皆屬於板腔體,即以一個曲調為基礎,透過字元音位變化、節奏節拍整散、速度漸變而形成風格各異的板式,以京劇唱腔為例,就有導板、原板、慢板、搖板、二六、流水等,當這些板腔運用到民族器樂音樂中,又結合西方樂理中“速度”的概念,衍生出行板、中板、莊板、柔板等,結合中西樂理中的板眼和速度實踐,整體上可表述為“散”、“慢”、“快”三種形態。

散板,即沒有明確的板眼,沒有嚴格的速度、節奏要求,常常表述為“自由地”,節奏忽緊忽松、速度忽快忽慢、漸變的情況較多;慢板,有固定速度和固定節拍,速度緩慢,節奏型運用較多,音符,密集;快板,有固定速度和固定節拍,速度較快,節奏型和音符運用情況稍微複雜,固定音型運用較多,由於節奏疏密變化頻繁,所以音符運用也有多少之分。

劉健:什麼是葫蘆絲吹奏中的“散板要準,慢板要緊,快板要穩”

二、怎樣做到“散板要準”

關於“散板”的表現,清代戲曲理論家徐大椿在《樂府傳聲》中說“無節之中處處有節,無板之處勝於有板”,這句話包含著深刻的辯證思想。所以在葫蘆絲吹奏中,關於散板的吹奏不能“隨意”。所謂“準”,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一是樂句結構準,葫蘆絲樂曲中的“散板”實際上有著明顯的樂句結構,在吹奏時一定要劃分準確。如《迷人的葫蘆簫》(楊建生 曲)、《木鼓神韻》(李春華 曲)、《節日的德昂山》(龔家銘 曲)等樂曲的第一部分“散板”中就有著明顯的句逗;

二是換氣位置準,在葫蘆絲樂曲的散板部分中,有的樂句長,有的樂句短,短樂句換氣比較容易掌握;在長樂句換氣時,則要找出分句句逗,進行換氣;或者採用“偷氣”的方法在時值較長的音符上換氣;或者透過氣息控制技術完整的吹足一個樂句,以上情況在《牧歌》(李鎮 曲)一曲的第一部分中體現得較為明顯。

三是音樂表現準,在散板中,常常表現為以下幾種形態,即漸變型(漸快、漸慢),突變型(突快、突慢)、平穩型,以上都是從速度上體現出來的,在節奏上則表現為由疏到密、由密到疏、疏密平穩相間;在旋律線(音高組織)上,則表現為由低到高、由高到低以及高低迂迴進行三種,任何一首葫蘆絲樂曲的散板音樂形態都包含於以上範疇之內,所以在吹奏時應當考慮形態問題,透過唱譜、視唱感受音樂形態之變化,才能夠合理的運用氣息、運指,並與音樂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達結合起來。

劉健:什麼是葫蘆絲吹奏中的“散板要準,慢板要緊,快板要穩”

三、怎樣做到“慢板要緊”

在葫蘆絲樂曲中,慢板部分特點是速度緩、節奏緊、音符密、音型多,這種音樂形態與戲曲唱腔“一字多腔”或者“一字多音”有著密切的關係。所謂“慢板要緊”,就是在吹奏時要注意各種音高的變化、各種音型的連線以及速度的穩定,否則非常容易造成節奏問題,出現較多的就是拖拍和搶拍。

如《竹林深處》(楊正璽、龔全國曲)的“抒情、優美地”(與慢板、行板相似)部分第一樂句,前分句由四分音型、八分音型構成,節奏舒緩,後半句由平八音型、前八後十六音型構成,節奏相對緊湊,如果速度控制不好或者缺乏節奏意識,就容易造成拖拍、搶拍情況,所以在吹奏慢板時要時刻保持“緊”的意識。

劉健:什麼是葫蘆絲吹奏中的“散板要準,慢板要緊,快板要穩”

四、怎樣做到“快板要穩”

葫蘆絲樂曲中的“快板”形態較多,無論如何都體現出“快”這一特點,如果氣息控制不好或者速度掌握不準,都容易造成音高錯誤、節奏錯誤,所以無論多快,“穩”是核心,就像飛機一樣,再高再快,在高空中飛行要穩,著陸時要穩。現就葫蘆絲樂曲中快板的幾種形態和對“穩”的把握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固定音型構成的快板—運指穩定

指的是快板中的樂句在音型組合上具有統一性、相似性。如《打跳歡歌》(李春華 曲)的第四部分,主要由前八後十六音型和平八音型構成,運用三吐音、單吐技巧吹奏。這種形態比較好把握,因為音型構成單一,在速度上較好控制,問題是三吐音與單吐音做到發音清晰,律動突出,運指穩定。

(二)半固定音型構成的快板—節奏穩定

指的是快板中的存在兩種及以上音型組合的樂句。如《新編夜深沉》(李貴中 編曲)中的快板部分,第一樂句為帶休止的前八後十六、平八、前十六後八音型構成,3/4拍;接下來為連續的平十六音型跑動,2/4拍,在吹奏這一部分時,需要注意弱起節奏的把握,否則很容易在空拍處強拍,其次就是要掌握好不同拍子的律動,把握好拍子的強弱規律,如果缺少律動控制,很容易造成節奏不穩。

(三)多母音型構成的快板—先慢後快

指的是快板中每一個樂句都有不同的音型運用。如《歡慶》(喬志忱 曲)中的第一部分,以第一樂句為例,運用的音型由前八後十六、平八、附點八分、平十六等,在構成上較為複雜,在吹奏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如打著拍子視唱,等到對音型熟練的掌握之後以較慢的速度吹奏,體會音型的特點,才能夠循序漸進地加快吹奏。

劉健:什麼是葫蘆絲吹奏中的“散板要準,慢板要緊,快板要穩”

以上從“散板要準,慢板要緊,快板要穩”的角度分析了葫蘆絲吹奏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對這些不同板式的掌握體現出了葫蘆絲吹奏者的技術運用能力,還有音樂理解能力,希望能夠為大家帶來一點啟示,如論述不當之處,還望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