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小學故事:《牛頭怎麼往開》,看懂的人都成了大器,看懂的人都成了

由 古磨盤州人 發表于 舞蹈2021-08-21
簡介開教完的小牛,當天可以吃些嫩草,以便引誘它強化記憶,幾個早晨下來,牛基本就懂了人話,不久之後,鄉人就會將其鼻子穿孔栓繩,這也相當於給小牛來了一次“成牛禮”

牛頭怎麼往開弄

春上天,萬物復甦。

鄉里人,大多喜歡在春末的早晨給小牛開教。

準備開教的小牛,在開教的時候還沒有穿鼻子,也許因為開教的時候左右拉扯比較多,穿了鼻子的話,也許會把小牛拉壞的吧。

天剛矇矇亮的時候,老人帶著一個年輕人牽著小牛就去地裡了。開教的牛是要拉著犁的,也許是有了重量,牛會加深記憶吧。

開教其實也就是為了讓牛聽懂人話,話其實也比較簡單,無非就是“左右走停”,當老人喊著往左,年輕人在前面掰著小牛的頭往左邊;老人喊著往右,年輕人就推著牛頭往右邊,說走就拉著往前走,說停就蹬住不讓走。

開教完的小牛,當天可以吃些嫩草,以便引誘它強化記憶,幾個早晨下來,牛基本就懂了人話,不久之後,鄉人就會將其鼻子穿孔栓繩,這也相當於給小牛來了一次“成牛禮”。再等小牛長壯實一點,就可以下地幹活了。

小時候我就見過馴化牛,且還是特別簡單,不過我看到的北方人馴化動物,就非常有意思了。

比如滿人訓練逮獾的狗,就非常殘忍。

狗必須是大飯店裡看家護院的狗,這樣的狗也許是平時吃得太好,對肉味有特殊的敏感度。偷狗的人將狗偷來賣給抓獾的滿人。滿人牽狗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擀斷狗的尾巴,這是一個非常殘忍的動作。

現將狗身子固定住,將狗的尾巴綁在一個平滑的硬物上,然後用擀麵杖從狗尾巴根出往尾稍擀,在擀的過程中,就聽見尾巴上的骨頭嘎巴嘎巴響,因為這些骨頭都被擀碎了。擀碎的狗尾巴只能耷拉在屁股後面,出門狩獵的時候,就不會因為尾巴翹起或者甩動驚了野外的動物。

看到這個過程,我比較奇怪的是,為什麼他們不直接拿刀把狗尾巴剁掉,而是採取這麼殘忍的手段,剁掉也許就一時之痛,可被碾碎骨頭的尾巴拖在身體上,那是永遠的痛啊。

滿人馴狗跟蒙古人馴鷹更是沒法比了。

為了訓練好一隻贏,蒙古人都會自己去山上找鷹,看見鷹巢,他們不是直接下手將幼鷹抓走,而是在鷹前面晃動食物,等鷹用嘴去叼食物,馴鷹人就快速地將食物移開,很多個來回後,鷹被折騰累了。馴鷹人掏出一塊布蓋在鷹頭上,將鷹捧起來就回家了。

馴鷹最難的就是化掉它身上的野性,第一個步驟是吸掉鷹胃裡的黃油,方法是,將鷹餓幾天後,將牛肉用油炸熟,然後中間繫上繩子餵給鷹吃。餓得頭昏眼花的鷹,早已經受不住炸牛肉的香味,它一口就將牛肉吞到胃裡,由於肉串在繩子上,繩子拉出來,吞到肚子的肉也出來了,同時還帶出鷹肚子裡的黃油,幾次一喂,鷹肚子裡的黃油也被掏空了,鷹的野性就會驟然下降。

隨後就是熬鷹,這是非常難的一個步驟,一家幾口人輪流盯著鷹,就這樣一天24小時地跟鷹對視,鷹一犯困,立即把鷹搖醒。人是三班倒,鷹是一直在撐著,直到熬到最後,鷹徹底地崩潰了,這時候的鷹,基本就已經馴化好了。

狩獵前,獵人給鷹戴上眼罩,鷹一直處在黑暗的世界裡,到野外之後,馴鷹人將鷹眼罩摘除,陡見光陰的鷹,情緒非常激動,假如周圍有野兔或者其他小動物存在,鷹一定會直接俯衝下去,將小動物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利爪之下。

馴鷹人發出訊號,鷹就飛回來再次落在馴鷹人的臂膀上。

按照生物學上解釋,人之所以能訓練好動物,主要是透過動物的條件發射,以此來強化動物的記憶。小牛開教、訓練狗和鷹都是一樣的,就是透過外部刺激,讓動物適應人類的要求。

其實,人馴化動物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馬戲團裡面訓練猴子、獅子、老虎、大象、狗熊等表演,據說,還有馴化人的,這也許是江湖騙局。

我曾經在網上和小說裡面見過,有花瓶姑娘表演的。說的是,馬戲團將小女孩由小就放在花瓶裡培養,因為花瓶是固定的,小孩子的身體永遠長不大,被永遠地固定在花瓶裡,而腦袋因為在外面,所以腦袋發育正常。花瓶姑娘會說話,會唱歌,除了身體是花瓶,別的跟正常人都是一樣的。

後來有人解密,花瓶姑娘其實是障眼法,不過是利用光線的折射原理,讓人產生錯覺。她們僅僅是把腦袋架在花瓶上,身體躲在花瓶後面的幕布裡。以前我特別不喜歡障眼法,花瓶姑娘這個我真的希望它是障眼法,不然,只能說明人比禽獸都恐怖。

小牛開教後,不僅僅意味著它可以勞動了,對於牛來說,它也會由此懂一些人話,從此,牛跟人相處似乎更加融洽一些,牛幾乎是人類忠實的朋友。以至於黃梅戲《牛郎織女》中,讓一頭老黃牛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呢。

在霧氣濛濛的夏日早晨,走在鄉間的田野上,霧裡不時傳來“左、左、左”的聲音,這也就意味著誰家的小牛即將長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