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雞爪子必須給家裡的頂樑柱,谷稱抓錢手

由 一條龍在人間 發表于 舞蹈2023-01-21
簡介話說雞很大,那確實,我們小時候殺的雞都很大,而且一般都是公雞,大家喜歡吃的也是公雞

公雞的爪子像什麼比喻

八十年代,我媽在烤煙廠上班,那時候食堂裡有個雞屁股吃都算是好東西了。

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我媽的記憶裡只有飢餓、爛地瓜幹,那時候除了雞毛、雞屎不能吃,雞其他部位有什麼不能吃的?

我說個事,你們可能不信的,我80後,小時候在農村,當地是畜牧局生產隊,村裡估計養了幾千只羊,那種賣羊絨的山羊。

那時,隊裡經常殺羊吃肉,羊頭羊蹄子沒人吃,一筐一筐的,都是直接丟給狗。一方面是肉太少,但處理起來太麻煩,另一方面也是不會做做出來不好吃。後來我二姨學會了醬羊頭,醬羊蹄,太香了。就是做起來太麻煩,還是很少做。

但是,並不意味吃雞時,雞爪子和雞屁股就沒有人吃。

何況,60、70年代,民間養雞的不會太多吧?

像我們三線工業城市,由於地處反修防修最前沿、十年期間社會面沒有受到太大沖擊。

比起許多省市社會管控不算很嚴苛、屬於投機倒把範疇的民間自發小額貿易其實一直存在。

農村人,有時會把少量的糧食豆油農副產品,帶到城市來私下出售或送人。

因為我們家親戚就在農村糧庫當負責人,小時候,常聽大人之間提起。不過在我記憶中,城市居民養雞,也只有在70年代末以後才開始恢復。

因為城鎮廠礦居民養雞,首先就面臨一個飼料來源問題。過去糧油憑票供應、定量限額,就算苞米麵粗糧也沒人捨得拿來餵雞。

我小時候就跟鄰居孩子上火車站撿過過往旅客吃剩的西瓜皮拿回來餵雞,但那肯定是在撥亂反正經濟恢復以後。

我上小學時候還響應學校號召學農、給班級集體繳過糞。不過那時候同學們大多不好意思上街去撿騾馬糞,包括我們家交到學校的都是自己家養雞的雞糞。後來還被要求寫過作文,所以印象特別深。

80年代之前的雞鴨鵝,都不是規模化養殖廠用飼料養的,基本都是現在大家所說的走地雞,鵝,所以,雞抓子普遍硬以及只有一層薄皮,實在沒有啃頭,畢竟常年在田野奔跑嘛,腿能纖細嗎?所以,只能扔掉。

90年代之前,我們農村紅白喜事,雞抓子都是扔掉的,啃不動,也只有一層皮而已。

現在,廣東人喝早茶食的鳳爪,都是肉雞,爪肥厚有肉(皮下脂肪),吃在嘴裡,筋道有嚼頭,輔助以各種香料,自然就美味了。

這個吃雞寫得好有趣。不過與我們那邊還是有區別的。

話說雞很大,那確實,我們小時候殺的雞都很大,而且一般都是公雞,大家喜歡吃的也是公雞。我們這邊卻很少有賣公雞的。

我小時候公雞都在十斤以上。

記得後來看到街邊賣的雞,我還以為是什麼鳥呢,當時我是嚇壞了,幾十只小小的雞捆起來,放在路邊,我當時心裡真的是發麻,感覺嚇人極了。

至於,殺雞,我們是絕對不會將頭剁掉的,必須在整治乾淨之前是一隻整雞,才行呀。

還有那個雞爪子,在我們那個時候是最珍貴的。一個是覺得非常好吃,第二個是有特殊含義的。

雞爪子必須給家裡的頂樑柱,谷稱抓錢手

雞爪子,俗稱抓錢手

當時,吃雞比吃豬肉的人要上檔次多了,吃雞必是重大節慶之類才可能。雞爪子必須給家裡的頂樑柱,美其名曰抓錢手。

上次看到一箇中國人在巴基斯坦買雞,真是讓人不忍直視。他們直接將雞砍掉腦袋,再砍掉雞爪。接下來,就更原始了。他們將雞開個口子,連毛帶皮扒下來,就像我們這邊扒青蛙那樣。

你說,這樣子,能發展出什麼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