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淺談儒家和儒教有什麼不同?

由 筆潭歷史 發表于 舞蹈2023-02-01
簡介“教”甲骨文其次儒家與儒教的由來不同,儒家是古代文化官員階層,也是孔子創立的學術流派,與周禮有承續和發揚關係

侗族是什麼節

淺談儒家和儒教有什麼不同?

“儒家”、“儒教”這兩個概念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的是二者都與“儒”有關,不同的是儒家是一個學術流派,儒教是一種文化信仰,是儒士的共同信仰。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先從“儒”字說起。現代學者對甲骨文“需”的解釋認為,“需”是儒的本字,到了戰國時代,“儒”加“人”旁才從“需”中獨立出來。那麼“儒”是什麼意思呢?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釋義是:“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意思是,儒,是以柔弱之勢存在,指術士,人是它的含義,需是它的讀音。擴充套件的解釋是,古人重視養生送死與喪葬禮儀,所以專司治喪祭祀的禮儀術士就被稱為儒。

由此不難看出,儒家起源於上古治喪祭祀禮儀人員,而逐漸流傳後世。漢代揚雄在《法言•君子》中說,“

通天地人者曰儒

。”意思是說,儒是通曉天地人文的學者。

那麼什麼是儒家呢?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學術流派。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解釋說:“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

這段解釋的意思是,儒家這個學術流派,應該是出於古代司徒之官職,他們是幫助國君順應自然宣明教化的人。儒家思想蘊含在《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六部經典之中,他們關注仁和義之間的關係,遵循堯舜二帝之道,效仿文、武二王之治,尊崇孔子為師表,以加重他們言論的分量,在各種思想學說中,儒家境界最高。

這段解釋也就是說,儒家出於古代司徒之官職,司徒是上古官名,掌管土地、推行教化、徵發賦役等事務。儒家職責是幫助國君維護君父統治,在實踐中注重仁義,而且尊孔子為師,儒家思想蘊含在《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六部經典之中。儒家所注重的“仁義”,出自《周易說卦》“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由此可知,“仁與義”不是儒家首創,孔子自己也說過,他傳承的是周公之道。

綜上而言,儒家歷史源遠流長,並非始於孔子,儒家只是為了加重他們言論的分量才尊孔子為師,使孔子成為儒家的傑出代表。六部儒家經典也非孔子所著作,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只是對其“皆刪削”而已,目的是“以正人心”。不可否認,孔子是周公之後華夏優秀文明傳統的集大成者,開創了儒家學說,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中,儒家的思想境界最高,影響最大。

淺談儒家和儒教有什麼不同?

孔子主張“仁者愛人”,推崇“為政以德”,提倡“富民”“教民”,倡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的言論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為《論語》,《論語》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等,進一步完善了儒家思想體系。

戰國時期的哲學家孟子對孔子極為尊崇,繼承了孔子的仁政學說,提出了“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的著名觀點。孟子認為“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為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孟子對孔子學說不僅繼承而且有所發展,因此與孔子並稱“孔孟”。

戰國末期的荀子整理傳承了《詩經》《尚書》《禮》《樂》《易》《春秋》等儒家典籍,批判地接受並創造性地發展了儒家正統的思想和理論,為傳播儲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儒教是否是宗教?自明末清初到現在一直有爭論。有學者認為,儒教不是宗教,有學者認為,儒教是宗教,也有學者把儒教理解為儒學,透過爭論,更多的人接受了儒教是宗教之說。

儒教一詞最早見於《史記·遊俠列傳·朱家傳》,傳曰,“

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

。”意思是,魯國人都以儒家思想教育人,而朱家卻以俠士而聞名。顯然這裡所說的“儒教”,不是一個專有名詞,“儒”是指儒家學說,“教”則是動詞,“儒教”是指魯

那麼什麼是儒教呢?從時間和實質意義上而言,中國儒教誕生於漢武帝推行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之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建議漢武帝實行的思想統治政策,因此,獨尊儒術,使儒術成為封建制國家廟堂之教,也是儒教的真正開端。

到了漢代末年,名臣蔡邕才把“儒教”當作一個名詞使用,清人嚴可均所輯《全後漢文》記載,蔡邕在為東漢中期名臣楊秉撰寫的《太尉楊秉碑》中,稱頌楊秉說,“

太尉公承夙緒,世篤儒教,以《歐陽尚書》、《京氏易》誨受四方。學者自遠而至,蓋逾三千

。”這裡的“儒教”就有了“德教”與“禮教”的概念,並廣泛流傳。

到了南北朝以後,“儒教”概念廣為流行,《晉書•宣帝紀》評述司馬懿說:“

帝少有奇節,聰朗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

”。意思是,司馬懿少年時有奇節,聰明多謀略,學識廣博,傾心研究儒教。南北朝時期的“儒教”就是在與“佛教”、“道教”比較中產生的一種概念。

淺談儒家和儒教有什麼不同?

有學者認為,儒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禮為本源,按書禮樂易春秋中的神道設教,以“儒家思想”為最高信仰,尊孔子為先師,奉皇天上帝為最高

什麼是五教?五教是五種倫理關係,即孟子解釋的“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周朝建立,周公攝政,建立了政教一體的禮儀制度。西周時期,這套制度逐漸遭到破壞,引起社會秩序混亂。春秋時代,孔子整理《詩經》《尚書》《春秋》《樂》等古代文獻,並且提出自己的見解,希望這些文獻能夠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儒教以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為聖經。

皇天上帝是儒教的最高神,皇天上帝的名稱來自先秦《尚書》:“

嗚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

!”意思是,嗚呼,皇天上帝改變了天下君主,就結束了大國殷商的命運!

皇天上帝又稱“昊天上帝”,唐代《通典》記載:“

所謂昊天上帝者,蓋元氣廣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即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

。”這段話不難理解,文中所說的“上帝”正是儒教所信仰的最高神——昊天上帝。

儒教認為,昊天上帝給天下人類指派了君和師,讓他們來教化、治理昊天上帝的子民。

在儒教中,孔子的地位僅次於昊天上帝,儒教信仰多神,還尊以社稷為代表的諸神和山川河海、井路、門灶等主管之神,崇拜祖宗也是儒教的崇拜核心內容,

儒教百神,組成類似人間的官僚等級體系。

淺談儒家和儒教有什麼不同?

“家”甲骨文。

綜上所述,儒家與儒教大不相同,首先是概念不一樣,“家”最早見於甲骨文,本意是屋內、住所,引申為落戶安家、定居,又引申為門派、學術流派。“教”字在甲骨文中的本意是教育、教導的意思,引申指某種學說或學術派別,又引申為宗教。由此可見,儒家是一個學術流派,儒教是一種宗教信仰。

淺談儒家和儒教有什麼不同?

“教”甲骨文

其次儒家與儒教的由來不同,儒家是古代文化官員階層,也是孔子創立的學術流派,與周禮有承續和發揚關係。儒教是以詩書禮樂易春秋中的神道設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禮為本源,

儒教正統始自漢武帝獨尊儒術

2022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