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大爭之宋(八章)劉娥從未想當武則天第二,她穿龍袍上朝另有深意

由 驚心鳥 發表于 舞蹈2023-02-02
簡介尤其是在身著龍袍上,劉娥的表現引發了朝廷內外的擔憂,很多人認為她有效仿武則天稱帝的打算,甚至有人直接上表請她作女皇帝

劉娥和武則天誰厲害

劉娥是宋真宗的皇后,宋仁宗時期的皇太后。她在宋真宗病重期間開始代理朝政,並在宋仁宗即位後垂簾聽政,在歷史的評價上充滿了爭議。很多歷史書上將其評價為“一代賢后”,而民間則將她認為是“一代奸妃”,如此迥異的評價結果,也讓她成為歷史愛好者們爭論的話題。

從各種史料來看,劉娥倍受爭論的大概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她在宋真宗晚年處理天禧黨爭的手段,尤其是聯手丁謂流放了所謂的名臣寇準,讓她受到朝廷內外的非議。另一方面則是在垂簾聽政時期大權獨攬,獨斷軍政大事,甚至身著龍袍上朝,表現出了強勢的政治態度。

大爭之宋(八章)劉娥從未想當武則天第二,她穿龍袍上朝另有深意

尤其是在身著龍袍上,劉娥的表現引發了朝廷內外的擔憂,很多人認為她有效仿武則天稱帝的打算,甚至有人直接上表請她作女皇帝。當時宋仁宗年幼,劉娥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這便是常說的垂簾聽政。天聖二年,在她身著龍袍上朝,接受了朝廷所上尊號:應元崇德仁壽慈聖皇太后。她的這個行為引發了朝中爭論,最終演變成為一場圍繞女皇帝話題而展開的政治風波。劉娥身著龍袍出現在正式場合不只這一次,在明道元年時也提出以這種形式參加太廟大典,祭祀宋太祖等宋朝歷代帝王。

大爭之宋(八章)劉娥從未想當武則天第二,她穿龍袍上朝另有深意

雖然這個行為遭到了朝廷大臣的激烈反對,但劉娥仍堅持這個著裝,並在明道二年得以成行。劉娥堅持穿龍袍的行為引發了很大的政治風波,這種態度讓朝中大臣都以為她要走向武則天的道路。有勸諫者以武則天為先例,稱武則天為罪人,勸劉娥放棄穿龍袍的打算。也有禮部侍郎薛奎提出質疑,她質問劉娥到底用男皇帝的禮儀還是女后妃的禮儀,讓劉娥下不來臺。也有不少人上表,請劉娥效仿武則天故事,走女皇帝的道路。殿中丞方仲弓便上書,請劉娥“

行武后故事

”。而權知開封府,後入朝拜相的程琳亦獻上《武后臨朝圖》,暗示劉娥稱帝。

大爭之宋(八章)劉娥從未想當武則天第二,她穿龍袍上朝另有深意

這樣的情況讓朝中大臣非常擔憂,圍繞著女皇帝話題爭論的同時,也有很多大臣對此表示抗爭。龍圖閣直學士魯宗道表現得最為激烈,在部分大臣提出立劉氏七廟時,他直接質問劉娥“

若立劉氏七廟,如嗣君何?

”在這樣激烈反對的意見面前,劉娥最終並沒有選擇稱帝,後世有不少人都認為是群臣勸諫的功勞。北宋名相富弼曾在勸諫宋仁宗時提到,“

昔莊獻臨朝,陛下受制,事體太弱,而莊獻不敢行武后故事者,葢賴一二忠臣救護之,使莊獻不得縱其欲,陛下可以保其位,實忠臣之力也。

大爭之宋(八章)劉娥從未想當武則天第二,她穿龍袍上朝另有深意

可是我們從整個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看,事實並非如此。雖然群臣的勸諫的確阻擋了劉娥稱帝,但並不是他們有能力阻擋住劉娥,而是劉娥自己根本沒有稱帝的打算。群臣阻擋的確有著很大的力量,但這些力量都不足以與劉娥抗衡。在強勢的手段處理了寇準、丁謂和曹利用三大權傾朝野的人物後,朝中已經沒有人能與劉娥抗衡了。群臣力量雖大,但都沒有控制朝政和國家的能力,更不要說阻擋劉娥稱帝。當時是“

太后臨朝,威震天下

”的格局,軍政大事由劉娥一人而決斷,誰能與之抗衡?

大爭之宋(八章)劉娥從未想當武則天第二,她穿龍袍上朝另有深意

而在趙宋皇室方面,表現得更為不堪。很多王爺雖然知道劉娥獨攬大權,卻不敢與其爭鋒。面對劉娥身穿龍袍,乘坐皇帝鑾輿超越禮法的行為,他們都只能閉門裝死。在宋真宗時期非常強勢的八王爺趙元儼,到了皇嫂面前只能裝瘋賣傻,自稱有神經病,不敢上朝議事。在這樣的情況下,皇親國戚們都成了鴕鳥,生怕若禍上身,出現李唐皇室當年的慘劇。此時如果劉娥真有意稱帝,就憑魯宗道等人的嘴炮是毫無辦法的。更何況有不少大臣是支援劉娥稱帝的,他們也希望在劉娥稱帝后成為從龍的功臣,讓自己的地位在政治上更進一步。

大爭之宋(八章)劉娥從未想當武則天第二,她穿龍袍上朝另有深意

在沒人能阻止的情況下,劉娥沒有同意稱帝的建議,反而撕毀了提出建議的奏章,這顯然是“

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從史料上看,明道二年劉娥雖然身穿龍袍參與了太廟大典祭祀趙匡胤等先帝的活動,但龍袍也是有所修改的,並非與皇帝龍袍完全一樣。她將龍袍的十二章圖案減去象徵忠孝與潔淨的宗彝、藻兩章,同時沒有佩戴皇帝的佩劍,沒有戴上帝皇的冠冕。這種外觀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似乎是皇太后和皇帝的混合模式。但這卻正好與當時她臨朝垂簾聽政的狀態相符,也表現出她權傾天下的強勢態度。

大爭之宋(八章)劉娥從未想當武則天第二,她穿龍袍上朝另有深意

上述的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出,劉娥穿龍袍的目的並不是要推動自己成為女皇帝,而是另外有其他的目的。朝中大臣對龍袍過於敏感,而龍袍的政治含義又太過突出,所以才搞出了女皇帝的風波。從史料文獻分析,劉娥身穿龍袍的目的與武則天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當時武則天面對的是數百年積累的三大權貴門閥集團,她必須團結寒門庶族的官員才能與之抗衡,也需要皇權作為對抗的基礎。所以武則天稱帝本質是為了加強自己對寒門庶族的召集力,整合資源力量與門閥集團鬥爭。而劉娥穿龍袍時已經不存在這樣的政治對手,她的目的只是為了保護宋仁宗而已。

大爭之宋(八章)劉娥從未想當武則天第二,她穿龍袍上朝另有深意

由於陳橋兵變的影響,“主少國疑”的政治格局在宋朝是最為敏感的。宋太祖趙匡胤便是趁著這種狀態拿下了後周恭帝柴宗訓,在後周的基礎上建立了宋朝。而趙匡胤傳位趙光義,最開始的初衷便是趙德昭年幼,為了防止朝中出現“主少國疑”的政治格局。對於十三歲即位的宋仁宗而言,這種格局也是最大的危險。有了陳橋兵變的前車之鑑,朝中掌權者效仿也不是毫無可能的。宋真宗晚年之所以堅持讓劉娥扶持趙禎,而拒絕了寇準等人提出指派顧命大臣的建議,就是擔心這些顧命大臣效仿趙匡胤的行為。

大爭之宋(八章)劉娥從未想當武則天第二,她穿龍袍上朝另有深意

前車之鑑不可不警惕,所以劉娥必須要以強勢震懾朝中宵小,同時剪除可能製造兵變的威脅,確保宋仁宗皇位的穩固。不論是天禧黨爭的寇準和丁謂,還是後來一度權傾朝野的曹利用,他們都是劉娥剪除的物件。除了這些明面上的威脅,在趙宋皇室中還有不甘心的趙元儼和趙允讓,在地方上還有各種將門世家,他們都會成為宋仁宗的威脅。年僅十三歲的宋仁宗根本無法應對這些明槍暗箭,劉娥只能把自己擋在兒子的面前。她一面嚴厲教育宋仁宗,讓他快速成長為合格的皇帝,一面為其遮風擋雨,而龍袍就成了增強防護力的道具。

大爭之宋(八章)劉娥從未想當武則天第二,她穿龍袍上朝另有深意

實際上從個人方面考慮,劉娥也不具備稱帝的條件。武則天稱帝,是因為武氏雖然是敗落的世家,但好歹也是國公的地位,家族中也有武三思、武承嗣這樣的後輩。武則天可以將家族勢力培育起來,作為自己政治上的助力,改朝換代後也不缺乏繼承人。但劉娥不具備這個條件,因為她是家破人亡的孤女。她剛出生不久,父親就在隨趙匡胤出征太原時陣亡,然後母親也隨之而去,只能在母親龐氏的孃家寄人籬下。她是孤苦伶仃的歌女出身,隨這前夫龔美到汴梁打工,在機緣巧合之下才與宋真宗趙恆相遇,最後才進宮走上皇后的路。

大爭之宋(八章)劉娥從未想當武則天第二,她穿龍袍上朝另有深意

即便是劉娥稱帝,在宋朝也不會存在改朝換代的意義,因為她沒有人可以傳承。母親龐氏的孃家遠在四川,在劉娥成為歌女後便來往稀少。而這家人對劉娥也不好,也沒有什麼人才,怎麼可能承擔傳承的責任?前夫龔美在劉娥進宮後改名劉美,靠著劉娥的關係做上了官。但龔美做官只是為了生存和生活,日子過得謹小慎微,從來不參與朝政。而龔美后來又娶了宋史和錢氏為妻,其子女都與劉娥無關,都不可能成為劉娥的繼承人。劉娥只有趙禎這麼個養子,而趙禎已經是皇帝,那她再當女皇帝,改朝換代還有什麼意義呢?

大爭之宋(八章)劉娥從未想當武則天第二,她穿龍袍上朝另有深意

綜上所述,劉娥從來都沒有當女皇帝的意願,身穿龍袍只是為了保護宋仁宗的需要。從她個人而言,也沒有改朝換代的基礎條件。所以後世以這種現象來汙衊她的人,要麼是愚不可及,要麼是居心叵測。我們在民間看到的那些汙衊劉娥的傳說故事,大多是劉娥的政敵為了裹挾民意而搞出來的。

很多評書先生、戲劇表演者並沒有太多的歷史知識,甚至不認識字。他們只能靠著一代代的傳承將故事演繹下去,並沒有能力分辨故事的好壞,所以才在民間形成了劉娥是“一代奸妃”的形象。而古代老百姓也沒有分辨事實的能力,所以人云亦云的口口相傳,給劉娥潑了不少的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