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中國Vlog|為了做一個非遺“後浪”,他們有多拼?

由 新華社新媒體 發表于 舞蹈2023-02-07
簡介苗族蘆笙製作技藝傳承人餘曉平試吹蘆笙

什麼是松桃繡

04:32

“巧手製蘆笙,笙聲蕩心魂。”背靠蘆笙及製作簡介的展板,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的苗族蘆笙製作技藝傳承人餘曉平格外安靜,專心為手中的蘆笙調音,偶爾試吹幾聲,笙聲高亢而雋永。

中國Vlog|為了做一個非遺“後浪”,他們有多拼?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傳承人餘曉平試吹蘆笙。

蘆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種象徵,今年29歲的餘曉平對蘆笙有很深的感情。

在餘曉平的記憶中,每逢苗族過年過節,蘆笙吹奏出的樂聲伴著歌舞,從天黑一直響到天亮。

“早些年我家也有長輩在做蘆笙。後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沒什麼人再做蘆笙了。我就想自己喜歡吹蘆笙,乾脆專業一點,學著製作,從19歲開始學,一直做到了現在。”餘曉平說。

中國Vlog|為了做一個非遺“後浪”,他們有多拼?

松桃苗繡傳承人石維仙在刺繡。

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的松桃苗繡傳承人石維仙,也是因為從小熱愛,而選擇投身非遺傳承行列。

松桃苗繡是指貴州省松桃縣範圍內生產的苗族刺繡,它以棉麻布為底,絲線刺繡,針法繡法多樣,常用的針法就有近30種。石維仙雖然年紀輕輕,卻已對這些複雜的技藝熟稔於心。

“我從小就很喜歡苗繡,有時候連上課都在繡東西,還被老師批評了呢。”石維仙說。

中國Vlog|為了做一個非遺“後浪”,他們有多拼?

10月23日,在山東濟南國際時尚創意中心,貴州藝人在展示松桃苗繡技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正在濟南舉行的第六屆中國非遺博覽會上,一批“90後”“95後”非遺傳承“生力軍”備受關注,他們在傳承非遺、傳播非遺的同時,也傳遞著中國非遺傳承與保護的努力與信心。

“我們劇團,一半成員都是‘90後’。”25歲的陝西省合陽縣提線木偶劇團演員王鋒洲說。

“刻木牽絲一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郃陽提線木偶戲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演出中,木偶的關鍵部位均綴以提線,提線通常有10餘條,最多可達30多條。木偶人表演各種舞蹈身段及類似武打的技藝,完全取決於藝人的操作技巧。再配上頗具秦地特色的線腔,栩栩如生的木偶戲如同電影一般徐徐展開。

中國Vlog|為了做一個非遺“後浪”,他們有多拼?

提線木偶演員王鋒洲在表演。

操控難度大,學習過程枯燥,一度讓王鋒洲打起了“退堂鼓”。“我是2013年進劇團的。剛開始看到這麼多線,就覺得挺難,學一學就煩了,感覺自己幹不了。”憶及當初,王鋒洲有些感慨。

然而,觀眾的熱情讓王鋒洲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每次演出,臺下觀眾都很激動。尤其是進校園表演時,讓我想到小時候看木偶戲的心情。我想把這種興奮的心情傳遞下去。”

王鋒洲還表示,他們在表演傳統劇目《百寶箱》《西廂記》的同時,也注重創新,編創了《鍾馗醉酒》等新劇目。

中國Vlog|為了做一個非遺“後浪”,他們有多拼?

10月23日,在山東濟南國際時尚創意中心,內蒙古赤峰市的非遺傳承人在展演《格薩爾》。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工藝複雜的還有蘆笙製作。據瞭解,蘆笙種類較多,音質各有區別,形體大小也各有不同,要做出合乎需要的蘆笙,需要工匠有長期的製作經驗。餘曉平學習了4年才可以獨立製作蘆笙,期間也一度掌握不好技術要領,但他從沒想過放棄。

“後浪”們傳承、傳播著非遺,也改變著非遺。

在石維仙看來,富有民族特色的苗繡完全可以和現代服飾相融合。

“比如,旗袍、牛仔褲、大衣……年輕人喜歡的衣服都可以做上我們苗繡的圖樣。”石維仙說,今年她自己動手製作了一件苗繡風格的旗袍,穿上後左鄰右舍都來“參觀”,成了松桃苗繡普及和推廣的“活招牌”。

“媽媽總說,這些手藝她教給我們了,可不能弄丟了。所以對我們來說,因為喜歡而堅守,就已經很幸福了。”石維仙說。

(記者:吳書光、王志、葉婧、孫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