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博山論劍】博山魯菜發源地中國魯菜發源地全方位評審認定之一

由 劉培國 發表于 美食2021-07-01
簡介評審團隊透過到餐飲企業、聚樂村飲食文化博物館、博山陶瓷琉璃藝術中心、博山歷史博物館等進行實地瞭解和察看,特別是專家們走街串巷,探訪飲食文化在民間的深厚積澱,從未發現一個地區竟然如此崇尚美食,而且半數以上的業餘廚師以“半把刀”為榮,為千年飲食

膠東菜是哪裡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2013年,趙榮光教授在其主編的《中國飲食文化史》中載明,博山是魯菜的發源地,一時質疑群起,各路觀點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為正本清源,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於永順、國家級烹飪大師杜廣貝、鄭秀生、張佔傑、孫大力、孫長城、李明等專家,於2016年7月來到博山,就“中國魯菜發源地”進行全方位評審認定。

此前,在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指導下,僅餐飲專家委員會賀曉峰秘書長率專家團隊到博山徵集史料、實地調研就不下3次。評審團隊透過到餐飲企業、聚樂村飲食文化博物館、博山陶瓷琉璃藝術中心、博山歷史博物館等進行實地瞭解和察看,特別是專家們走街串巷,探訪飲食文化在民間的深厚積澱,從未發現一個地區竟然如此崇尚美食,而且半數以上的業餘廚師以“半把刀”為榮,為千年飲食文脈根深蒂固又源遠流長而深深折服,一致認定博山為“中國魯菜發源地”。

嚴謹的治學精神,縝密的文化考據,是論證魯菜發源地的基本原則,這兩個基本原則應該與實事求是的務實精神相一致,才能既不盲目尊大,又不妄自菲薄,中規中矩,始能得出經得住歷史考驗的結論。如同我們探究長江的發源地,不是注目其一江春水,也不是糾纏於後浪前浪,而只是聚焦格拉丹東冰川上最早融化的一滴水。

博山作為魯菜發源地,有著獨特的歷史淵源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博山與煙臺福山,都屬於黃河中下游地區,論及新石器時代烹飪文化的萌芽,博山位置所在的大汶口文化區、龍山文化區還是佔有明顯優勢。大量出土的黑陶、蛋殼陶食器,都是飲食文化發軔的初始證據。春秋戰國更不必說,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繞不開齊國故地。古志記載:“易牙善和五味,淄澠水合,嘗而知之。”易牙自古被尊為“廚神”。博山古稱顏神,距齊國故都臨淄僅百里之遙,其地講究烹調飲饌之法,可追溯到春秋之際。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於是太公勸其女工,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繈至而輻輳。古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這是司馬遷眼中齊國故地的面貌。 “海岱之間”,不是“海”,也不是“岱”,這之間的區域,正是魯中地區。管子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齊國重視手工業,重視商貿的國策,不僅利在當世,還催生了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博山作為魯菜發源地,直接受益於新型燃料資源的開發利用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中國煤炭開採比歐洲早著1400年。據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證明,博山所處的華北煤炭礦區,是中國三大礦區之一,堪稱地球上開採、使用煤炭最早的地區。煤炭在唐代博山的開採使用,直接催化了唐宋時期魯中地區主要是博山工商業與農業的分野。尤其是煤炭在陶瓷、琉璃業中的應用,奠定了之後幾百年中國琉璃產銷集散地和中國北方陶苑地位的形成,使得博山在宋元時期便產生了高度發達的城鎮文明和商業文明。

正是在這種文明形態裡,烹飪才可能從自給自足的狀態中轉化出更職業化的飲食業態,才可能產生菜餚的體系化、程式化、禮儀化。博山菜在這個時期,逐漸形成一個菜系的面貌和陣容。

從文獻資料上搜尋,博山飲食在古代典籍中著墨不多,但在康熙九年《顏神鎮志》《風俗》一章,記有鎮人伊陽尹、張聯翼《重訂儉約六則》認為“俗以奢為厚。”就是說,博山這個地方的民俗,奢侈於吃在當時已是很久很嚴重了。因而約法三章:“大宴會每二位一桌,果菜各四碟,葷素十二器,米麵飯四道。小宴會圍坐,或四人六人。葷素八器,小菜四碟,不用果,米麵飯三道。非遠客、官席不用獨桌,不加湯飯。”這裡說的是民俗,還僅僅是最簡單的家宴而已。

博山作為魯菜發源地,乾貨脹發技術是最經典的古法遺存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膠東菜得漁鹽地利,有大量的海鹽和鮮活水產供應,形成了鮮鹹脆嫩的特點。博山則地處魯中山地,在交通極度不便的古代,並不具備烹製海鮮的條件,人們更加鑽研乾貨的發制,透過特殊手段二次還原海貨的鮮味,佐以吊湯,突破了運輸和儲存能力的侷限,凸顯了烹飪藝術的智慧,反而更上層樓。以海參為例,鮮海參加工成幹海參時,其營養成分會損失一部分,但從營養吸收角度講,鮮海參帶有更多膠質,細胞完整,並不利於人體消化。而幹海參在發制過程中,細胞經歷了破壁,因而會有更多營養被人體吸收,遂成就了博山不亞於膠東菜的鮮鹹脆嫩,彰顯了博山飲食文化的智慧。

博山作為魯菜發源地,有賴於陶瓷、琉璃、煤礦產業工人的巨大需求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煤炭、陶瓷、琉璃行業集於博山彈丸一地,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這三大產業都是重體力勞動,人們出汗多,體能消耗大,需要補充大量的鹽分,嗜鮮鹹成為一種必須,也是以鹹香為美,千百年來養成了好吃、會吃、善吃的民風。博山男人“半把刀”,說的是博山男子都是半個大廚。紅白工事、孩生日娘滿月要吃,升遷升學要吃,高興了要吃,不高興了要吃,下雪了要吃,下雨了也要吃。關鍵是,這個習俗不是風靡幾天、幾個月、幾年,而是由來已久。數十年來,博山人以滿滿的文化自信,傳誦著一句口頭禪:“待要吃好飯,圍著博山轉”,不僅僅是對博山飲食文化的總結,更凸顯地方政治、經濟特色。

烹飪自從超越於果腹,其技藝已然上升為一種藝術文化。任何一項藝術,當它一旦成為某種文化本身,都需要去考察它的根基在哪裡。只有穩穩駐紮在肥沃大地上的藝術文化,才會根深葉茂。當我們正確解讀某種藝術文化時,探尋它的起源、它與某一片大地的血脈聯絡,就顯得神聖而重要。魯菜四大分支當中,濟南官府菜、曲阜孔府菜、煙臺福山菜,遠沒有像博山菜這樣,既保持了根源於民間的原創氣質,又在民間呈現著鮮活的生命力,是活著的兩個原始魯菜樣本,仍在呼吸、仍在心動的活化石。

博山作為魯菜發源地,見證最早的現代企業制度,推動成套完整宴席規制的成熟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早在北宋時期,博山即以其物產、商貿與其所處地理位置而發展成為魯中重鎮,其飲食文化的淵源可上溯至春秋戰國。雍正十二年(1734 ) 建縣後,隨著商業貿易的發達和城鎮化的形成,積澱日益深厚,庖廚世家眾多,屈指數來,便有蘇、欒、王、劉、呂、李、馮、高等八大名廚世家,他們代有傳承,多可傳接四至五代。這些世家在紅案白案、刀口湯頭方面各擅其長,被後輩視為宗法。他們名聞遐邇,獨擅專長,適調眾口,各具看家本領。這些掌門廚師大多都開門收徒,自樹門戶。

長期以來,這一專業群體又與業餘廚師水乳交融,激發交流,取長補短,有力地推進著博山飲食與時俱進。長此以往,較之他地,博山士商庶眾對吃食儀規講究頗多,風俗相沿,久成習慣。民國時期的博山,作為魯中工礦重鎮,歷經明、清兩代的積累、發展,又一次進入快速發展的機遇期,多數民族中小企業得到了休養生息和恢復發展,博山煤炭、陶瓷、琉璃三大傳統支柱產業再度繁榮興盛起來,博山城裡一時出現“珍珠瑪瑙市,琥珀琉璃街”的昌盛景象,商業飲食亦是“車馬輻輳,萬商雲集”的空前繁榮。發達的商業貿易和日益增多的對外交往,對現有餐飲條件、規模提出了新的要求,博山聚樂村飯莊“四四席”的挖掘、整理、整合、推出,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專案,也是博山傳統餐飲經營模式在新時代來臨之際轉軌變型的機遇。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本文為劉培國先生原創文字

若需轉載請聯絡此公眾號

將追究其相應法律責任

轉發時切勿刪除版權資訊

劉培國

淄博世紀英才外語學校執行董事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

中國魯菜發源地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