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淺談中國古代工匠精神

由 千山君知史 發表于 影視2023-01-10
簡介作為中國古代思想的最精華之所在,“道”的釋義之一便是符合天時,而“利用”則要求工匠在選擇工種時要選擇那些順應天時的,能為人民創造財富的工作,這無疑是“道”在古代工匠工作中的體現

本草綱目序言誰寫的

引言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崇尚工匠精神的國度。

與其他階層相比並,工匠在古代的社會地位不算高,但仍有很多關於工匠精神的事蹟經歷史洪流的洗禮而得以留存。

那麼,自古流傳至今的工匠精神,其核心究竟是什麼,又對今人有怎樣的啟示呢?

“工匠”的起源及歷史文化背景

在中國,“工匠”一詞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

出於《周禮》的《考工記》是中國現存可見的年代最早的關於手工業及工匠的記述文獻。其中對於“工匠”之“工”有著明確的示意:

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

翻譯一下便是:智者創造了器物,心靈手巧之人將其記錄了下來,這種技藝代代相傳,世人稱之為“工藝”。

而擅長工藝的人,便被稱之為“工匠”。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淺談中國古代工匠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工匠”一詞並非從誕生之初便是確定的,而是經歷過一個演化的過程。

在這當中,“工”的解釋較多,如《說文解字》便將“工”的本意定為“象人有規矩也”。

由此可知,“工”的本義應該是矩,即曲尺,但隨著時代發展,這一意義早已失落,後代再提到“工”字時多用其引申義,而這當中最直接的引申義便是工匠。

相較成書於東漢的《說文解字》,近代出版的詞典《辭海》中則直接將“工”字解釋為“匠也”,並稱“凡執藝事成器物以利用者,皆謂之工”。

這裡的“工”的內涵便與“匠”劃上了等號,指代擁有某種專業技能的手工業從事者,正因如此,工匠在今天又被稱為“匠人”“匠”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淺談中國古代工匠精神

講完了“工匠”一詞的由來,再來看看中國古代工匠的行業劃分 。

根據相關文獻記載,古代的“匠”,

可根據其技藝水平的高低分為三個層次。

最低層次的匠稱為“百工”,如《考工記》所載的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六大類個工種的工人,即屬於“百工”之列,其職能相當於今天的普通工匠。

中層是指分佈在各行各業裡的技術類工匠,“木匠”“鐵匠”“陶匠”等職業化的“匠人”。

而最高層次的匠人則被稱之為“能工巧匠”,這是古代社會地位最高的一類工匠,相當於今天某一行業裡的技術專家。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淺談中國古代工匠精神

除了層次劃分之外,古代對於工匠所需要具備的品格也有著明確的規定。

《左傳·文公七年》記載,:“六府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 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義而行之, 謂之德禮”。

在這當中, “水、火、金、木、土、谷”六府便指的是古代手工業與農業生產的具體內容,即工匠的職能範圍。

而“三事”則是古代工匠的基本職業操守,也是今日所稱之工匠精神的雛形。

正德:“按乃度程”的服從精神

“正德”在三事之中居於首位,足見其重要性。

所謂“正德”,

便是要求工匠們必須服無條件服從統治者的

德政

而在先今流傳下來的諸多工匠的工作要求之中,“按乃度程”一詞便是對這一準則的體現。

所謂“度程”,通俗解釋即是“標準”。為產品保證質量,古代的手工業存在著一套製作標準,而工匠們則被要求照此標準嚴格執行,做到“按乃度程”。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淺談中國古代工匠精神

例如《考工記》中就將“百工之事”詳細劃分為了制車系統、銅器鑄造系統、弓矢兵器與製革護甲系統、禮樂飲射系統、建築水利系統、製陶系統等六大系統二十餘個工種。

每一個工種又都有其所對應的行業製作標準,如其中對於制鐘的製作就進行了十分詳細的記載:

“十分其銑,去二以為鉦,以其鉦為之銑間,去二分以為之鼓間,以其鼓間為之舞脩,去二分以為舞廣。以其鉦之長為之甬長,以其甬長為之圍。叄分其圍,去一以為衡圍。叄分其甬長,二在上,一在下,以設其旋”,“是故大鐘十分其鼓間,以其一為之厚,小鐘十分其鉦間, 以其一為之厚”,“為遂,六分其厚,以其一為之深而圜之。”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淺談中國古代工匠精神

可以看到,其中詳細記錄了鐘的製作標準,這也成為了後世仿製古鐘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以此類推,除了鍾以外,古代工匠所參與生產的其他產品也都有其相對應的規定,這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匠的自主發揮。

利用:“切磋琢磨”的工作態度

所謂

利用

,便是指掌工匠需要從事握創造物質財富的生產活動,並在此過程中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例如《詩經·衛風·淇奧》中將美男子比喻成美玉。

其中的“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之句在形象概括了君子溫潤美好的品德的同時,也展現了古代玉工在雕刻玉器時精益求精的精神與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 。

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論語》注中對這一句詩進行了解讀:

“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磨之;治玉石者, 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淺談中國古代工匠精神

源於《詩經》中“切磋琢磨”的工匠“利用”精神最終被後學們提煉為“精益求精”。

隨著歷史的演變,這個詞也成為了做事時力求完美的最佳註釋,更成為了後世匠人們窮極一生都在追求的法則之一。

除此以外,“利用”二字裡還包含了古代工匠們人道合一的工作境界。

作為中國古代思想的最精華之所在,“道”的釋義之一便是符合天時,而“利用”則要求工匠在選擇工種時要選擇那些順應天時的,能為人民創造財富的工作,這無疑是“道”在古代工匠工作中的體現。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淺談中國古代工匠精神

據《考工記》記載,:“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

所謂“聖人之作”,便是“依於法而遊於藝”的工作,“依於法”中的“法”便是“道”,所謂“依於法”,指的便是重道。

透過自己的工作來達成對於“道”的體悟,這便是歷朝歷代的頂級工匠的終極理想。

借用工作悟道的最典型例子便是《莊子·養生主》中的庖丁,作為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宰牛匠,當眾人皆驚歎於庖丁爐火純青的技藝之時,庖丁回答: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淺談中國古代工匠精神

翻譯一下便是,臣之所求所好乃是“道”,已經超過了對於一般技藝的追求了。

由此可知,“利用”對於中國古代的工匠們而言,既是立身法則,也是悟道之徑。

具體表現在生產勞動的過程中,便是永遠秉持高度規範的工作標準,產出高水準產品,並且在對於產品質量和自身技術的不斷追求與磨鍊中,最終達成“道技合一”的人生目標。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淺談中國古代工匠精神

總而言之,中國古代工匠精神,基本可以

看作

儒家與道家學說在民眾生產生活中的具體應用。

優秀的工匠們秉持“修甚正己”的為人準則,將“道”視作自己職業生涯中的最高追求,從而在時代的洪流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身之處,並將這種精神代代相傳至今。

厚生: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

所謂

厚生

,是指工匠在勞動過程中要時刻牢記服務於國,惠澤於民的精神。

縱觀中國古代的實用類書籍,上至先秦第一部百科全書《考工記》,下至明末彙總我國古代技術的《天工開物》,都在強調同一個理念:經世致用。

所謂“經世致用”,是指學者的學問與技術必須有益於國事。這也是工匠精神中的第三層內涵:無論何時何地,勿忘利國利民。

為弘揚這一宗旨,《考工記》在開篇便詳細地記述了“百工之事”的由來和其行業特點,以便國君與民眾在需要時隨時選用。

而其中所記載的技術,也多是“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的實用類技術。

與《考工記》幾乎同時代的《墨經》也明確地將是否有利於國計民生列為了衡量一種技藝的標準之一,指出了“功,利民也”的衡量準則。

而作為十七世紀中國最權威的百科全書,《天工開物》則是用豐富的內容間接向匠人們傳達了這一觀點。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淺談中國古代工匠精神

作為我國另一部實用類書籍,《天工開物》的涉獵範圍十分廣泛。

不僅涉及了與百姓的日常生活相關的穀物、衣料、染色、製糖、陶瓷、鑄造、冶金、造紙、兵器等技術。還藉助書名《天工開物》向讀者傳達了人應該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

“開工天物”思想指出,百姓之日用即為道,生產者應該透過人力與“天工” 的配合,從自然中開發出“效於日用之間”的器物。

若非如此,則貴如黃金亦“直高而無民耳” ,這一思想對於後世的工匠同樣具有借鑑意義,值得今人去用心鑽研和學習。

結語

時至今日,工匠精神早已不再侷限於工匠之間,而是變成了現代人追求的一種處事態度。

詳解自古流傳至今的工匠精神,會發現其核心也能用“專注”“熱愛”“利國利民”三個詞來概括。

而所謂的“正德、利用、厚生”三事,也已經隨著時代的演化滲入了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變成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瑰寶中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周禮》

【2】《莊子》

【3】《天工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