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論語》番外篇|儒家的發展史

由 黑蛋文化 發表于 影視2023-01-13
簡介孟氏之儒:是以孟子為代表的,孟子是戰國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發展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論,以及施行“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和“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等

中華傳統美德的核心是什麼

在《論語》深層解析系列正文結束以後,補充一個東西

——儒家的發展。下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夏商到兩漢,第二部分從魏晉到隋唐,第三部分從兩宋到明清。

中國思想史的發展有如下幾個階段,也是這三部分的線索。中國思想史經歷了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六個階段。因為本人認知水平有限,有些不到位的、邏輯不自洽的還請擔待。

《論語》番外篇|儒家的發展史

從夏商到兩漢

先秦子學的儒家

這一部分我重點剖析一個問題

——巫官、史官和儒家的關係。

夏商到兩漢

人類在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力有限,無法對事物客觀、深入、理性把握和認知。所以人們需要一種精神慰藉和認識自然的方法論,於是原始宗教就產生了。強大的自然界給渺小的人類留下的印象是高大的、不受控制的。這個時候人就會認為人類和上天存在某種聯絡,這種聯絡需要特定的人去進行,這種特定的人就是巫師。夏朝意識形態不可考證,但是商朝人是重鬼神而淫祀的。

《史記

·殷本紀》說商朝人“先鬼後禮”;甲骨文是商朝人重祭祀的實物證據。可以說是無事不卜。如:甲骨文關於天子獵鹿的記載:卜辭說:“天子到西邊獵鹿請問吉利嗎?天子到東邊獵鹿請問吉利嗎?”

商代的祭祀活動是由巫官操作的,但是這一系列操作是由史官記錄的。巫官有一整套班底,各有不同的分工,有負責卜辭撰寫的,有負責打掃祭壇的等等。自然也會有記錄這些工作的人,這種人就叫

“史”。“史”有兩種一種是記錄行為的,他們記錄的結果叫做《春秋》,一種是記錄語言的,他們記錄的結果叫做《尚書》。而對占卜本身的記錄也有一部流傳下來了,它叫《易經》。所以在儒家看來《易經》是群經之首,而《尚書》是史書之祖、政書之源。

為了配套巫官的活動所以產生了史官,史官把事情記錄好以後,需要有專人整理,所以就出現了儒生。儒生的任務就整理記錄。這是最初的巫官,史官和儒家的關係。

1、儒的出現:

公元前

1046年周滅商,這是一次政權更迭,也是一次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思想文化變革。中國人擺脫了神本主義進入了人本主義。在商代商王的合法性來自於上天,所以他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取悅上天,取悅上天就要祭祀,要與上天保持實時聯絡,於是商人重鬼神而淫祀。到了周代,周人認為上天不可捉摸,難以猜測。所以周人把民和天相結合,發明了“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敬天保民”認為天的意志會在民身上體現,敬天和保民是相等的。

在這種思想的作用下巫官就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從而衰落。既然是人本主義,那麼關注人的東西就會重要、會凸顯。所以史官的地位抬升,儒生的地位也隨之抬升。史官的記錄不再是給上天的報告,而是給後世子孫的警示和參照。

周公制禮作樂,在繼承現代的基礎上守正創新發明了

“周禮”。周禮以《禮》為基礎,以《樂》為配套,以《春秋》《尚書》為記錄,以《詩經》為輔助,以《易》為源頭形成一套嚴密的,適應於時代的政治制度。儒家作為文書的整理者,在文書體量大幅度躍升的時代自然脫穎而出,獨立出來。

2、儒的獨立:

儒在獨立出來以後,就變成專職傳承周禮的一群人。從武王建國到孔子的時代,是儒的時代。是正統儒家最得以體現的時代。人們按照周禮生活,行政,戰爭,生活。人人有規矩,處處講禮制,時時有約束。真正做到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級之間不平等但對等。限於生產力,只能逐級分封,逐級負責。這是孔子理想的時代。他主張退回西周去,不要春秋這個紛繁複雜的亂世,要一個寧靜祥和的封建制社會。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土地不再為宮室所有,人們要自己的土地,要自己人口,要自己的政權。沒落的,故步自封的就貴族侷限於自己的利益,無法做出改革,所以新興的階層就會反抗,會推翻那個腐朽的,沒落的舊階級。所以諸侯造了天子的反;大夫造了諸侯的反;士造了大夫的反。孔子成為儒家的傳承人,他自然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於是他看到天下大亂,禮崩樂壞,他要挽回這衰朽的,在他看來糟糕不堪的時代。他開始行動。整理六經,招徒辦學試圖把學團變成政團,從而實現他的政治抱負。當一個東西需要有人呼籲,有人整理才能傳承的時候說明它的時代已經過去,所以我說孔子是儒家的一曲輓歌。

他一生奮鬥掙扎,繼承了就得儒家。讓它有一個系統的完整的面貌呈現於世。為後世中國的發展開創了一個源頭。

額外解釋一對概念

——封建制和封建社會。

封建制是逐級分封,逐級負責的政治制度,參照我國先秦和西歐中世紀。

封建社會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之上的租佃關係模式經濟概念。

3、儒的時代和儒的沒落:

孔子的思想我就不介紹了,《論語》裡逐字逐句地說完了。我簡單說一下孔子死後的情況。孔子死後儒家分為八。《韓非子

·顯學》。其文曰:“自孔子死後,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梁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韓非子所列的儒家八個流派,其代表人物除子張、子思、孟子較為明確外,其餘都有爭議,且很難有家論論。

那我們就重點介紹有定論的三家:

子張之儒:

《荀子

· 非十二子》嚴厲批評子張之儒為“賤儒” ,但未列出其根據。郭沫若從子張與孔子問對的資料中得出“子張氏的後學們似乎更和墨家接近 ”。

子思之儒:

戰國時期以孔子嫡孫孔伋為代表的

儒家八派

之一。其五行思想在孟子之儒中同樣出現。

孟氏之儒:是以孟子為代表的,孟子是戰國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發展了孔子的

“仁學”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論,以及施行“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和“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等。

兩漢經學時代的儒家

4、孔子之後的儒家:

戰國時期孔子的理想非但沒有實現,而且距離越來越遠。法家一家獨大,把中國社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引向秦制。皇帝一人獨大,土地私有。不再是那個不平等但對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世界了。

公元前

221年始皇政一統六國。但是秦朝統治過於嚴密苛暴,國家機器承載力不足,國家傾覆。劉邦歷經千險建立漢朝。雖說漢承秦制但實則不是。它繼承了秦的外在,而沒有繼續那種法家的。以吏為師的政治意識形態。

漢初以黃老治國。國家不管、不問,社會氛圍寬鬆,經濟高速發展,社會相對穩定。文景之治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創的。同匈奴和諸侯王暫時沒有激化。國內豪強還暫時沒有那麼做大。在寬鬆的黃老之治下國家發展,穩定。

歷史推進到了漢朝第七代君主武帝劉徹的時代。

豪強做大,膨脹,威脅地方 經濟,政治。

北方匈奴在冒頓單于之後迅速整合,壯大,南侵。

漢朝的國境受到極大

軍事威脅。

諸侯王問題到了必須面對的時候,而此時國庫充盈。

在這種歷史時期有發展的需要,有發展的財力,但是政治思想不配套。

所以漢武帝很急,他需要一個能取代黃老的政治思想,他需要一個能為他提出新思想的人。

於是武帝進行了一次考試,叫賢良方正。

這次考試有一個人脫穎而出,他叫董仲舒。

儒家被啟用,被改造,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

1、從沒落到再起的歷史淵源:

董仲舒考試時的作答有三卷叫《天人三策》。

天人感應

,君權神授;

。推明孔子,抑黜百家;

春秋大一統

,尊王攘夷;建立

太學

,改革人才拔擢制度,反對任子訾選制。

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是延續儒家的,是對敬天保民思想的解讀。認為天有意志,人們要琢磨天的意志,天的意志透過自然現象來表現出來。一方面說明君權是神聖的,是來自於上天的,是不容反駁的。另一方面也是限制君權,因為對災異的解釋歸儒生所有,是有彈性的。

推明孔子,抑黜百家:前半句叫做外儒,是溫情脈脈的,尊孔的,打著君臣父子旗號的;後半句是思想專制的,是法家的,是天下思想統一於一的。董仲舒給法家披上了一層儒家的外衣,實質上是一種掛羊頭賣狗肉。

春秋大一統

,尊王攘夷:這一條貌似儒家,但是時代不同了含義當然就變化了。春秋時代的尊王攘夷是下層尊上層,是一種自覺的尊王;而漢武帝的尊王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要求。

以前是我要尊王,現在是你要尊我。自然而然的把一個儒家思想,悄悄地過渡到了法家,但外衣還是儒家的。

建立

太學

,改革人才拔擢制度,反對任子訾選制:

這一條同樣

法家實質的。

選拔人才的集中實質上就是一種集權。

這也與儒家思想是相反的。

誕生在奴隸制時代的儒家一定主張世襲,貴族。

這種壟斷國家智力、組織資源的

專制政府做的事。

當然也是適應了它那個時代的。

透過以上幾點看出董仲舒改造的儒家來自於對儒家原有思想,結合當時

現實

和政權需要的再解讀。

形成了一套以儒家為外衣,以法家為核心的政治思想意識形態。

儒法是樹木之兩端,地球之兩極,天然對沖。道家、陰陽家從中調和,做了粘黏劑。

建立了一個以儒學為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深得漢武帝的讚賞,系統地提出了

天人感應

”、“

大一統

”學說和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所採納,使

儒學

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兩千多年。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

陰陽五行說

,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

2.、董仲舒改造儒家的歷史淵源和改造後的儒家:

要說清這個問題必須要追根溯源,說清今文經和古文經是咋來的有何不同。

3、古今文經及其實質:

今文經

是對漢代從師生口耳相傳,最終以通行字型

——

隸書寫定的儒家經典的總稱。

今文經書有:施氏《易》、孟氏《易》、《

春秋公羊傳

》、《

春秋榖梁傳

》後氏《孝經》和翼氏《孝經》等等。這些經書在傳承關係中有的亡佚了,有的與

古文經

綜合,有的仍然存世。

以今文經為基礎,出現了漢代的

今文經學

古文經

是經學中研究古文經籍的學術流派。與

今文經學

”相對。古文經是指用

秦始皇

統一中國以前的儒家經書。始皇焚書期間,民間儒生將一些古文經書埋藏起來,至漢代前期,相繼發現,如景帝時,

河間獻王

以重金在民間徵集所得古文經書,以及

武帝

魯恭王

從孔子故宅壁間所發現的古文經籍。

①對孔子:

今文經學

認為

六經

皆孔子所作,視孔子為

託古改制

素王

”;注重闡發經文的“微言大義”,主張通經致用

。而古文經學崇奉

周公

,視孔子為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的先師;偏重訓詁,與現實政治問題聯絡較弱。

②經典順序:

今文經學

視孔子為教育家、思想家,所以將

五經

順序定為《詩》、《書》、《禮》、《易》、《春秋》;古文經學視孔子為史學家,將五經順序定為《易》、《書》、《詩》、《禮》、《

春秋

》。

漢武帝設立

五經博士

全部都是

今文經學

,官方長期壟斷。後今文經學逐漸陷入了僵化和煩瑣,且又與

讖緯

結合,流於妄誕,西漢衰落。同時,古文經學卻不斷髮展壯大,

王莽

當政時一度得立學官,東漢後期逐成壓倒今文經學之勢。

至於今文經和古文經學產生的實質無非是統治者需要什麼

?漢武帝的改革是法家的改革當然要選擇發展的進步的那一派。王莽也要改革但要恢復所謂“周制”當然要託古了。實質還是需要這個沒有定論。

二者區別:

到了後漢中葉,古文經壓

今文經

,馬融、

許慎

等為代表。他們要麼高官厚祿,要麼弟子千人,勢力極大。而那時的今文經學附會

讖緯

,已經十分僵化了。為了準確解釋

儒家經書

古文經

學者對文字、

音韻

、訓詁作了精深的研究。

至東漢末,儒學大師

鄭玄

以古文經學為宗,

兼採

今文之說,綜合兩派,遍注群經,成為漢代經學的

集大成者

直至清代,乾嘉學者所用方法,稱為

漢學

”、“

樸學

”,其實就是

借闡發孔子

“微言大義”表達自己的歷史哲學和政治態度。

章太炎

是古文經大師。而龔自珍。魏源,康有為等是今文經大師。

《論語》番外篇|儒家的發展史

4、古今文經的融合和復現:

魏晉玄學的儒家

從魏晉到隋唐

上一部分我們說東漢末年官宣的今文經學日漸神秘化,緯讖化。出現了用不可捉摸的力量和難以控制的方式解釋經和解釋各種現象的學說。

讖緯,是

讖書

和緯書的合稱

是盛行於秦漢代的重要社會思潮

,是東漢的官方意識形態,

是對未來的一種政治預言。

讖緯神化劉姓皇權,奉

孔子

為教主,將儒學發展為儒教,具有完整的宗教神學體系。

“讖”是一種隱秘的語言,假託神仙聖人,

預判

吉凶。讖書是占驗書

“緯”是相對“經”而言的

,是解釋

“經”的。經指的是儒家經典。歷史上著名的

讖緯

有:

“亡秦者胡”,“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千里草,日正午,不得生”,“大楚興,陳勝王”,“

唐三世以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等等。

這種緯讖之學日益僵化,腐朽,沒落。導致儒學衰微,加上東漢末年黨錮盛行,宦官和外戚輪流把持朝政,加在二者之間計程車大夫階層只能在二者之間遊走,經過幾次大規模的對士人的清理之後,這些士人們開始不再談論具體某位士大夫,某些人的過失,而是開始趨向清議,開始談論不具體的,抽象的東西。這種抽象的談論是需要一定神學作為鋪墊的,這也就是儒家宗教化的副產品。

我們都知道魏晉南北朝是門閥士族把持朝政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政權被幾大家族或輪流或一起執政,他們實力強,能力強,有錢,有人,有權。在這種政治氛圍下出現了一些看似奇怪的政治思想,藉著儒家宗教化的種子和東漢末年儒家抽象化趨勢,在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加持下,魏晉玄學得以誕生。關於魏晉玄學的歷史淵源我只能說這麼多。

我至今沒有對其深入理解,只能說其皮毛而不甚完善。

1、 魏晉玄學誕生的歷史淵源

然後我們再說魏晉玄學和儒家的聯絡。說到這裡我有必要解釋一下什麼是魏晉玄學,

魏晉玄學,是

中國

魏晉

時期出現的一種崇尚

老莊

的思潮。與世俗所謂玄學、玄虛實有不同。

魏晉時人注重《

老子

》、《莊子》和《周易》,稱之為

三玄

它和儒家的聯絡就在這

“三玄”的《周易》上。《周易》是儒家的群經之首,是從巫官文化那裡繼承下來的,也就是說魏晉玄學繼承了儒家偏宗教

那方面的東西。單看玄學本身它是道教化的,但是其本質是配合門閥氏族統治把握政權需要的。目的是用道家的外衣偽裝自己,造成一種退仕,清談的假象,已達到無限削弱皇權的目的,實質上是儒家的門閥氏族在維護自己的統治利益,和自己的地位永固。

2、魏晉玄學和儒家的聯絡

最後交代一下魏晉玄學本身,只是簡單羅列,我本人是沒有理解的。後面還要進一步去做。

最早的玄學代表人物是曹魏正始年間的何晏和王弼。何晏注《論語集解》和《道德論》,王弼注《易》和《老子》。他們認為虛無的

“道”或“無”是萬物產生的根源。認為自然是本,名教是末。這種思想在政治上的體現便是“聖人體無”,效法自然,君主應垂拱而治,委任臣下。

再晚近一些,嵇康和阮籍主張

“貴無”,並且猛烈抨擊名教,及其藐視禮法,公開“非湯武而薄周孔”,進一步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主張“崇簡易之教,御無為之治”。

西晉玄學以象秀和郭向為代表。在玄學理論上他們

“崇有”,認為萬物不待“無”而生,“有”是有萬物本身獨化而成。在政治上他們仍然主張“無為”,認為禮法名教,君臣上下等都是“自然天理”。人應該任其發展,不要加以干涉。

簡單羅列,哲學層面的東西我沒有理解。史學層面的史學層面的東西就是

“外道而內儒”,無為是讓皇帝無為,門閥是有為的。

隋唐的儒家

隋唐社會開放包容度極高,各種思想流行不悖。皇室以道教和佛教為正統,幾經博弈,高低難判。但是儒家卻在佛道之下平穩執行,甚至吸收佛道之精華,為己所用。這就有了前期有孔穎達編訂《五經正義》,後期有韓愈引佛道入儒,為宋明理學的出現奠定裡基礎。

3、 魏晉玄學本身

孔穎達(

574—648年),字衝遠(一作仲達、衝澹),冀州衡水(今河北省衡水市)人。唐初經學家、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孔子第31世孫。

勤奮好學,師從劉焯。隋朝大業初年,

“明經”科進士,授河內郡博士,候補太學助教。唐朝建立後,成為秦王府學士。貞觀年間,歷任國子博士、給事中、太子右庶子、散騎常侍,參與修訂五禮,編纂《隋書》。貞觀十四年(640年),授國子祭酒、

銀青光祿大夫

、上護軍,受封曲阜縣公。奉命編纂《五經正義》,融合了諸多經學家的見解,是集魏晉南北朝以來經學大成的著作。

《五經正義》是唐代

孔穎達

等奉敕編寫的五經義疏著作。該作品於

唐高宗

時成書,完成了五經內容上的統一。以作為科舉考試的標準教科書。此後,註釋儒經必須以此為標準,科舉應試亦必須按此答卷,不許自由發揮。

五經指五部儒家經典著作,即《易》(《

周易

》)、《

》(《

詩經

》)、《書》(《

尚書

》)、《禮》(《

禮記

》)、《

春秋

》。漢武帝時,朝廷正式將這五部書宣佈為經典,故稱

”五經“。

1、孔穎達和五經正義:

簡單概括一下,不能展開,過程很複雜,很亂,且有許多現在說不清楚的地方,待以後有餘力再慢慢寫。

如今所說的儒家經典有《十三經》,是儒家學說的基礎。不過,從早期的

“六經”,到後期的“十三經”,經歷了一個逐漸結集、不斷擴充和最後定型的過程。

儒家經典在結集過程中,最初是

“六經”,後來樂經失傳變成了“五經”、又有“七經”、“九經”、“十二經”、“十三經”等。

先秦時有《易》、《詩》、《書》、《禮》、《樂》、《春秋》六經。

到了秦漢樂經失傳,就成了《易》、《詩》、《書》、《禮》、《春秋》五經。在東漢時又加入了《論語》和《孝經》儒家經典變成了七經。

到了唐代,儘管東漢學人已經接受了

“七經”概念,但是唐人修《五經正義》卻沒有繼承這一稱號,孔穎達等受詔撰《五經正義》,只有《易》、《詩》、《書》、《禮》、《春秋》。

但是唐代的明經科考試所用的的經典,把《禮》和《春秋》拆開了,分別是

“三傳”(《左傳》、《公羊傳》、《榖梁傳》)、“三禮”(《周禮》、《儀禮》、《禮記》),再加上易、詩、書而成“九經”。

到了唐文宗開成年間,唐文宗命鄭覃等校刊群經入石,至開成二年(

837)成,刻制《開成石經》。石經在唐人流行的“九經”之外,增加《孝經》、《論語》、《爾雅》三書,共為十二部。

五代北宋之後

把《孟子》加入至此形成十三經。

2、 儒家正統經典數量的變化:

陳寅恪說:韓愈是唐代文化學術史上承先啟後轉舊為新關鍵點的人物。其重要貢獻是創立

“道統論”。

韓愈

竭力排斥佛、道,並提出了儒家的道統。他說,他的道傳自於先王。認為儒家正統的繼承順序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孟子死後,儒家道統不得其傳。而再下一個儒家正統的傳承者是他韓愈,他把漢朝以來的儒學全部拋在一邊,同時也表明了他建立新的儒學體系的意圖。

同時他還借鑑了佛教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並將其利用《大學》來闡明,把抽象之心性與具體的政治社會組織加以融會貫通,不是抽象地談心性、修身,而是與治國平天下聯絡起來。制此儒家開始有本體論,有了本體論,宋明理學也就呼之欲出了。所以韓愈是宋明理學的鼻祖。

《論語》番外篇|儒家的發展史

3、韓愈和宋明理學的萌芽

宋明理學的儒家

從兩宋到明清

先說結論吧,儒家的本體論是宋明理學正式給予它的。在孔子的時代,孔子只討論一個問題

——人活著的意義。子路問夫子鬼神的事,孔子說人的事都沒搞清,為什麼要說鬼神呢?子路又問孔子死後的事,孔子說都沒活明白呢,死後的事我怎

知道。

你看,孔子是現實的,是入仕的。

當然孔子有自己的天命觀,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是他對於鬼神、天命的態度,孔子又說敬鬼神而遠之,這又是他的鬼神、天命觀。

反映了他繼承了商朝的巫官文化,但是又直接接續了周朝的史官文化。周的文化是對商文化的反思的結果,但是周文化是對商文化順延的結果,所以有了儒家、周人承認有天命,有鬼神但不重視,不討論。而是把天命和人事相結合,進一步重了人事,而輕了天命。漸漸地就拋棄了本體論,造成了儒家沒有本體論。

正本清源,我要解釋一下本體論是什麼。本體論是一個哲學概念,其概念本身非常乏味,讓人看不懂。所以我膚淺的一言以蔽之,本體論就是討論一件事,一個物本來是啥,哪來的。呢麼儒家的本體論就是在討論宇宙的本體是什麼,世界的背本源是什麼。你有沒有注意到,儒家開始宗教化了。

儒家的宗教化其實早就開始了,我前面說過儒家早在東漢時就宗教化了,但是任何一個宗教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打出生就有一整套東西,都需要一個長期的演化,甚至吸收其他宗教文化才能形成。

儒家的宗教化是必然的,原因是統治者以儒家治國,所以儒家和皇權是互相包裝的。皇帝要長久統治就要儒表法裡,要儒表法裡就必須太高儒家的地位,讓其表面尊隆。反過來儒家必須給皇權以合法性來源的解釋和闡發,把儒家宗教化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宗教化的儒家配合上中國人特有的天命觀,就構成了一個看似非常合理的架構

——因為人和天相交感,所以皇帝源於上天,又因為天的意志就是人民的意志,所以要敬天保民。

結果是敬天保民皇帝就能長久。

但是有個問題,天是哪裡來的,作為維持自己統治的工具每個環節必須打通,這個時候就需要為儒家補充本體論了。此時正值晚唐,宋初。佛教在中國盛行數百年,而佛教本身是有本體論的。

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就是三教合流的歷史,儒家開始吸收佛教之所長,為自己尋找本體論。於是宋代新儒家就出現了。

寫完這一段,非常慚愧,清晰地認識到筆者水平暫時有限,解釋了這麼大段文字,還是沒能說清楚問題。讀到這裡有什麼邏輯不通恰的,有明顯驢唇不對馬嘴的還請擔待。這個問題,我以後有機會還會討論。這是我第一次就這個問題展開,也註定是膚淺的。

1、儒家的本體論:

宋學,又叫道學、新儒學。以中晚唐儒學復興為先導,由

韓愈

李翱

開啟,援佛道入儒,透過

兩宋

理學

家共同努力而建立的理論體系。該思想體系以

“理”作為宇宙最高本體,故稱理學。這個思想體系雖以儒家禮法、倫理為核心,卻因其融合佛道思想精粹而區別於原始儒學,所以被稱為新儒學。

宋代的階級矛盾和民族鬥爭尖銳,使得一些儒家學者想從儒家經典中去尋找新的答案和新的思想武器,以挽救社會危機。

魏晉

南北朝

以來,釋、道兩教獲得了大發展,並對儒學產生了滲透,致使儒學到了宋代,出現了過去所沒有的新養分。

宋代的技術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

印刷術

的廣泛應用,對文化的傳播起了推動作用,有利於知識普及。許多較下層的人沒有舊的經學傳統的束縛,易於建立新的儒學體系。

從北宋中期起,經義考試逐漸在科舉中取得了重要地位。當時的經義考試,既可承襲舊說,又可自立新說,這對以理解經義內涵為主的

新儒學

的產生是一個有力的推動。

在這種大背景下,從北宋中期開始,漢唐學者專注於訓詁的傳統被拋棄,對《五經正義》為代表的舊學說產生懷疑。於是群儒紛紛丟擲了自己對

“經”、對“儒家”的理解,形成了帶有兩宋鮮明時代特徵的新儒學。從此,儒學開始

哲學

化、宗教化。

2、宋代新儒家產生的歷史淵源:

接下來的兩個板塊,我只羅列代表人物和其主張,因筆者對其理解有限,展開說無法說清,就暫緩。先知道其大概發展,人物即可。

3、早期宋學:

993年—1059年),字翼之,泰州如皋(今江蘇

如皋

)人。

北宋

時期學者,

理學

先驅、思想家和教育家。

提倡“以仁義禮樂為學”,講求“明體達用”,開宋代理學之先聲。先後主持蘇、湖兩州州學,所創“經義”、“治事”兩齋,為高等學校分系分科的開端。

慶曆

二年至

嘉祐

元年曆任

太子中舍

、光祿寺丞、天章閣侍講等。著有《尚書全解》《春秋要義》《周易口義》《皇祐新樂圖記》等。

胡瑗

992-1057年),字明覆,號富春,

晉州

平陽

(今山西省臨汾市)人。北宋理學家、教育家。四次進入汴京,參加科舉全都落第,未能任官。

32歲後,退居

泰山

,專心於講學授徒近

20年,教導弟子儒道思想,樂此不疲。培養的賢良之士石介、

文彥博

範純仁

等人,皆一時精英,大有作為,人稱

“泰山先生”。

慶曆二年(

1042年),參知政事

范仲淹

實行慶曆新政,聯合

富弼

等推薦孫復,出任國子監直講,得到了宋仁宗禮敬,因事遭貶,累遷殿

中丞

孫復

1005-1045年),字守道,小字公操,

兗州

奉符縣(今山東省泰安市

徂徠鎮)人。北宋學者、思想家、理學先驅,

“泰山學派”創始。

天聖八年進士,出任鄆州觀察推官,歷任調任南京留守推官兼提舉應天府書院、御史臺主簿,出曾

國子監

直講、太子中允、濮州通判。慶曆五年,去世,時年四十一歲。

石介善於教育,強調

“民為天下國家之根本”,主張“息民之困”。從儒家立場反對佛教、道教、標榜王權,主張文章必須為儒家的道統服務,為宋初加強中央集權提供論據。建立泰山書院、徂徠書院,以《

經》、《

春秋

》教授諸生,

“重義理,不由註疏之說”,開宋明理學之先聲,關於“理”、“氣”、“道統”、“文道”等論對“二程”、朱熹等影響甚大。

《論語》番外篇|儒家的發展史

石介

1017—1073),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號濂溪,諡號元公,道州

營道

樓田保(今

湖南省

道縣

)人,世稱

濂溪先生

。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文學家、哲學家。

著有《

周元公集

》《

愛蓮說

》《

太極圖說

》《

通書

》。周敦頤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慾、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為後世的理學家反覆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範疇體系中的重要內容。

他對宋學的貢獻有二:第一,他以六經為基礎,結合合陰陽五行,創造性地構製出《

太極圖說

》,形成

“無極-太極-陰陽-五行-男女-萬物”的宇宙生成模式。並從中推匯出“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的結論,為

理學

的發展奠定了方向。第二,他提出了

“誠”為最高的道德倫理境界,顯示出理學的倫理哲學趨向。

周敦頤

1012年1077年),字堯夫,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等,諡康節。北宋理學家,生於林縣(今河南

林州市

)。刻苦為學。出遊河、汾、淮、漢,少有志,喜刻苦讀書並遊歷天下,並悟到

“道在是矣”,而後師從

李之才

學《

河圖

》《

洛書

》與

伏羲八卦

,學有大成,並著有《

皇極經世

》《觀物內外篇》《先天圖》《

漁樵問對

》《

伊川擊壤集

》《

梅花詩

》等。

他將天地萬物抽象於象數演化的範疇,構造出一個包括自然和人類歷史的世界圖式,為後世理學思想中

“天理”、“人慾”對立論埋下了伏筆。

邵雍

4、洛學、關學、荊學、蜀學:

以儒學為核心,慘雜佛、道於其中,旨在從哲學上論證“

天理”“人慾”之間的關係,規範人的行為,維護封建秩序。二程洛學是保守的、唯心的,但也包含有辯證法因素。

承認事物是相互制約、發展變化的。洛學奠定了

宋明理學

的基礎,在中國哲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後世

朱熹

陸九淵

王陽明

,又在二程開闢的方向上發展了理學。宋明理學是宋代之後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的理論基礎和精神支柱,而二程洛學則開了理學之先河。

洛學:

:萌芽於北宋慶曆年間,經由申顏、

侯可

,至張載而正式創立的一個理學

學派

。關學是

儒學

重要學派,因其實際創始人張載先生是

關中

人,故稱

“關學”。又因張載世稱“

橫渠先生

”,因此又有“橫渠之學”的說法。

把張載的主要主張列在下面:

張載

認為:世界萬物統一於氣,氣有聚散物滅,氣聚則物可見。

張載認為:事物是感覺之源,即物可

窮理

,他主張透過實踐,透過多思方能認識事物。

張載指出:氣處於永恆的運動變化之中。氣化的原因在於其本身含有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兩方面,沒有對立,也就不成事物,任何事物都是陰陽矛盾對立的統一體。

”一”與“兩”的

對立統一

構成萬物世界。

張載

認為:只有透過克服自己的缺點,才能

“存理”、“成性”,成為道德的聖賢;其次強調“躬行禮儀”的道德實踐。

張載認為:人出生之前就是有天地善性,只是後天影響,才會出現不善,只要接受教育,變化氣質,就可以成為善性,從而成為聖人。

關學

:亦稱

“荊公新學”。以

北宋

王安石為代表的學術派別。提出

“萬物一氣”的命題,認為“氣”生成“五行”,構成萬物。認為人具有感覺和思維能力,能認識世界萬物。

荊學

: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

宋代

蜀學指由

蘇洵

開創,由

蘇軾

蘇轍

兄弟加以發展,由

黃庭堅

張耒

秦觀

等文人學士參與組成的有共同思想基礎與學術傾向的學派;廣義的宋代蜀學指兩宋時期包括

三蘇

周程

及其在蜀後學有

魏了翁

等著名人物融合蜀洛、貫通三教而以宋代

新儒學

為主的

巴蜀

地區的學術。

蜀學

介紹完了宋明理學主流學派,有必要單獨說一下朱熹。依然是簡單介紹生平和羅列思想主張,不展開說。

《論語》番外篇|儒家的發展史

朱熹(

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祖籍

徽州府

婺源

縣(今

江西省

婺源

),生於

南劍州

尤溪(今屬

福建省

尤溪縣

)。中國

南宋

時期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朱熹是

二程

”(

程顥

程頤

)的三傳弟子

李侗

的學生,與二程合稱

程朱學派

”。他是唯一非

孔子

親傳弟子而享祀

孔廟

,位列

大成殿

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學集大成者,

閩學

代表人物,被後世尊稱為朱子。他的理學思想影響很大,成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學。

朱熹著述甚多,有《

四書章句集註

》、《周易讀本》、《

楚辭集註

》等,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

四書章句集註

》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理學又稱道學,是以研究儒家經典的義理為宗旨的學說,即所謂義理之學。

朱熹認為:理是事物的規律和倫理道德的基本準則。

朱熹認為:理是先於自然和社會的,是形而上者的。理和氣相比,理更根本,並且先於氣,但是同時理和氣又是同時存在的,理不能離開氣。

朱熹認為:理依氣而生物,一分為二,相互作用,動靜相持

——動的是陽,靜的是陰,又分做金、木、水、火、土五氣。

朱熹提出

“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他認為每個人都是有正當的物質生活慾望的。

5、朱熹:

6、陸九淵和王守仁及心學:

1139—1193年),字子靜,撫州金溪人,南宋哲學家、教育家,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書齋名“存”,世稱存齋先生。又因講學於象山書院,被稱為“象山先生”,學者常稱其為“陸象山”。

朱熹

齊名,但學術理論不同,主

心即理

”說,

陸九淵認為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認為要認識宇宙本來面目,只要認識本心。其學術思想,為明

王守仁

所繼承發展,成為

陸王學派

。著有《

象山先生全集

》,近經整理為《

陸九淵集

》。

陸九淵

1472年-1529年),本名王雲,字伯安,號陽明,

浙江

餘姚

明朝傑出的思想家、

文學家

、軍事家、教育家

王陽明說: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存善去惡是格物。”意思是:沒有善念沒有惡念只是一具身體,有善意有惡意是心靈有了動搖,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是有良知,為了善念除去惡念就是格物致知。

王陽明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即是理。

《大學》說格物致知,王陽明認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講未發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體,甚至不必從喜怒哀樂之未發中尋求。

王守仁

上面用大篇幅羅列介紹了宋明理學的來源和各家各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我提到了心學、道學、氣學等等,但是他們都叫理學。

這其中的關係有好多人是理不清的。

我非常簡短

說明一下:

宋明理學為儒家找到了本體論,認為

世間

萬物來源於

“理”。

但是關於“

”具體是什麼,分出了許多派別。

其中就有氣學,道學。

心學等等。

總算把這個板塊說完了,這一板塊是我整篇文章用時最長,解釋最膚淺,順序邏輯最亂的一部分。簡單羅列資訊點,大概知道即可。我還要繼續探索,繼續深入研究和思考。絕大部分問題沒有理解。從史學角度分析(這部分該開始說過了)又過於膚淺,從哲學角度分析又力不從心。

明清實學的儒家

7、心學、道學、氣學等和理學的關係

任一事物都要經歷出現,發展和老化三個階段。在這一事物進入老化階段,出現僵化似乎是必然的。明清時儒家的僵化原因有二:一是皇權、專制的桎梏:而是科舉考試的需要。但歸根結底是皇權的桎梏,和中央專制,君主集權的強化。

先說第一點,中國古代從大禹開始一直到慈禧,每一個統治者都在試圖強化中央集權和個人獨裁,他們或成功,或失敗但都在做。要強化中央集權和個人獨裁就要控制思想,而控制思想又有兩個層面,一個是隻能我說,另一個你不能說。

先秦我先不說,秦漢的事我們說過,隋唐,兩宋一路流變。到了明清就變成了

——宋明理學是官宣,這個官宣的解釋權在官方,任何人無權解讀,無權解釋。而除此之外都是我不讓你說的。這樣一來,天下就只要一張嘴,一個理論。一旦理論歸於一個體系,一個出處,勢必會出現思想僵化(這種僵化是古代皇權社會的特有現象)。就像大型企業壟斷市場一樣,市場是不健康的,是畸形的。

專制政府把儒家解讀了上千年,窮盡其能調動的智慧,引入了道家、道教、佛教、陰陽家等等的思想,不停地闡釋,解釋說明。直到引無可引,用無可用。再回到故紙堆繼續咂摸味道,最後就變成了強行解釋,闡發。不再有新的生命力,也就開始僵化了。

官方要一個統一的思想,這個思想不僅用於教育百姓,也用於教育官僚。士大夫官僚階層,透過科舉進入仕途,而科舉考試的標準教材就是被官方不同的解釋、闡發直至僵硬的儒家。於是乎這個國家進入一個越來越惡性的迴圈。官方解釋對自己有利的儒家思想,再用這套思想選拔官僚,官僚再繼續強化對這種思想的解釋,在繼續選拔新的官僚,如此迴圈往復,於是越來越僵化,越來越僵化。

1、儒家的僵化:

考據學就是所謂的漢學,又稱樸學,主要是從文字音韻、名物訓話、校勘輯供等方面入手,從事於經書古義的考證。

當時考據學者主要分吳皖兩派。

2、儒家研究的訓詁化和漢學:

以惠棟為代表、著作有《古文尚書考》《九經古義》《周易述》等書。《九經古義》旨在恢復漢代人對經的理解。惠棟的弟子江聲、餘蕭客等,在治經方面也頗有成就。吳派的缺點是對漢人解經達到迷信程度。

吳派

以戴震為代表。戴震著有《聲韻考》《聲類表》《考工記圖》等書。《聲韻考》專講反切、韻書等。戴派著重文字音韻和校勤訓話。戴震的弟子段玉裁所撰《說文解字注》,被稱為

“千七百年來無此作”。在文字學方面獲得的成就較大。王念孫撰有《廣雅疏證》和《讀書雜誌》,也是乾嘉時期有關訓詁、校勘的代表作。

乾嘉時期知名的考據學者共有六十餘人,除以上所舉諸人外,江永的聲韻學,王引之的訓話學,王昶、畢沅的金石考訂,錢大昕、王鳴盛的史籍整理,皆能名稱一時。趙一清的《水經注釋》,盧文的《群書拾補》等等。嚴可均輯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也有很大的學術價值。

皖派

從宋以來中國學者就有

開始考證、論證古代典籍

到了

明末清初顧炎武、黃宗羲

,王夫之等

人在這方面

的研究進一步深入

三人

主張

“經世致用”,反對空談

清朝統治者尊崇程朱理學,但

趨於僵化

。大批學者

開始轉向

“經世致用”,

反對

空談義理之學。

致力於用考據方法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獻

到了乾嘉時期,清朝統治穩定

同時

文字獄

不斷

,也迫使一部分學者

埋首古代經典,這樣既能研究學問,又能自保

。也有學者認為清代考據學的

博興

是乾隆

為了思想專制可以所謂的

到此《論語》系列徹底結束,最後總結了一下儒家的發展和演化史,發現自己有太多需要重新學習梳理,理解的地方。最後有什麼邏輯不通暢,看的雲裡霧裡的地方可以留言提出來,或者作為以後學習的一個點。《論語》系列結束,下一個專欄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