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黃光裕大敗局!

由 雷叔說事 發表于 影視2023-01-14
簡介黃光裕的國美,張近東的蘇寧,以及陳曉的永樂

家族企業做什麼生意好

12月5日,近百名員工圍堵在北京鵬潤大廈36層的辦公室裡,向國美創始人黃光裕討薪。

有國美員工說,被圍堵後,黃光裕現身談判現場,隨後員工與黃光裕的保安發生了肢體衝突。

黃光裕大敗局!

更有傳言說,黃光裕稱這些討薪員工“不要臉”。而在更早一些的時候,他還對一位高管說:

如果你敢走,就弄死你

。”

這些不近人情的對話是真是假很難考證。但對熟悉黃光裕的人來說,從他嘴裡說出這樣的話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因為黃光裕留給公眾的形象從來都沒那麼正面,而他身上最令人關注的點,也永遠是那場長達十一年的牢獄之災。

黃光裕大敗局!

導火索

2007年4月,深圳證劵交易所發現有79個股票賬戶異常。

這些賬戶買入、賣出股票的時間基本一致,客戶留下的固定電話也常有固定聯絡。

更可疑的是,這些賬戶之間有著大量資金往來,而開戶人資訊顯示,他們都有著潮汕背景。

這些潮汕人的異常賬戶數還在繼續增加。到了當年7月25日,同樣的可疑賬戶在同一天集中開戶,半個月後,這些賬戶全都不約而同地購買同一支股票——

中關村

隨著中關村股價異動,深交所也馬不停蹄地把問題上報給了中國證監會。

最後,所有調查結果都指向了同一個人——中關村實際控股人,

黃光裕

黃光裕大敗局!

2006年7月,正逢股市低點。祖籍潮汕的黃光裕以旗下的投資公司入股中關村。同時,他還以個人名義投入近1億元,買入1000萬股中關村股票。

3個月後,黃光裕已持有中關村48%的股權。

到了2007年4月,仗著自己中關村董事的身份,黃光裕命令手下人到處去借身份證開戶,好操縱中關村股價。他本人甚至還親自跑去自家地產公司的樓下,找保安借了身份證開戶。

黃光裕的操盤手法直接又粗暴,甚至讓查案人員都有種智商受辱的錯覺:都是新開戶,都是大量資金,還都在同一時間點大進大出——

黃光裕不是那個在香港借殼上市的首富嗎?怎麼操盤手段這樣幼稚?看不起誰呢!

可隨著調查的深入,令人哭笑不得一幕出現了:

這次操縱股市,黃光裕居然賠了個底朝天!

在法庭上,賠錢的客觀事實讓黃光裕的辯護律師彷彿抓到了救命稻草:

“內幕交易的目的在於獲利,黃光裕並沒有藉此獲利,因此,不能認定他構成了內幕交易罪。”

法院並沒有接納這個辯解,因為這一條罪狀,黃光裕直接被判了個9年,而內幕交易罪最高刑期也就10年。

黃光裕基本吃了個“公飯頂級套餐”。

不死心的辯護律師又把最後的希望放到了國美身上。

根據法律,如果為個人,那內幕交易最高判刑是十年,可如果是單位,那量刑和罰款都可以大大減少。

只要能證明黃光裕操作股市的資金來自國美、從中的非法獲利(雖然並沒有獲利)最終也流去了國美,那就成了單位犯罪,黃光裕本人就可以逃過一劫。

難題一下子被丟給了國美。

對民營企業來說,創始人往往是企業的靈魂,一旦黃光裕本人出事,通常來說,他創辦的國美也將迎來鉅變。

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股價。黃光裕出事後,各大投行紛紛把國美的目標價位調低。截止2008年11月24日,國美股價已累計下跌77%。

更可怕的是,國美的主要負債物件是供應商。據統計,當年海爾、美的等中國家電製造業有15%以上的國內銷售都是透過國美。黃光裕的事情如果處置不當,會讓這些供應商陷入恐慌,進而引發追討貨款甚至停止供貨的浪潮。

而黃光裕在股市的馬失前蹄,又讓那些與國美有合作的各大銀行紛紛作出了風險預案。他們對國美集團的授信情況進行緊急核查,這也意味著國美失去了銀行的信任——那國美的現金流還夠應付催討貨款的供應商嗎?

除了黃光裕,國美集團同樣焦頭爛額。

可就在一眾投行紛紛下調國美評級的時候,一些國際資本卻反其道而行地增持國美股份。國美的股價要再這樣繼續跌下去,那些外國資本就有了趁勢併購中國最大民營家電企業的機會。

哪怕併購不成,只要國美不穩定,那國外的家電零售企業也會大舉擴張中國市場,進而影響到整個中國家電業。

再退一萬步說,就算沒有外資介入,只要國美走向下坡了,那中國家電零售行業就只剩蘇寧一家獨大,壟斷的出現對整個行業甚至消費者來說,同樣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為個人,那內幕交易最高判刑是十年,可如果是單位,那量刑和罰款都可以大大減少。

但黃光裕顯然是窮途末路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關鍵,就全看國美會怎麼處理了。

當時的國美壓力並不亞於它的創始人。

要想從黃光裕帶來的麻煩中走出來,留給它的選擇就只有兩個:

因為黃光裕一個人,國美、中國家電業甚至普通老百姓,都得跟著一起承擔風險。

國美的選擇是後者——與創始人黃光裕徹底分割。

黃光裕大敗局!

要麼替自己的創始人背鍋,交幾百萬罰金了事,把影響降到最低;要麼把麻煩只留給黃光裕一個人,向世人宣告:國美是國美,黃光裕是黃光裕。

2008年11月27日,北京市公安局告知國美集團,他們的創始人黃光裕因涉嫌經濟案件接受警方調查。

同時,警方還向國美進一步確定——

戰爭

黃光裕事件與國美無關

再之後,各大主流媒體都在傳遞同一個積極資訊:

但贏來這個美好局面對國美來說同樣並不容易,因為這意味著在國美的內部爭鬥中,自己的創始人輸了。

在黃光裕一案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那筆高達十億的罰金。

可對此時問題纏身的黃光裕來說,短期內該上哪去籌集這麼多現金呢?

黃光裕最初的設想,是把自己手上100%控股的那些尚未歸入國美的房地產企業進行套現。可時值金融危機,這些地產公司的套現能力還遠不夠十個億。

那黃光裕可支配的資金來源,就只剩下手裡那300多家尚未併入國美上市公司的門店了。但這些門店的接手人其實也就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蘇寧,一個是國美上市公司。

任誰都知道,蘇寧是死敵,把門店併入國美上市公司才是黃光裕的最優選。而對身為國美大股東黃光裕來說,這個做法也只是資本市場裡“左手換右手”的常規操作。

但令黃光裕沒想到的是,自己一手創辦的國美竟然不肯收這些門店!

國美一切正常,未受黃光裕事件影響。

2008年11月27日,因黃光裕事件,國美職業經理人兼小股東

一股試圖同黃光裕爭奪國美控制權的勢力正在極力堵死他最後的生路。

臨危受命,成為國美董事會代理主席。

黃光裕大敗局!

陳曉上臺後,

國美員工很快就得到了不會裁員及待遇不變的承諾;供應商們也在陳曉按期償還貨款的保證下,不再追收貨款。

眼下的危機得以解決。

此後幾個月,恰逢“家電下鄉”政策於全國推廣,趕上了東風的國美一鼓作氣走出了困局——2010年3月,國美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國美盈利3。22億。

陳曉用漂亮的業績成功向公眾證明了:

陳曉

在外人看來,國美算是成功地從黃光裕事件中走了出來。

但內部人士卻知道,國美真正的危機才剛剛到來。

因陳曉的一系列舉措,在幫助國美走出困局的同時,國美也潛移默化地完成了管理層的“去黃光裕化”以及輿論層面的“去黃光裕化”——

國美沒有黃光裕也行

2010年4月22日,黃光裕案一審庭辯。

這次針對黃光裕的核心問題是行賄,國美的辯護律師同樣出席,問題的焦點同上次一樣:黃光裕的犯罪行為究竟是個人行為還是整個國美的選擇。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是國美行賄,那國美只需要交幾百萬的罰金,它的直接負責人黃光裕也支會被判5年以下的刑期——

黃光裕正在失去國美。

在之前操縱股市的問題上,國美並沒有選擇替黃光裕背鍋,這讓它的創始人獲刑九年以及一張十億元的天價罰單。

而如果被證實是黃光裕的個人行為,那最高可判無期。

這種做法很難不讓人懷疑,國美巴不得自己的創始人再無翻身可能。

半個月後,2010年5月11日,意識到自己國美掌舵人這一身份不再穩固的黃光裕發起了反擊。

以黃光裕家族為首的股東代表們在國美股東大會上,對代理董事陳曉提出的多項議案提了反對票。

國美的“陳黃大戰”被正式擺上了明面,而黃光裕家族反對的焦點都指向了同一件事——

而在行賄問題上,國美不僅沒有替它的創始人背鍋,甚至“大義滅親”,國美的辯護律師直接當著所有人的面,把“國美被指責行賄都是因為要替黃光裕減刑”給公開講了出來。

根據《公司法》規定,股東只要持有34%的股權就擁有這家公司重大事項的一票否決權。身為國美電器創始人,黃光裕持有國美35。5%的股權,這決定了即使入獄,黃光裕依然能控制國美。

為了徹底擺脫黃光裕個人的控制,陳曉研究了很久後發現,在國美的股權架構裡,公司增資擴股的權利下放給了董事會,只需要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透過,黃光裕就無法啟用一票否決權。

為此,早在2009年,陳曉就聯合了一眾對黃光裕失去信心的董事會成員,通過了融資擴股的決議。

接下來,就是靠新一輪的融資把黃光裕的股權稀釋到30%以下。

為此,陳曉找上了美國最大私募基金貝恩基本。

2009年6月22日,停牌7個月的國美髮布了一則集資公告。國美電器將向貝恩資本發行18億港元的債劵。集資完成後,貝恩資本將佔有國美23%的股權。

華爾街巨鱷的入場讓此時正身陷囹圄的黃光裕十分被動。

攜資入股的貝恩很快就開始向國美董事會成員、管理層及核心員工推出認股權,105位國美人員獲得股權激勵,黃光裕的股權被進一步稀釋,即將失去一票否決權。

到了2009年11月,黃光裕案進入審判程式,與世隔絕多日的黃光裕終於恢復了與外界的接觸。

直到此時,黃光裕才意識到:

稀釋黃光裕股權

2010年8月,被判刑14年的黃光裕在獄中透過其控制的子公司,向國美提出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希望撤銷陳曉在國美的一切職務。

可僅過了一天,陳曉控制下的國美就向獄中的黃光裕發起了新一輪攻勢:國美向香港高等法院起訴黃光裕,說他兩年前的一筆回購股份操作違反規定。

這種直接訴諸法律的做派威懾了一眾“親黃派”。原先站隊黃光裕的高管紛紛重新站隊,還替陳曉抱不平:

陳曉正在奪權

客觀地說,這個評價的確是客觀的。

與黃光裕的“野路子”不同,陳曉從始至終都是那個跟黃光裕截然不同的“精英路線”。

1996年,他帶領47位員工,集資近百萬,建立了上海永樂家電。2003年12月,他兼併廣州東澤,首開國內家電連鎖業併購先河;一年後,他又給自己的永樂引入了來自美國華爾街的戰略投資。

2005年10月,按照嚴密的商業邏輯配合科學的資本運作,歷時十年,陳曉終於率永樂在香港成功上市。

但專屬於這位精英的個人故事很快就迎來了終局:2006年7月,國美在香港宣佈併購永樂家電,這場併購案耗資52。68億,至今仍為家電連鎖業最大的併購案。而在合併正式落下帷幕的第12天,陳曉開始擔任國美電器總裁。

自此以後,無論在現實裡還是故事裡,“精英”陳曉都成了“草莽”黃光裕的配角。

從對手到隊友,陳曉在國美的一系列“去黃光裕路線”很難說是出於私心。無論是聯手華爾街資本還是“背信棄義”的管理層大換血,陳曉所做的一切跟他的過往履歷都是貼合的——

“讓陳曉下課是一個令人失望的決定,因為陳曉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出色的、有感染力的領袖”。

從後來的結果看,至少在國美,企業只能是家族的企業。

因為它的創始人,是黃光裕。

黃光裕大敗局!

讓家族式企業走向更科學的職業經理人模式。

無論怎麼看,黃光裕都不像一個企業家,反而更像是一個江湖草莽。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會抱著手說:

匪氣

轉頭卻又指責記者

你們都是我的大哥!

!”

在公司年會上,他會不顧場合地痛罵高管:“

寫的東西連邏輯都沒有

但隨後,又會藉著酒勁無奈地跟這些高管說兩句心裡話:

你們摸著良心說說,你們口袋裡貪的錢哪一個不比我黃光裕多!”

這是黃光裕的江湖氣,更是黃光裕的生命組成之一。

1985年10月,黃光裕第一次離開老家鳳壺村,跟哥哥去到了3000公里外的內蒙古倒賣電器。

不久後,哥哥因為投機倒把被抓。父母在家裡急得團團轉,沒辦法的兩位老人去店裡賒賬買了一桌酒菜把鄉長等老家的幹部請到家裡來吃飯,希望能幫自己的兒子疏通一下。

酒桌上,這些幹部表面上答應要幫黃光裕家裡一把,但隨後又發話說酒菜不夠,要黃光裕的母親再去炒些菜。

母親又只能跑出去想辦法賒買酒菜,等她一出門,飯桌上的人就立馬把警察叫來把黃光裕的父親抓了起來。

那天,黃光裕的妹妹像往常一樣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她覺得心情特別沉重,慢慢地連腳都邁不開了。回頭一看,兩個警察正駕著她的父親走了過來。

更令黃光裕一家感到世態炎涼的是,父親被當地控制起來的那一天,被拘押了81天的大哥已經在呼和浩特被放了出來。那桌飯本就是毫無必要的,反而還讓老父親在老家也被關了81天。

1986年的春節,黃光裕回老家探親,途中順道在北京停留。

剛出站,面對諾大的陌生城市,17歲的黃光裕不知何去何從。這時,一個三輪車伕湊了過來,說要幫他找一個又便宜又舒服的賓館。結果轉了好久,一直到天黑,車伕才給黃光裕找了一家5毛錢一晚的小旅館,但車費卻要一塊錢。

第二天一早,黃光裕從旅店裡走了出來,抬頭一看,發現自己居然就在北京站旁邊。這時他才知道,那個三輪車伕故意拉著他到處繞圈。

對黃光裕來說,北京留給他的第一印象與老家一樣:

“我黃光裕想退也退不了,就算能退,也不能全身而退!”

對底層人物來說,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這些都是無可避免的。

後來,黃光裕開始在北京做生意。他和一家服裝店負責人進行談判,跟哥哥一起東借西貸了3萬多塊錢,把服裝店盤了下來,並取名——

人心難測、世道炎涼

因為對服裝不太內行,兄弟倆一邊賣服裝一邊賣自己先前倒賣過的家電。

黃光裕的老家廣東是各種進口商品集散地,有大量價廉物美的進口家電。而北京這種北方大都市,又對這些家電有著旺盛的需求。

半年後,這家國美服裝店乾脆直接賣起了電器,那批最早滯銷的衣服被髮給員工當工作服穿。

但歸根結底,國美的起家靠的還是走私家電。黃光裕後來也直言:

國美

早年經歷決定了黃光裕那永遠都揮之不去的“匪氣”;而無路可走的境地又讓他開始絞盡腦汁地打破常規。

在創業初期,黃光裕無師自通地玩起了“資本遊戲”:他在店門口放了一個空紙箱,吸引來了大批客人。然後向他們收取定金,保證給這些客戶進家電。收到錢後,國美又找到供應商,要求先貨後款,這樣,先前收到的定金就成了國美的流動資金,解決了創業初期資金緊張的問題。

這個辦法的確有用,但同時又充滿風險:誰能保證整套流程能一直不出問題?一旦任一環節出了意外,無論客戶還是供應商,都要用自己的真金白銀替國美買單。

但好在當時正是經濟欣欣向榮的改革初期,靠著充裕的現金流,國美一步步越做越大。

1990年,國美珠市口門店3年合同到期。黃光裕兄弟又續簽了一年。一年後,這家小門店已經滿足不了國美紅火的生意,他們又在北京開了數家新店。

1992年,黃氏兄弟幾家電器店銷售額近2億。

如果硬要說黃光裕的起家有什麼值得借鑑的,我的私心是:希望所有人都可以不走黃光裕的“江湖路”也能成功。

黃光裕完全是被逼出來的。

用他妹妹的話說,“沒有任何社會資源,沒有背景,所有東西都只能靠自己,人被逼得只能去冒險了。”

再後來,在家電行業站穩腳跟的國美開始分家。

大哥把目光投向了房地產這個最為暴利的行業,國美成了黃光裕一人的商業帝國。

黃光裕大敗局!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倒逼著中國發展內需市場,商品房開始走向歷史舞臺。

敢闖敢幹的黃光裕也學著哥哥那樣投身房地產。

那年9月,位於北京西二環附近的鵬潤家園動工。這是黃光裕的第一個房地產專案,卻給日後的一系列事件埋下了隱患。

2002年,鵬潤家園發生了數次業主與物業公司的糾紛,糾紛期間,有不明身份的打手參與其中毆打業主。

直到那時人們才驚訝的發現,這位從底層走出來的企業家,依然信奉著“江湖”那一套。

而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據後來調查發現,因資金緊張,這個靠“冒險”闖出來的黃光裕在面對房地產現金流困境時,竟然同樣選擇了鋌而走險——

“那時我沒那能力也沒資格去認識有背景的人,歲數那麼小,你去跟局長說,別人認為你是小孩,誰搭理你!”

而在自己的基本盤,家電業,黃光裕同樣採用了“江湖”那套來穩固國美的行業地位。

彼時的中國家電正是三國鼎立局面。黃光裕的國美,

張近東

的蘇寧,以及陳曉的永樂。

黃光裕大敗局!

這三家家電連鎖企業在短短五年間,透過連鎖加盟,佔據了總市場份額的13%。

而這裡面擴張最另類的就只有國美:每進入一個地區,國美都會以超低價迎合消費者。

這種價格戰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打實的好處,卻損害了供應商和廠家的利益。但國美每次都透過威逼利誘,採取各個擊破的手段,從供應商那兒拿到了充足的貨源。

從2000到2001年一年時間,國美就靠著超低價,讓銷售額從30億猛升到72億。

他透過行賄,順利從銀行貸款3億,解決了個人的燃眉之急。

即便成了行業龍頭,黃光裕依然玩著創業初期玩的“紙箱子游戲”。唯一不同的是,早年的黃光裕是因為沒錢被逼出來的無奈之舉,而後來,黃光裕這套玩法被廠商抱怨為:

即使沒有任何利潤,但靠著拖欠供應商尾款,這筆本該屬於供應商的錢在國美的賬上停了好幾個月,接著,黃光裕利用這筆錢在這幾個月內從其他暴利行業裡變出了鉅額財富。

2002年2月,黃光裕以家電霸主的身份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國美全球合作戰略高峰會”。

會上,黃光裕照舊以光頭形象示人。會議結束時,他說出來一番等同於“威脅”的言論:

“廠家與商家誰也離不開誰,你們要拿我黃光裕當對手,我就能當你的對手;你們要能為我付出,我就帶著頭扶持你的品牌。這就是做事的規律。”

這番話讓所有廠家都沉默了,只有一個叫

“霸道!非常強勢!”

的女人發起反擊。

黃光裕大敗局!

事後,董明珠說:

董明珠

但隨後,國美的戰略擴張讓廠家只能繼續被動選擇與國美合作。

2004年6月,在高人指點下,國美在香港成功上市。

隨後,經過一系列操作,市值2億的國美暴漲40多倍,黃光裕一夜之間成為身價幾十億的大富豪,一度成為中國首富。

這讓黃光裕被邀請參加央視“對話”節目。可在現場,另一家企業董事長對黃光裕說:

“如果跟國美、蘇寧這些大賣場合作,只會讓企業死得更快。”

顯然,這兩點對信奉“江湖”的黃光裕來說是永遠不會接受的。

2006年,財大氣粗的黃光裕宣佈國美電器與永樂電器合併,實施雙品牌運作戰略。而後者的創始人陳曉,就此成了自己的打工人。

黃光裕大敗局!

自此,中國家電業從原先的三足鼎立變成了國美與蘇寧的兩級對抗。

成功併購永樂後,黃光裕還在媒體面前高調地唱衰蘇寧,讓後者的市值蒸發了十幾億,氣得蘇寧總裁

不管過去怎麼淘金,但到了這個地位了就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規範,因為此時的風險已經不同往日。而公司到了這個地步了,該放權就得放權該交給團隊的就交給團隊,不要老是事必躬親”

大罵:“他向世人撒了個彌天大謊!”

黃光裕大敗局!

但留給黃光裕高調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同年,黃光裕四年前投身房地產時那筆高達3億的違規貸款東窗事發,黃氏兄弟因此被調查。同樣靠著行賄,此次被查,最終不了了之。

兩年後,故事重新回到了最開始的“中關村股市風波”。

在調查取證多日後,警方懷疑

孫為民

2008年11月17日21時55分,在北京市公安局的領導親自率領下,經偵總隊的警察們全副武裝趕往目的地。

參與這次行動的所有警察幾乎都不知道目標是誰。抵達目的地後,領導終於下達了具體指令:

黃光裕那拙劣、甚至幼稚的操盤手法,其目的的確不是為了從中獲利,而是試圖透過股市,為某位高官輸送高達9位數的非法利益。

黃光裕大敗局!

“抓捕黃光裕!”

2007年9月,黃光裕將1億人民幣透過地下錢莊換成港幣償還賭債——他曾是“公海賭王”

賭徒

在澳門賭場的vip客戶。

賭桌上的黃光裕出手驚人,猶如他在資本市場裡的大手運作。

連卓釗

據黃光裕自己的說法,從2006年到2008年,他總共透過地下錢莊動用了10億元用於償還賭債——這筆錢主要是減持香港國美上市公司的股票套現。

自他被捕後,面對同為十億的法院罰單,黃光裕卻死活不願減持國美股票。

按當時的股價計算,黃光裕持有的國美股票價值差不多有118億港元,套現10億並非難事。但這無疑順了陳曉及貝恩資本的意,進一步稀釋掉黃光裕的股權。

黃光裕決不答應。

可他最初設想的將那些尚未併入國美上市公司的門店併入國美,進而左手倒右手套現的方式,也因陳曉的管理層“去黃光裕路線”被無限擱置。

職業經理人模式下的國美不會再替黃光裕買單,他唯一的出路就只剩蘇寧。

但已經窮途末路的黃光裕同樣沒有選擇把這些門店賣給蘇寧——

沒錯,黃光裕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賭徒。

在“精英”的圍堵下,“草莽”黃光裕選了另一條路。他就像個輸紅了眼的賭徒,抱著同歸於盡的覺悟跟陳曉及他身後的貝恩資本狂賭了一把。

雙方在資本市場你來我往經歷了一段好不熱鬧的股權大戰後,黃光裕掏出了最後的必殺——

他始終堅信國美永遠是自己的、也只能是自己的,這時候讓蘇寧收購這些門店,無疑助長了另一個敵人的實力。

這意味著,那個長成參天大樹的“國美”的一切,都不再跟黃光裕有關了。而屬於黃光裕個人的“國美”,將在他出獄後從0開始迎接未知。

只是當現在這個“國美”不再叫國美了,那陳曉追求的職業經理人模式還有意義嗎?貝恩資本追求的控制中國最大家電民營企業這一目標又還有意義嗎?

陳曉跟他背後的貝恩資本賭不起。

2011年3月,因與黃光裕家族長達2年的內訌,國美盈利大幅下滑,陳曉被踢出了牌桌,國美的“陳黃之爭”正式落下帷幕。

黃光裕用壯士斷腕的決心在賭桌上賭贏了“精英派”,在獄中的他取得了那草莽英雄式的勝利。

2021年2月,黃光裕獲釋出獄重返國美。

彼時一切早已變了天。

據初步統計,黃光裕出獄後16個月,國美虧了70多億;17個月後,國美市值蒸發806億。

於是,媒體們紛紛用一句話來總結國美,來總結黃光裕:

他要收回其私人擁有的國美品牌

在前幾日的國美討薪風波里,有這樣一個版本流傳:

面對討要薪資的員工,黃光裕稱他們“不要臉”,據說此前他還對一位高管說“如果你敢走,就弄死你。”

黃光裕還是那個黃光裕。

唯一不同的是,現在的黃光裕可能真的救不了國美。

而唯一相同的是,現在的黃光裕依然把國美牢牢攥在了自己手中,任誰也搶不走、奪不去。

如同好多年以前,在黃光裕還是首富的時候,有記者問他:

“假如你離開人世,你希望在墓碑的名字下面刻點什麼?

黃光裕救不了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