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清末奇案:一家十八口同時殞命,行兇者居然是個飽讀聖賢書的舉人

由 大獅 發表于 影視2021-05-30
簡介正是官大一級壓死人,刑部、大理寺只得派出人手前往命案發生地認真查訪,十八具死屍不曾下葬,因天氣炎熱已經腐臭,好在天公有眼,最終查明王世富、王舉人是此案的主謀

殞命之時皆為孤身是什麼梗

清光緒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這一年是庚子年,也是八國聯軍攻入京城的一年,就在這一年的八月,直隸省撫寧縣東周各莊村發生一件離奇命案,李姓人家十八口一夕之間被殺身亡,究竟如何一個始末原由,您且聽“大獅”細細道來。

清末奇案:一家十八口同時殞命,行兇者居然是個飽讀聖賢書的舉人

話說這年五月中旬,村民李壽海圈養的母豬趁著家中沒人之時拱開豬圈柵欄,領著三頭小豬崽兒竄入同村王世富的地裡,將尚未成熟的黃豆刨倒了大片。王世富找到李家索賠,李壽海知道責任在自己,於是對王世富致歉,並答應賠償王家所受損失。

照理說街坊之間,不應該為了這些小事而撕破臉皮,李家既然答應了賠償,王家就應該作罷,然而壞就壞在女人一張嘴上,王世富的婆娘認為男人太窩囊,正該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狠狠地訛詐李家一把,於是她讓丈夫再去李家一趟,把賠償的價碼提高,倘若丈夫不去,她就帶著孩子回孃家再也不回來。

王世富外表是個精壯漢子,卻是塊懼內的廢物點心,他不想再去李家,認為已經說好的事情不應該再反悔,這樣會讓雙方的臉上都不好看。奈何婆娘鬧得兇,無奈之下只好硬著頭皮又去了李家,要求李壽海把賠償的價碼再加一成。

清末奇案:一家十八口同時殞命,行兇者居然是個飽讀聖賢書的舉人

李壽海一見王世富如此反覆,當即拒絕了王家提出的條件,並將王世富轟了出去。這一來,本來相安無事的兩戶人家翻了臉,先是指責對罵,而後大打出手,李壽海年輕的時候練過幾招,王世富不是對手,被揍了臉青鼻腫,為此懷恨在心,聲言要讓李壽海一家好看。

八月間,關外一股響馬趁著洋人攻打京城的當口竄至關裡,在撫寧縣城一帶的村落中搶劫財物,綁票勒索,十分猖獗,官府無暇顧及,任由響馬作亂。

王世富的認為這是個解心頭之恨的好機會,他有個本家叔叔,在鄉試中試得到舉人功名,現今在縣衙當文書。王世富找到這個本家叔叔,請示能不能趁著土匪襲擾各村之際將李壽海一家暗殺,然後栽贓在土匪身上?

按理說,身為一個讀過聖賢書的舉人,聽到侄子說出這種荒唐之言,應該當機立斷予以制止,並將其呵斥一頓。卻不料這位舉人老爺居然拍板說這個提議實在是好,這樣的事情,要麼不幹,要幹就要乾淨徹底,來個斬草除根,以絕後患,把姓李的一族連男帶女、連老帶小,一塊兒“喀嚓”了事,任何活口都不要留下。

清末奇案:一家十八口同時殞命,行兇者居然是個飽讀聖賢書的舉人

王舉人之所以如此心毒,無外乎田畝之爭,他覬覦李家的十幾畝肥田已久,幾年前曾找過李壽海的父親李季昌,提出跟李家換地的要求,但遭到了李季昌的拒絕,還被李季昌大罵了一通,為此他耿耿於懷,一心想要教訓李家人。故此,侄子王世富說出這種歹毒的心思之時,他不但不予制止,反倒積極出謀劃策。

一天夜裡,王姓族人三十餘口全部用鍋底灰塗抹臉皮,趁夜色闖入李家,造成李家男女老少十八口被殺的慘案。李姓人家只有兩人逃過一劫,一個是李壽海的媳婦馬氏,當時正在孃家,因此未受牽連。另一個是李壽海的老父親李季昌,在王家人行兇之時,他持刀衝出家門死裡逃生,除此之外再無倖免者。

李季昌連夜跑到親家的家中,對兒媳馬氏訴說了家中慘劇,馬氏當即暈了過去,被救醒之後發下誓願,一定要為丈夫和兒女們報仇雪恨。但僅憑兩人的力量就想告倒王家,實在不現實,再說王家有個舉人老爺在縣衙任職,若直接狀告到撫寧縣衙,無疑是自投羅網。倘若到外縣去告,命案出在撫寧縣管轄的地域,外縣一定不予受理。權衡之下,馬氏請求公爹一定要想法保護好現場,她獨自到縣城告狀,倘若天公有眼,就保佑她平安無事;倘若天公無眼,她就隨著丈夫和兒女們一塊兒赴黃泉。

清末奇案:一家十八口同時殞命,行兇者居然是個飽讀聖賢書的舉人

到了縣城之後,馬氏沒有直接到縣衙,而是找到了知縣張石的家中,請求張石為她一家討還公道。張石以王舉人“守城防匪有功,案發時不在族中”為由,不準馬氏告狀,並威脅馬氏倘若不肯罷休,他就把讓人馬氏關進大牢。

馬氏慌忙逃離撫寧縣城,直奔永平府衙上告,府衙以此案應歸縣衙查辦為藉口,不準馬氏的告狀。馬氏又到通永道臺衙門告狀,也不予受理。馬氏又到了保定府直隸總督衙門去告,仍不準。此時已是九月底,京城遭遇一番變故,已經平息下來,洋人不再作惡,各級衙門也恢復了正常,馬氏來到刑部衙門,不曾進門就被驅趕,接著又到了大理寺,又被驅趕。兩個衙門給出的理由一致,一是命案發生期間,王舉人身在縣衙協助知縣張石守城,有知縣張石的證明。二是王舉人飽讀聖賢書,絕不會做出這種殘忍之事。因此,各級衙門全都不予馬氏告狀。

訴冤無門,馬氏只得在街頭號啕大哭,就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之際,一個五十幾歲的老婆子居然成了她的救星。老婆子喊她的名字,她看了半天,才認出是本村的一個老婦,這個老婦一家屬於漢人抬旗,在某王爺的府上當傭人,如今熟人相見,她只得將一腔苦水傾訴。老婦同情她,於是把她帶入王府,並把她的委屈告訴了福晉。

福晉不敢相信天下還有如此悲慘之時,於是讓老婦將馬氏帶到跟前親自詢問。馬氏淚流滿面、嗚咽悲啼,將自己一家被殺,訴冤無門之事如實相告。

清末奇案:一家十八口同時殞命,行兇者居然是個飽讀聖賢書的舉人

福晉是個吃齋唸佛的善淨人,聽完馬氏的遭遇,又見馬氏伶仃一人無處喊冤,於是答應請王爺著手一管,但至於能不能管成,她也不敢打包票,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

馬氏在王府住了三天,福晉那邊一句話也沒傳過來,就在她認為王爺不肯為自己伸冤之際,王爺居然派人來喊她當面問話。

馬氏見到王爺之後,聲淚俱下訴說冤屈,王爺遂親筆寫下兩張條子,派人分別送到刑部、大理寺,責成刑部與大理寺立即查清此案真偽,倘若屬實,當立即予以制裁,絕不允許包庇。

正是官大一級壓死人,刑部、大理寺只得派出人手前往命案發生地認真查訪,十八具死屍不曾下葬,因天氣炎熱已經腐臭,好在天公有眼,最終查明王世富、王舉人是此案的主謀。參與過此案的王氏族人紛紛逃亡外地避禍,王世海攜家帶口逃到河間府滄州縣,兩年之後才被抓獲。王舉人沒有跑,被抓捕後帶至刑部審問,公堂之上不得不供認犯罪事實,並將所有的事情一力承當,企圖為族人開脫罪責。

清末奇案:一家十八口同時殞命,行兇者居然是個飽讀聖賢書的舉人

王舉人被判斬立決,行刑當日,他的兒子帶著祭品到法場哭鬧,被監斬官以意圖劫法場為由當場處決。

至此,李家十八個死者的冤屈得以昭雪,而馬氏這一弱質女流,拋頭露面、歷盡艱辛為婆家訴冤之時也傳為美談,晚清著名文人俞樾贈其“女中之傑”四個大字,褒揚其壯舉。

(文章參考自撫寧縣誌檔案,配圖為清末時節的老照片,與本文中的人物並無實質性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