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古琴曲裡的春夏秋冬

由 琴伴書侶 發表于 音樂2021-09-14
簡介我們不妨借具體的琴曲,來說說古代琴人是如何透過琴曲來表現四時風光,抒發心中感想的

在什麼的琴聲中

古琴曲裡的春夏秋冬

在古今文學作品中,一年四季,每個季節往往都代表著一種心境。春季象徵著生機無限,夏天意味著積極向上,充滿熱情,秋日通常是令人感傷的,冬天雖然萬物蕭疏,但卻又孕育著希望。

實際上,在音樂作品中,人們也常常會借自然風光來抒發個人情感。古代琴人,有時也是會將四季之景和個人境遇相結合,使自己的精神狀態和四季風光融合在一起的。人們常說,小小一床琴,卻能夠集天籟、地籟與人籟於一體。由此可見,古琴,其實就是人們與自然天地在心靈上的溝通。

我們不妨借具體的琴曲,來說說古代琴人是如何透過琴曲來表現四時風光,抒發心中感想的。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這樣一個萬物復甦的時節,古琴曲中自然也不乏陽光和煦,鳥語花香。

古琴曲裡的春夏秋冬

比如說《桃源春曉》這首曲子,題材取自於東晉詩人陶淵明的詩文《桃花源記》,曲譜的後記也摘其序文大概:“晉太康中,武陵漁者操舟溪行迷失道,見桃花夾岸,落英繽紛,遂沿溪而入,得異境,桑麻村落,男女怡然。爭來問訊,雲是秦人避亂居此,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如日送歸,他日覓之不可得矣,故有是曲。”聽這首曲子,我們自然可以感受到綠了田野的春風在吹拂,可以感受到小溪清流、茅屋炊煙的寧靜。從這樣的琴聲中,我們能夠聽到的,自是一種純淨樸質的精神境界,也是琴人內心的寫照。

再有如《陽春》,《春景》等,都描寫了濃濃的春意,有“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有群物融合之意。”

古琴曲中,秋季的悲涼似乎更受琴人們青睞。這和他們所處的年代是不無關係的。實際上,古代琴人很多本身就是文人,而不論文人還是琴人,他們的境遇大多是歷經坎坷,飽經風霜的。因此,秋是的蕭瑟之美,和他們落寞的心境可以說是高度契合。所以,寫秋天的琴曲是非常普遍的。

古琴曲裡的春夏秋冬

比如最常見的《秋風詞》,歌詞中便明確寫道:“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烏鴉棲復驚”,借描寫秋夜的風清月冷,表達出刻骨的相思。

再比如說最早見於明代《松弦館琴譜》的《秋江夜泊》,描寫秋江入夜之時,船工努力駕船駛向渡口的情景。

據說這首曲子與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有關:“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句意境深遠,千百年來廣為人們所傳誦,後人便根據這首詩的意境而寫出這首琴曲。詩中的愁緒,是可以眼見的。但是究竟愁的是什麼,詩人並沒有明確交代。而琴曲中,也只是表現出深秋靜夜停舟泊岸,或放舟中流,或搖曳不定,的變化。從情感上來說,應該說也是沒有太多的起伏的。從我個人的理解看,琴人的心境倒是顯得超脫自然,有一種物我兩忘的感覺。

其他與秋季有關的琴曲,還有《洞庭秋思》、《漢宮秋月》、《宋玉悲秋》等,不勝列舉。

相較於春和秋的被歡迎被描述,夏和冬卻是為琴人所冷落的。古代琴曲中,很難發現有哪首曲子是明確表現夏日和冬日景象的。《冬雪》寫冬,卻為今人所打琴曲。倘若一定要牽強一下,可能名曲《流水》中能讓人感受到些許夏日的清涼,而《梅花三弄》裡則反映出寒梅傲雪的冷冽。

也許,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我們未曾發掘到的琴曲,或者抒寫夏日蔥蘢,或者描繪冬日蕭索,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