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人為什麼會感到痛苦?痛苦的仇敵莫過於是自己的慾望

由 哲道之修 發表于 音樂2021-10-04
簡介所以想用藝術的審美活動來擺脫痛苦是不可能的,它只會給你帶來短暫的快樂

人為什麼有煩惱

這次我們來探討一下,我們每個人都會感到困惑的難題——痛苦。有些人活在這世上為什麼會覺得痛苦?為什麼會覺得人生就是一種折磨靈魂的體驗?那麼人到底如何在這樣痛苦的體驗中自我拯救,擺脫痛苦呢?

很多時候,大多數人會認為痛苦多半是慾望得不到滿足,想要的得不到,所以才會痛苦。就像王爾德說的:“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二是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前者使人痛苦,而後者叫人無聊。

而有著悲觀主義人生觀的哲學家——叔本華提出:“世界和人的本質是意志,而意志又意味著慾望的無限生成,人總是在產生慾望和滿足慾望之間徘徊,必定會慾壑難填,糾結和痛苦。”

叔本華認為:生命不過是一個又一個慾望的此起彼伏,人們透過追逐慾望來自我滿足,卻在這一個慾望得以滿足的同時立刻陷入了下一個不滿足——如此週而復始,迴圈往復,永無止息——這就是人生。

人為什麼會感到痛苦?痛苦的仇敵莫過於是自己的慾望

既然是這樣,那麼人該如何擺脫痛苦呢?

叔本華提出了兩種擺脫人生痛苦的方式:一個是

進行藝術的審美活動

;另一個是

實行徹底的禁慾主義

,斷絕對世界的迷戀以獲得“寂滅中的極樂”和“不可動搖的安寧”。

先說說第一個“藝術的審美活動”。什麼是藝術審美活動?當我們聽一首美妙的歌曲,看一場情節動人的戲劇,或欣賞一幅名畫…這些都是藝術的審美活動。

當我們聽到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時,我們宛若能聽到了命運來臨的敲門聲,一種無以名狀的壓迫感足以讓我們感到心跳加快;當我們觀看一部影劇時,我們的情緒也會因戲劇的情節變得起伏跌宕;我們會因為看了一幅畫或讀了一篇文章而有所感概。

這就是藝術作品的力量,當我們沉浸於欣賞一部作品時,我們會不知不覺地被一股不可名狀吸引力代入進去,使得我們的靈魂彷佛與這部作品相結合,讓我們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體驗。

人生的喜怒哀樂,大自然的奧妙,宇宙中的變幻莫測,都能在藝術作品中呈現出來,有些是透過詩歌和音樂呈現出來的情感抒發;有些是透過戲劇呈現出來的人生百態;有些是透過技藝繪畫呈現出來對生命的歌頌。所有的藝術作品無論是什麼主題,最終都指向一個方向——人生,對大自然的呈現,對命運的呈現…

人為什麼會感到痛苦?痛苦的仇敵莫過於是自己的慾望

所以當我們對藝術的審美活動時,情感自然是豐富多彩,人生的奧妙宛如一下子由內心呈現出來。當我們專心地聽一場音樂會,或者看一場電影…我們能從現實世界剝離出來,代入進去藝術的世界裡,在那一刻,我們彷佛擺脫了現實世界的所有紛擾和塵埃。一切因慾望得不到而產生的痛苦,煩惱,憤懣和憂傷的情緒猶如煙雲一樣,在這樣奇妙的方式下煙消雲散。

我們都享受在這藝術的審美活動裡——物我兩忘,天人合一。這就是藝術力量把人們帶入另一個極樂世界,使得我們擺脫了因慾望滿足不了的痛苦,或慾望得到滿足的乏味。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體驗呢?我認為很大程度上是我們抽身而出,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冷眼旁觀著我們的慾望,以一種審視的,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態度觀照我們自身。於是,我們能更加理智地審視自己的慾望,甚至忘掉慾望,投入進去藝術世界裡,從而忘了自我,忘了痛苦,忘了煩惱,在沒有傷害的世界裡,進而使內心獲得平靜和喜悅。

由此可見,藝術的審美活動是能讓人們擺脫痛苦,但是,它就是我們擺脫人生痛苦的唯一的方法嗎?並非如此,藝術的活動只能使我們短暫的脫離痛苦。

人為什麼會感到痛苦?痛苦的仇敵莫過於是自己的慾望

電影始終都會落幕,音樂會始終都會散場。人們一旦從藝術活動中走出來,返回到現實世界中,種種慾望又會蜂擁而至的撲面而來。人們又重新返回那個慾望的擺鐘上,又會開始感到痛苦。

所以想用藝術的審美活動來擺脫痛苦是不可能的,它只會給你帶來短暫的快樂。那麼,叔本華提出的另一個擺脫痛苦的方法“實行徹底的禁慾主義”又會是怎樣的呢?

他認為慾望是人生痛苦的根源,那麼徹底禁慾便可以斷苦;而人世間又是的慾望根植的土壤,所以徹底逃世才能絕欲——他的徹底禁慾主義的邏輯是:否定慾望和否定人生的意義——禁慾➕避世等於解脫痛苦。

但我個人認為,人是不可能徹底禁慾的,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對慾望的要求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人生活簡單樸素,他們的慾望自然會比那些要求擁有豐厚的物質財富和名利地位的人少很多。

很多時候,一個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為他對慾望要求太高了,以至於他的實力撐不起他的野心,所以才會感到煩惱和痛苦。

其實,慾望的特徵就是永遠不知足,因為慾壑難填,你什麼時候會發現慾望會有個盡頭?慾望永遠都在比上,比上永遠都不知足,你一旦與他人攀比,與別的上比,你會發現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你總是無法超越,所以與比別的上比,你永遠都是下,你跟別人比智商,你的智商是比別人高,那麼情商呢?你的情商或許比別人高,人家不用情商和智商,人家很有錢。倘若是你比人家更有錢,人家比你更美麗;你比別人更美麗,人家比你更年輕;你比別人更年輕,人家比你更健康;你好像比別人更健康,但最後他還是活得比你長。所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是慾望的特徵就是永遠會去比上,因為你永遠不知足,所以你永遠不會開心,因為你永遠不會開心,所以你永遠不會幸福,所以學會放下是一種強大,去跟別人攀比,總想超越別人,跟別人攀比是自己給自己下的一道詛咒。其實,你永遠比不過的,因為總有一個更好的別人存在著。

人為什麼會感到痛苦?痛苦的仇敵莫過於是自己的慾望

所以歸根結底,要擺脫慾望帶來的痛苦,我們就必須把慾望值降低,懂得知足才能常樂。

而要徹底擺脫人生中的痛苦是天方夜譚的,因為痛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既然要生活,我們還得學會勇敢地面對痛苦,能改變的痛苦,我們就盡一切可能去改變它;不能改變的痛苦,我們就學會接納它,與它共處,與它和解。

很多時候,生活中的苦與樂,不僅是一種感受,當你細心體會,你會發現它們更是一種恩賜,它們指領著我們成長,讓我們從中領悟出一些真理。被苦與樂洗禮後的靈魂才能真正蛻變成高貴的靈魂。

所以我們要向內探索,儘可能地學會獨處,自知,自愛,用心品嚐人生中的酸甜苦辣,用心感受生命的偉大且美妙之處。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儘可能創造美好,讓自己活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