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為什麼佛教在印度影響越來越小?

由 圖謀不規 發表于 音樂2023-01-12
簡介而大乘佛教從大眾部發展出來,出現大量用梵文(婆羅門所謂高雅的語言)表述的大乘佛典(佛陀允許用方言傳教,反對用梵語來統一佛語)時,更為以婆羅門教或印度教為主的印度傳統觀念滲入佛教之中提供了契機

佛滅多少年出現貝葉經

佛教是在反對印度傳統宗教婆羅門教的沙門(出價僧侶)思潮中誕生的一種新宗教,是印度文化中的一股清流。到了阿育王時期,佛教迎來了在印度的全盛時期,阿育王皈依佛教,“以佛治國”,更推動會佛教向世界傳播。

佛教在印度長達1700多年的傳播、發展過程中,對婆羅門等宗教和各派哲學是既破斥論諍、又借鑑吸收、隨著印度社會的發展和國內外形勢的變化,自身也開始出現了變化。

一、佛陀圓寂一百年至三百年間,佛教教團分裂為上座部、大眾部乃至十八個部派,無論是對戒律的持守還是對教義的解讀、分歧日益嚴重。

為什麼佛教在印度影響越來越小?

公元1世紀興起的大乘佛教,公元7世紀興起的密教、更是將佛教的異化推到極致,並與上述部派佛教共同構成了迥然不同的印度三個階段佛教形態。它們分別傳播到世界各地,則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巴利語、漢語、藏語三大語系佛教。

二、與中國不同的是,印度歷史長期疏於文字的記載,佛陀時代乃至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佛陀的言教都沒有用文字記載下來,靠的是僧團隊對經典的結集。所謂結集,是採取合誦的形式,即一人貧記憶誦出,大眾確認後便依此心口相傳。

印度佛教史上共舉行了四次大的結集。只有釋迦牟尼佛圓寂674年後舉行的第四次結集,才形成文字燒錄於貝葉上,成就了世上最初的佛教文字經典“巴利文三藏”——貝葉經。

佛經結集雖然是為了防止歧異,統一認識,但它形成的這一過程,以及口耳相傳的傳統,本身就為大量人為的“誤讀”,或為適應社會的發展而善意的“曲解”留下了巨大的空間。

為什麼佛教在印度影響越來越小?

而大乘佛教從大眾部發展出來,出現大量用梵文(婆羅門所謂高雅的語言)表述的大乘佛典(佛陀允許用方言傳教,反對用梵語來統一佛語)時,更為以婆羅門教或印度教為主的印度傳統觀念滲入佛教之中提供了契機。

比如,佛經中有時用印度教的最高神“薄伽梵”來稱呼佛陀,在介紹一些羅漢或菩薩時,刻意強調其出身於婆羅門種姓等等。加上佛教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點,這些都是佛教逐漸印度教化,這算是佛教向印度主流文化的不得已的妥協和自然的迴歸吧。

三、佛教本質上屬於無神論,是不主張偶像崇拜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時期,佛教徒僅以法輪、菩提樹、佛塔、佛舍利、佛足印等來幾年佛陀或表法。而大乘佛教的興起,不僅將釋迦牟尼佛推崇為最高神,而且還提出十方三世有無數的佛陀和菩薩。

加上亞歷山大帝國時期希臘文化對印度和流域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以及迦膩色迦王時期對佛教的弘揚護法,從公元1世家初開始,印度及中亞地區出現了大量的各種佛陀、菩薩、羅漢及護法神雕像,佛陀和菩薩日益被神化,成為拯救眾生的“救世主”。

這種“像教”對於接引、攝受各民族的普羅大眾、擴大佛教影響,無疑產生了巨大作用,但同時也埋下了日後極端仇視偶像崇拜的伊斯蘭教軍隊予以破壞、掃蕩的禍根。

四、佛陀時代提出的“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核心教義(四法印),以少欲知足、出世解脫為第一要務,並不深究諸形而上學的問題,如迴避所謂“十四無記問”等本體論問題。

為什麼佛教在印度影響越來越小?

但部派佛教時期,隨著內部和外部的爭論加劇,佛教界不得不迴應大量關於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觀、方法論等的問題。以龍樹菩薩為代表的大乘佛教中觀派(空宗)提出一切法無我,究竟 空寂,以無著、世親菩薩為代表的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有宗)提出五位百法,唯識無境,更是將佛教的思辨哲學發展到極致,縝密而繁瑣。

雖然他們將佛教哲學和修行體系提升到空前乃至絕後的高度、廣度、但佛教思想的經院化、繁瑣化,也使佛教的發展創新難以為繼,日益脫離民眾和現實。當伊斯蘭軍隊將那爛陀寺等大寺摧毀之後,佛教便一蹶不振。

五、公元4世紀到8世紀印度教強勢崛起,使佛教逐漸失勢,至7世紀戒日王時佛教短暫興旺後又復衰落。公元7世紀末大乘佛教密宗興起,它在整合中觀、瑜伽兩派理論道德基礎上,大量吸收了印度教的祭祀儀軌、咒術乃至性利派等的內容,日益與印度教趨同。

但受到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雙重壓迫,佛教勢力逐漸侷限於東印一隅,得到波斯王朝的庇護,也僅延續了500年。

據史料記載,穆罕默德(570-632)於公元7世紀初創立伊斯蘭教,並組建了穆斯林軍隊,他生前即基本實現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此後他的繼任者武力傳教,在公元8世紀即將阿拉伯帝國的勢力範圍擴張到中亞,還攻入印度,佔領了印度西部的信德地區,索道之處,對當地佛教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中亞大部分佛教國家和遊牧部落相繼歸順了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大規模傳入印度是從突厥人開始的、公元11世紀,突厥人(皈依伊斯蘭教)入侵北印度,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消滅或臣服了大部分北印國家,建立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伊斯蘭帝國——德里蘇丹國。

突厥貴族透過武力征服的方式來傳播伊斯蘭教,其政策遠比當初的阿拉伯人更激進。他們大肆燒殺搶掠,摧毀佛教寺院和印度教廟宇,強迫“異教徒”接受“先知的宗教”。幾乎所有佛教寺院都在劫掠一空後被焚燒,或在其原址上建立起清真寺。佛教僧人和信眾要麼逃亡,要麼交重稅,要麼改宗伊斯蘭教。

公元12世紀末到13世紀初,突厥人攻入哈爾和孟加拉,印度最後殘存的佛教大寺飛行寺、那爛陀寺和超巖寺都被洗劫一空,這標誌著印度傳承1700餘年的佛教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