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是人”還是“斯人”?應更多關注爭論背後的意義|文藝觀

由 南方Plus 發表于 音樂2023-01-29
簡介而討論背後我們其實也需要意識到,這一場“是人”與“斯人”之爭,在喚醒網友學習文言文的記憶的同時,其實也透露出更多對於語文教育、思考模式的反思

爭辯什麼意思

近日,有關“是人”與“斯人”的問題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話題#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還是斯人#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當天閱讀量接近4億。

大部分網友指出,記憶中早年的語文課本都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但現在的課本成了“是人”。也有語文教師指出,自己在教授過程中會強調“是人”而避免學生在考試中出現錯誤。

各版本書籍紛紛現身:確有兩種寫法

這一次“是人”與“斯人”之爭引起熱切討論,不少網友在回憶學生時代的同時發出質疑:究竟是記憶偏差,還是教材變了?

“是人”還是“斯人”?應更多關注爭論背後的意義|文藝觀

不同版本語文教材。

“是人”還是“斯人”?應更多關注爭論背後的意義|文藝觀

不同版本語文教材。

據考證,的確有教材使用“斯人”。至少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下冊)、冀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和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中,都出現過“斯人”的版本。但人教多個版本,以及2009年北師大版語文課本、2009年蘇教版課本等,皆使用”是人“。

另一方面,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部表態稱,人教版語文自1961年收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文章以來,歷套教材都沿用“是人”。

“是人”還是“斯人”?應更多關注爭論背後的意義|文藝觀

《孟子集註》。

“是人”還是“斯人”?應更多關注爭論背後的意義|文藝觀

《孟子註疏解經》。

教育部統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在社交媒體上也對此事做出迴應,他稱,課文所選自中華書局的《孟子譯註》,並沒有改原本就是“是人”。有漢語言專業學生則翻出古文原文,相對權威的古籍如《孟子集註》(宋·朱熹 注)以及明代刻本《孟子註疏解經》(漢·趙歧 注)原文確為“是人”。

專家:二字意思相同,古文特點不可忽視

“是人”與“斯人”存在什麼差別嗎?記者查閱各方觀點,

無論是出版社還是高校教師,基本一致認為,二者意義基本相同,都是表示“這”的意思,“對於普通讀者來說,這個問題不用太計較,一般不影響準確交流。”

那為何會同時出現兩種版本?從事語文教育、古漢語領域研究的多位專家指出,討論這個問題時也應當考慮到古漢語的傳播特點和漢字的演變。

漢字自身有其演變的過程,同時,古人在引用或間接引用文獻時,也會出現混用情況。

“是人”還是“斯人”?應更多關注爭論背後的意義|文藝觀

引用為“斯人”的古文。

“是人”還是“斯人”?應更多關注爭論背後的意義|文藝觀

引用為“斯人”的古文。

溫儒敏此前在社交平臺就表示,古詩文向來有不同版本,字詞有差異並不奇怪。在這篇文章中,“是”和“斯”的本義是完全一致的。

另一說法是,在還沒有印刷術時,除了文字表述的道理要說通以外,還要以當時朝代的官話為發音,從而便於傳唱。但歸根到底,“是”與“斯”在這篇古文中同義,在聲調義理上也都能解釋得通。

“是人”還是“斯人”?應更多關注爭論背後的意義|文藝觀

溫儒敏在微博上的解釋。

討論中,也有不少漢語言文學專業在讀學生解釋,古文傳播與流變中本就存在各種錯漏和變體,“類似於同音字、通假字,是正常的現象。”

“是人”與“斯人”實際上就是版本不同導致的結果,並不存在語義分歧。

因此,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情況而言,可以說“是人”與“斯人”都是對的。

為何多次引討論?辯論“答案”本身應引發思考

有網友解釋,出現這種“集體記憶差錯”的原因在心理學層面稱為“曼德拉效應”,即大眾對事情持錯誤的印象,導致集體記憶與歷史不相符。

也有分析指出,“斯人”在文言文中出現的頻率比“是人”多,也顯得更具“古文味”。“登斯樓也”“斯是陋室”,用於表示“這”的時候,“斯”出現的頻率確實比較多。

“是人”還是“斯人”?應更多關注爭論背後的意義|文藝觀

百度搜索框、常用輸入法輸入“天將降……”,都會出現“斯人”。

此外,社會面普遍認為人教版比較權威,但編輯宣告人教版教材一直都是用“是人”,而很多其他教材用的是“斯人”,所以引發了一系列關於“正統”的討論。

“斯人”還是“是人”;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怎麼讀……有關文言文和古詩的類似討論其實每隔幾年就會出現。而討論背後我們其實也需要意識到,

這一場“是人”與“斯人”之爭,在喚醒網友學習文言文的記憶的同時,其實也透露出更多對於語文教育、思考模式的反思。

對於這兩個字的辯論,實則反映了大部分網友對於“唯一正確性”的追求,我方正確,你方就不正確,而寫在語文試卷上的答案只有一個……在語文學習中,我們是否也常常貫徹著“真相只有一個”的思路?在進行文言文字詞句和名篇學習的過程中,大家是否僅僅停留在記誦、默寫的階段,而沒有機會進行更進一步的意義探究和對古文字的學習辨析?

當習慣了一種“閱讀—接受—驗收”的學習模式,僅將對古文的學習僅停留在字詞句的表面指正,就很容易困於非此即彼的陷阱,而非獲得真正求索的能力。

古漢語、文言文的發展流變亦需要學科知識和大量閱讀進行支撐和理解,對一個註釋的解釋與討論,可能需要一整篇論文和數部參考文獻加以溯源、推敲、佐證

,對“是”和“斯”囿於表面的討論和“對錯”的二維爭辯,則顯得我們大部分人尚需“修煉”自己的思維模式和人文積累

【記者】

關雨晴

【實習生】

丘瑜 張茗嘉

圖片來源於微博

【作者】 關雨晴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