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尼泊爾是佛教發源地,有這塊文化名片不用,為何把印度教當國教

由 張生全精彩歷史 發表于 旅遊2021-09-10
簡介(釋迦牟尼畫像)只是令人不解的是,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佛教發源國尼泊爾,為何卻把源於印度的印度教當作國教呢

佛教發源地在哪裡

多年來,關於佛教發源地的歸屬,印度和尼泊爾一直相爭不下。兩個地方,都想讓這個巨大的文化圖示,成為自己的世界名片。

不過,如果以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出生地,藍毗尼村為佛教發源地的話,尼泊爾無疑才是佛教的發源地。

尼泊爾是佛教發源地,有這塊文化名片不用,為何把印度教當國教

(釋迦牟尼畫像)

只是令人不解的是,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佛教發源國尼泊爾,為何卻把源於印度的印度教當作國教呢?

一、佛教發源地之爭。

佛教和其它宗教一樣,都是講述宇宙自然和人生規律的。自古以來,這些規律一直存在,只是沒有人去總結和發現。釋迦牟尼就是這樣一個善於總結和發現的人。

公元前543年,在北印度迦毗羅衛國的藍毗尼,誕生了一位喬達摩·悉達多王子。相傳他在29歲時大徹大悟,放棄奢華的生活和美麗的嬌妻,建立佛教。當地人都稱他為釋迦牟尼,也就是大聖人的意思。

佛教的鼎盛時期,當屬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2世紀的印度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不僅在領地內大力推行提倡,還到藍毗尼附近的佛祖誕生地訪問,派使者到加德滿都谷地,修建佛塔傳播佛教,促進了尼泊爾佛教的盛行。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大航海時代開啟後,英國人登陸印度次大陸,把大大小小的土邦整合成英屬印度,開始了長達數百年的殖民統治。不過,英勇善戰的尼泊爾人,卻得以獨善其身,仍然以一個獨立王國的形式存在。

1857年,領土廣闊的英屬印度內部,爆發了反抗英國統治的大規模起義。尼泊爾從自身利益出發,選擇和英國站在一邊,出兵幫助英國,鎮壓和尼泊爾交界的印度北方邦,成功平息了暴亂。

英國人心存感恩,不再堅持將尼泊爾納入英屬印度版圖。在劃分印尼邊界時,英國人還慷慨地把原屬於印度北方邦的藍毗尼村,劃給了尼泊爾。

一個村子而已,印度人最初也沒太在意。但是僅僅29年之後,考古學家們居然在這裡發掘出了阿育王石柱。傳說中的釋伽牟尼出生地,佛教發源地橫空出世,這一發現可謂舉世震驚。

一時間,藍毗尼村名聲大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紛紛前往,拜謁心中的佛祖聖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將這裡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印度人追悔莫及,他們不僅失去了一棵搖錢樹,還失去了一張價值連城的歷史文化名片。

尼泊爾是佛教發源地,有這塊文化名片不用,為何把印度教當國教

(阿育王石柱)

二、印度教的興起。

公元700年到750年,當時尼泊爾的國王,排斥佛教。把印度教吠擅多派的創始人婆羅門商揭羅,請到尼泊爾大力傳播印度教。到公元14世紀,統治者們更是迫使尼泊爾民眾遵從印度教種姓結合制度。

18世紀中葉沙阿王朝統一尼泊爾,把印度教的瑜辦行者戈拉克納特神化並奉為沙阿王朝的保護神,種姓制度進一步強化,統治者佔有的財富和權力達到巔峰。印度教在尼泊爾的支配地位更加鞏固。

最終,印度的原始宗教婆羅門,成功的取代佛教統一印度,並席捲整個南亞次大陸,佛教日漸沒落,尼泊爾當然也不例外。

在尼泊爾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印度教信信徒多達81。3%,曾經的佛教發祥地,淪為印度教的天下。

尼泊爾是佛教發源地,有這塊文化名片不用,為何把印度教當國教

(沙阿王朝的君主)

三、尼泊爾的國教。

早在1814年,殖民印度的英國人繼續北擴,入侵尼泊爾,廓爾喀士兵展開了英勇的抗爭,制止了英國的吞併,維護了國家的獨立。尼泊爾成為南亞僅有的一個獨立國家,以亞利安文化和印度教為精神支柱的沙阿王朝,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以印度教為國教的君主制國家。

為了保證印度教的絕對地位,沙阿王朝驅逐英國傳教士,禁止外國人在尼泊爾傳教。並在憲法中明確印度教為尼泊爾國教,軍隊中配有印度教祭司。軍營定期舉行印度教活動,國家的節日也多以印度教慶典為主。

到了近代,南亞佛教開始復興, 民主運動風生水起,經過11年的武裝鬥爭,尼泊爾的君主王權制度土崩瓦解。

2006年5月18日,尼泊爾議會透過決議,宣佈尼泊爾為“世俗國家”。自此,1786年入主加德滿都河谷,統一尼泊爾的沙阿王朝所確立的印度教國家,也不復存在了。

(參考資料:《尼泊爾的宗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