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姑嫂二人上山採藥,為搶奪靈芝草滾落山崖,化為兩塊大石頭

由 三岔河的冰凌子 發表于 旅遊2021-05-18
簡介山下不遠處就是姑嫂石村主持人:據瞭解,石棚是遼東半島及周邊地區典型的青銅時期歷史遺蹟

析木石棚怎麼走

姑嫂二人上山採藥,為搶奪靈芝草滾落山崖,化為兩塊大石頭

海城析木石棚

海城融媒體中心《海城紀事》欄目

姑嫂石的傳說(上)

主持人:在海城市析木鎮姑嫂石村東南5公里的山上,屹立著一座石棚,它歷經數千年的風雨侵蝕,仍然堅固如磐,風采粲然。據專家們考證,石棚是古人類青銅器時代巨石文化的代表,距今約4000-5000年左右。2001年,析木石棚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天,我們走近這座石棚,來解讀它的身世和故事。

畫外:這是一條追尋歷史的山路,山路彎彎,延綿而上。砂石小路殘破不全,崎嶇而曲折,縱然在今天的探索者看來,石棚的地位也是高遠且遙遠的。

追尋歷史的腳步總是這麼的艱難。如果步行前往,至少需要半個鐘頭的時間。轎車沿著砂石路一路顛簸前行,繞過最後一個山頭,巨大的石棚突然進入眼簾,慢慢地拉近。

姑嫂二人上山採藥,為搶奪靈芝草滾落山崖,化為兩塊大石頭

石棚全貌

從遠處看,石棚如巨大的石桌,橫亙山頂;走近了看,石棚如石築的小屋,卓然不群。在山頂的平臺上,黢黑的巨石傲然矗立,歷經千年的風雨侵蝕,滿身斑駁參差,給人一種歲月滄桑之感。

石棚由六塊磨光的花崗岩巨大石板築成,呈長方形,其中三塊石板作為壁石,豎立著支撐起上面的蓋石。東側立有另一塊石板,埋入地下尺許,形似屋門,下鋪底石。整個石棚高出地面3米左右,上面的蓋石最大,重約40至50噸,南北長6米,東西寬5。5米,四周均探出壁外1。5米左右。每塊石板的厚度在20-50釐米不等。石棚的前壁已被盜墓者破壞,如今為水泥石牆所替代。

姑嫂二人上山採藥,為搶奪靈芝草滾落山崖,化為兩塊大石頭

析木石棚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持人:析木石棚又稱姑嫂石,那麼,姑嫂石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在距離山頂石棚100米處的山下,曾經有一座形制相同的小石棚,與山頂的大石棚遙可相望,相映成趣,它們分別被稱為姑石和嫂石。由於山下的嫂石發現時已經坍塌,損壞嚴重,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被當地人挪作他用了。

畫外:我們在山下尋找嫂石的遺址時,恰巧遇到了一位姑嫂石村的老人,聽說我們拍攝姑嫂石的題材,老人主動領著我們前往當年發現嫂石的地方。

姑嫂二人上山採藥,為搶奪靈芝草滾落山崖,化為兩塊大石頭

這個影壁就立在山下嫂石前方

當年嫂石被毀壞的時候,老人才是僅僅八歲的孩童,如今年逾古稀,許多事情已經模糊不清了,只能片言隻語地捕捉零落的記憶碎片。

閔國豐

姑嫂石村村民76歲

):

嫂石發現時被埋在地下,挖開時已經散架了,後來被用作鋪橋了,後來有個說法叫“姑立嫂不立”。

畫外:關於“姑立嫂不立”的說法和姑嫂石名稱的來歷,在民間傳說裡,有姑嫂昇天的說法,展現了人們對良善與美好的追求和嚮往。傳說很久以前,山村裡住著一家兄嫂和小姑,他們終年在山上採藥,為村裡人治病消災。

姑嫂二人上山採藥,為搶奪靈芝草滾落山崖,化為兩塊大石頭

大山裡有許多神奇的傳說

這一年發生了瘟疫,姑嫂二人上山採藥,好久也沒有采到治病的藥材。這時,發現山頂的一棵大樹上生長著兩枝靈芝草,小姑爬到樹根前,用指甲摳,指甲斷了,鮮血流了滿手,終於挖倒了大樹。在旁邊觀望的嫂子說:“吃了靈芝草,會變成仙女呢!”撲上去就摘靈芝草,卻怎麼也摘不下來。小姑摘下了靈芝草,說“這靈芝草不能吃,這是治病的。”

嫂子就來搶奪靈芝草,爭奪中兩人一同摔到了山澗裡。

姑嫂二人上山採藥,為搶奪靈芝草滾落山崖,化為兩塊大石頭

神話傳說中靈芝草可以治療百病

這時,一位仙人來到村裡,講述了姑嫂採藥的經過。鄉親們按照仙人的吩咐,在山上山下建立了石棚,把小姑屍體放在山上的石棚裡,嫂子屍體放在山下的石棚裡。把靈芝草熬成了湯藥,給全村病人喝了,全村的病人都好了。剩下的一碗,分別給小姑和嫂子灌下去。這時,天氣突變,電閃雷鳴,小姑化為仙女向天上飛去。嫂子卻變成一隻騷咕鳥,落在一棵枯樹上,望著小姑昇天的方向,不停地叫著:”姑姑—等等!姑姑—等等!“直到今天,這種鳥還是這樣叫著。從此,石棚得名為姑嫂石,山村也改名為姑嫂石村。

姑嫂二人上山採藥,為搶奪靈芝草滾落山崖,化為兩塊大石頭

山下不遠處就是姑嫂石村

主持人:據瞭解,石棚是遼東半島及周邊地區典型的青銅時期歷史遺蹟。在中國古代史上,石棚是居絕無僅有的儲存下來的最早的地面建築,而姑嫂石則是其中儲存最為完好、形態最為完美的一座。那麼,姑嫂石的建成又是在什麼年代呢?

關於石棚的用途,歷史上眾說不一,現代史學界經過了多年嚴謹的考證,結合人類不同發展時期的生活習俗與時代特徵,專家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劉鵬(市文旅局文化遺產科科長):在4000年前左右的青銅年代,古代的祖先們已經開始了群居生活,形成了氏族部落,因對領地的保護和爭奪食物等生活原料,難免會發生部落間的爭鬥,由於人們具有了對天地的信仰,注重生死,敬畏天地,於是便建立起石棚來進行墓葬與祭祀活動。

姑嫂二人上山採藥,為搶奪靈芝草滾落山崖,化為兩塊大石頭

遠古的篝火承載著祭天的語言

主持人:根據專家的說法,石棚的用途可能有兩個,一個是用於墓葬,一個是用於祭祀。《周禮》中說,“天神稱祀,地祗稱祭,宗廟稱享。”那麼我們也可以從所處的位置,給姑嫂石做一個這樣的分工,就是山上的姑石是用於祀天的,山下的嫂石是用於祭地的。用於墓葬時也是如此,以此來區分尊卑善惡了,這樣才可以明確古人費力建造這樣巨大石棚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