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坤鵬論:讀《會飲篇》探討什麼是愛(一)

由 坤鵬論 發表于 綜藝2021-07-07
簡介除柏拉圖之外,蘇格拉底的另一位弟子——色諾芬(雅典人,軍事家,文史學家,以記錄當時的希臘歷史、蘇格拉底語錄而著稱),也寫了《會飲篇》,在其中討論“愛”與“美”

沙龍是什麼意思

都說哲學是愛智慧,可人們總是將視線集中於智慧,而忽視了什麼是愛,如何去愛。

從“重要的不是怎麼說而是如何做”這個機率世界最強真理的角度講,愛,才是關鍵。

——坤鵬論

坤鵬論:讀《會飲篇》探討什麼是愛(一)

一、最偉大的對話之一

都說哲學是愛智慧,可人們總是將視線集中於智慧,而忽視了什麼是愛,如何去愛。

從“重要的不是怎麼說而是如何做”這個機率世界最強真理的角度講,愛,才是關鍵。

從今天開始,坤鵬論就和大家一起去學習柏拉圖在《會飲篇》中對愛的理解。

《會飲篇》約在公元前385年完成,是柏拉圖成熟時期的代表著作之一。

學術界普遍認為,《會飲篇》是柏拉圖最偉大的兩篇對話之一,另一篇是《理想國》,但是到底誰更偉大些,則意見不一。

在柏拉圖所有對話錄中,《會飲篇》有著特殊地位,它講述的故事最生動、情節最流暢、語言最優美,其中蘇格拉底的形象也是最為細緻、最具吸引力的。

從語言優美的角度講,可與其比肩的只有《斐多篇》和《斐德羅篇》。

《會飲篇》主要由參加會飲的七個人的六篇讚美愛神的頌辭加上一篇對蘇格拉底的稱讚組成。

整篇的主題就是愛,從低到高各種等級的愛。

對話的高潮是阿里斯托芬講述的原始的三種性別的人因犯罪而被宙斯剖成兩半的神話,以及蘇格拉底轉述女巫關於愛是愛智的精靈的討論。

這篇對話錄不像其他對話錄那樣充斥著辯證推論,需要讀者一直追隨論證。

它的寫法其實很像戲劇,尤為像喜劇,有著鮮明的戲劇要素,如對話的場景、時間與行動。

裡面還用盡了玩笑、戲語、反諷、寓言和隱喻之類。

充分彰顯了柏拉圖綺麗和諧的詞藻、狂亂熱烈的詩情和嚴密精深的推理。

總而言之,《會飲篇》讀起來沒什麼難度,而且由於角度不同,各部分相互之間也不連在一起。

也正因為通俗易懂,它相比《理想國》更為膾炙人口,成為大眾瞭解柏拉圖哲學的入門讀物。

值得一提的是,其文章結構設計得也非常精巧,呈層層遞進。

一開始,肯定了愛是美好幸福的源泉;

接著,區分了迷戀肉體的凡俗的愛,和鍾愛靈魂的天上的愛;

然後,上升到對愛神的本性的爭辯;

最終,提出了愛是對美本身的追求,是透過生育在有死的凡人身上實現不朽的辦法。

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表達了其理型論思想及信念——不可見的事物是永久的。

具體到愛,人們應該在愛的教育上不斷攀登,由愛個別的美到愛一切的美,由愛形體的美到愛美的型,由美的行動到美的知識,最後抵達自在自足的美本身。

在柏拉圖看來,靈魂對理型的純粹追求就是愛若斯,愛若斯代表著純愛。

而愛若斯恰恰也是柏拉圖理型論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可以說,《會飲篇》中所體現出的哲學思想與深刻意蘊,絕非只憑表層字義就可獲知。

即使逐字推敲,大概也無人能徹底明瞭《會飲篇》所要表達的真正哲思與奧秘。

另外,正是由這篇對話錄後人引申出了著名的柏拉圖式的愛情。

有西方學者認為,《會飲篇》對愛慾的探究,歸根到底“說的是人應該如何生活,並非僅僅是古代雅典人的生活,也是你我的生活。”

中譯本譯者之一劉小楓先生也曾說過:“柏拉圖的作品具有當前性,沒有什麼時代限制。”

二、什麼是會飲?

還是坤鵬論的慣例,開始之前先將其中的背景資料以及人物講解清楚。

不管是學習,還是做事,只要有一些提前瞭解的內容,畏難情緒就會大大減少,讓人更容易地投入進去。

就像進入到一個基本全是陌生人的房間,只要發現有一個人是你認識的,即使只是一面之緣,你也會立刻擺脫掉最初的手足無措。

會飲,會,就是一起聚會,指為數不多的幾個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聊天、談話;飲,就是喝,喝酒、喝飲料、喝水,都可以。

會飲就是幾個好哥們兒在一起,邊喝酒或喝飲料,邊聊天、侃大山。

邊飲邊談,是為會飲,這個詞後來被拉丁語吸收,成了座談會的意思。

我們看到《會飲篇》的英文是:Plato’s Symposium(柏拉圖的會飲,因為還有色諾芬的會飲),如今,Symposium還有專題討論會、學術講座、沙龍等意思。

會飲是古希臘社會中普遍流行的一種習俗,在荷馬時期就已經出現,主要是為了慶祝一些事情而舉辦的私人性質的聚會。

古代雅典沒有酒館,更沒有酒吧。

除了在公共慶典上可以飲酒外,人們只能在家裡私下飲酒。

在富裕人家,通常有一間男子的專用房間,會飲一般在此舉行。

在這樣的酒宴上,作家、政客、思想家及年輕的美男子們齊聚一堂,吃飯,飲酒,聊天。

大家可以藉此機會分享傳統的價值觀。

在作風嚴謹的雅典人看來,飲酒是一件非常嚴肅、近似神聖的事。

因此,每次會飲一般都要以擲骰子的方式選出一名主持人,通常不是主人。

主持人既是會飲規則的制定者,還要事先進行詳細的安排,並且在會飲時引導流程,並保證不讓場面失控。

所以,會飲有著嚴格的儀式和規矩,不是那種人人都能開懷暢飲,甚至喝到酩酊大醉的非正式聚會。

在《會飲篇》中我們看到,一向不修邊幅的、平時老是光著腳走路的蘇格拉底居然“剛洗了澡,穿得整整齊齊,腳上還穿了一雙漂亮的鞋”。

另外,那時候的酒幾乎都是摻著水喝的,也可以專門新增其他東西,使酒具有甜味,當時糖還沒出現,主要用蜂蜜和無花果乾,摻多少水、加什麼料,以及喝幾杯都由主持人決定。

會飲的流程主要是,先是舉辦讚頌諸神的儀式,接著才是飲酒慶祝。

飲酒期間常有藝妓助興,一般是一兩個女孩吹奏長笛,有時還有舞蹈表演;或者,大家給流行的詩歌譜曲,唱歌助興。

會飲也可以是嚴肅的討論會,熱議時事,甚至會成為貴族反對民主、表達激進觀點的集會。

而《會飲篇》講的這次會飲是古希臘著名詩人阿伽通組織的,慶祝的是他的第一部悲劇作品獲獎。

當照慣例應當開始飲酒誦詩時,主人阿伽通卻表示他前夜為了慶祝劇作奪冠飲酒過量,無力再飲。

席上的醫生厄律克西馬庫也建議眾人節制飲酒,並提議以哲學討論代替了通常的娛樂節目。

討論的主題也是厄律克西馬庫提出來的,但他表示自己是借花獻佛,因為裴德羅曾經不斷抱怨:“各種神道都引起過詩人們作歌作頌,只有愛若斯(也譯為厄洛斯、愛洛斯、厄羅斯)除外,從來沒有一個詩人願意創作一首歌讚美如此古老、如此強大的愛神。”

所以,厄律克西馬庫提議,藉此次會飲的良機,每個人都盡其所能的來禮讚愛神,盡心盡力地作一次關於頌揚愛神的演講,與會者一致贊同。

除柏拉圖之外,蘇格拉底的另一位弟子——色諾芬(雅典人,軍事家,文史學家,以記錄當時的希臘歷史、蘇格拉底語錄而著稱),也寫了《會飲篇》,在其中討論“愛”與“美”。

小知識:愛若斯

愛若斯是Eros的音譯,其古希臘基本詞意指任何強烈的慾望,一般有兩種用法:

一是作為人的強烈的慾望,尤其是在情感和行為上,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愛情,它和所欲求那個人的外表美和心靈美有關;

二則是特指希臘神話中的愛若斯,他是希臘神話中的愛與情慾之神,他的羅馬同位體是比較多人熟悉的愛神邱位元。

一些故事裡面認為他是希臘原始神之一。

另一些故事裡又說他是阿芙蘿黛蒂(代表愛情、美麗與性愛的女神)的兒子,是一群帶有翅膀的神厄洛特斯們之一。

早期的愛若斯被描述為一個具有性權威的成年男性,也是一位藝術家。

根據所有希臘文獻中最古老的來源:

——赫西俄德的《神譜》中描述,愛若斯是在卡俄斯、蓋亞、塔耳塔羅斯之後第四個出現的神,是世界之初創造萬物的基本動力,是一切愛和情慾的象徵;

——荷馬沒有提到愛若斯;

——巴門尼德則將其納入原始神;

——古希臘著名的俄爾甫斯教和厄琉息斯秘儀教,則將愛若斯作為一個非常早期的神,是夜之女神倪克斯的後代。

坤鵬論:讀《會飲篇》探討什麼是愛(一)

三、轉述者——阿波羅多洛

又譯為:阿波羅多洛斯、阿波羅多若、亞波羅多洛。

阿波羅多洛沒有參加會飲,但他卻是整篇對話的轉述者,而會飲的內容又是他從阿里司託得姆那裡聽來的。

阿波羅多洛是蘇格拉底的一位忠實崇拜者。

在柏拉圖的多個對話錄中,他都曾出現過,但都只是邊緣人物。

到了《會飲篇》他卻是被委以重任——轉述。

而且有趣的是,他其實是重新講了一遍阿里司託得姆跟他講過的故事,是敘述者的敘述者。

在《會飲篇》、《斐多篇》,柏拉圖都對阿波羅多洛有所描述,其中:

《會飲篇》:

“我跟蘇格拉底在一起,向他請教,天天獲悉他的一言一行,還不到三年光景。”

“在這以前,我在各地轉來轉去,自以為做了點事,其實很不行,比誰都不如,和你一樣以為幹什麼都比愛智慧強。”

“我認為沒有比談論和聆聽愛智慧的事更令人愉快,至於別的談話,比如你們這些富戶和有錢人談生意和金錢,我都覺得索然無味。當我的朋友們在做那些絕對沒有價值的事情,而且還以為自己非常忙碌的時候,我真為他們感到遺憾。也許你們也在憐惜我,認為我不中用,我卻認為你們是自以為是:我不僅認為你們不行,而且知道你們不行。”(這段坤鵬論將王曉朝和王太慶的譯本進行了整合)

“阿波羅多洛!你老是喜歡咒罵自己,也咒罵其他所有人,我看你有一種過分的想法,認為世上所有人,除了蘇格拉底,全都處在極度不幸之中——從你開始。這也許就是人們把你當作瘋子看待的原因,你老是怨恨自己,也怨恨其他所有人,當然了,蘇格拉底除外。”

《斐多篇》:

在開頭部分,斐多說:“有一種非常奇特的感覺籠罩著我,感到既樂又苦,因為心中想到我的朋友行將逝世了。我們這些在場的人都有同樣的感受,時而歡笑,時而悲泣,特別是我們中間的那位阿波羅多洛,你是知道他的為人的。”

蘇格拉底在喝了毒藥之後,斐多說:“為了不讓自己淚如泉湧,我用大氅遮著臉,暗自飲泣,這並不是為他而泣,而是因為我不幸失掉了這樣一位朋友。克力同在我之前站起來走出去,因為他不能制止淚珠了。阿波羅多洛原來一直在啜泣,這時悲痛得放聲大哭,使大家都哀痛欲絕,只有蘇格拉底例外。”

從上面這些資訊,一個陌生而模糊的阿波羅多洛漸漸清晰起來,躍然紙上:

——他是我們常說的性情中人,悲喜隨情而形於色;

——他身上有一種瘋狂的精神、一種憤世嫉俗的情緒,這種憤怒從一開始就瀰漫在對話當中;

——他深愛著蘇格拉底,並由此愛屋及烏地愛上了哲學,唯蘇格拉底獨尊,唯哲學獨尊。

在《會飲篇》中我們看到,只要一提蘇格拉底,阿波羅多洛就會不由自主地興奮,並抓住機會現身說法宣傳投身哲學的好處。

學習哲學前,他認為哲學最沒用,幹什麼都比愛智慧好,那時候他整天都忙得暈頭轉向。

學習哲學後,他才明白以前那些忙碌都不過是漫無目的的瞎忙,投身哲學才是真正值得過的生活。

作為正走在哲學入門路上的坤鵬論相信,阿波羅多洛會讓許多喜歡哲學的朋友產生惺惺相惜的認同。

在別人眼中,阿波羅多洛對於哲學的熱愛是瘋狂的。

但是,哲學本身就是一種瘋狂,若無這種瘋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康德……的哲學便不可能。

阿波羅多洛對非哲學生活的輕蔑與蘇格拉底的牛虻精神也正相吻合。

是的,也只有擁有這種瘋狂的人才能被引入哲學之道。

四、阿里司託得姆是誰?

又譯為:阿里斯多兌謨。

“他是個小矮個,喜歡赤腳走路,他參加了那場會飲,我想他是蘇格拉底當時最熱烈的崇拜者之一。”阿波羅多洛如是說。

色諾芬在其著作中記載了阿里司託得姆,稱其綽號為小人物,無論做什麼事,既不向神明獻祭,也不從事占卜,反而譏笑那些做這類事情的人。

可見,阿里司託得姆是個典型的無神論者,甚至是公開地肆意譏笑神靈,色諾芬還這樣寫道:“蘇格拉底信奉神靈,他顯然不同於、而且還教育過不信神靈的阿里司託得姆。”

根據《會飲篇》的說法,阿里司託得姆是在蘇格拉底赴宴途中與其相遇,並被蘇格拉底邀請一同前往,從而記下宴會中的討論內容。

對於阿里司託得姆的敘述是否準確而恰當地轉述了會飲當晚發生的情形呢?

阿波羅多洛特意強調,“我後來就一兩個細節問過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的回答進一步證實了阿里司託得姆的話”。

五、朋友格老孔是誰?

開篇和阿波羅多洛對話,詢問會飲中談話情況的朋友,他叫格老孔(也譯為格勞孔)。

現實中,格勞孔和柏拉圖是兩位親兄弟之一,他們同為阿里斯通的兒子,出身貴族,是受過良好教育的青年代表。

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讚美他“素來見義勇為、又勇猛過人”。

按當時的社會風俗,對於青年人讚美其勇敢是相當大的肯定。

格老孔在《理想國》中也出現過,是該對話的主要人物之一。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未經同意謝絕轉載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5年底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8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2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