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粵輿融媒教您如何應對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

由 粵輿融媒 發表于 綜藝2021-08-04
簡介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在應對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時,其行為失當或應對態度不積極,會快速成為媒體和公眾關注並攻擊的焦點,出現“對抗式解讀官方資訊”的情況,容易引發次生輿情,增加輿情處置難度

如何正確對待公共輿論

粵輿融媒教您如何應對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

隨著網路新媒體技術的不斷髮展,以網際網路、手機客戶端和網路電視為代表的新媒體已經成為公眾表達利益訴求的重要場域。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釋出了第47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較2020年3月增長8540萬,網際網路普及率達70。4%。這些資料表明,在網路新媒體技術的驅動下,網路資訊的不斷泛化與擴散,促使以校園突發事件為焦點的網路輿情在人與資訊不斷交融的環境中,可能產生遠超突發事件本身的社會漣漪效應。

網民的行為和情緒導向對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的走向會產生較強的連鎖反應。網民依據透過媒體報道和新媒體平臺獲取有關校園突發事件的資訊,經過個體認知將事件資訊進行加工,再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情緒和訴求表達,情緒表達往往表現出非理性的特徵,容易受到負面資訊的影響產生群體極化效應。網民群體中存在不同身份、地位的利益相關者,如網路謠言製造者、虛假資訊傳播者等,他們會散播大量不實資訊,使網民對事件本身的認知發生偏移。

一、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應對行為風險要素

對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進行有效處置的主導部門主要是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校園突發事件燃點低、爆點多,網民代入感強,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在輿情應對過程中極易形成輿論“槽點”。教育主管部門的行為往往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在應對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時,其行為失當或應對態度不積極,會快速成為媒體和公眾關注並攻擊的焦點,出現“對抗式解讀官方資訊”的情況,容易引發次生輿情,增加輿情處置難度。

新媒體為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風險的演化提供了社會環境,同時促進了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應對主體和公眾行為的改變。風險的社會放大框架認為,風險事件經過“資訊傳播、制度結構和個體行為共同塑造了風險的社會感知,進而形成風險結果”,風險的社會放大過程包括風險的資訊擴散機制和風險的社會放大機制兩個方面的內容。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演化過程較為複雜,依據生命週期理論,可將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演化過程分為“醞釀階段一擴散階段一升級階段一衰退 階段”四個階段。由於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風險演化的複雜性,結合基於生命週期理論的網路輿情演化的四個階段,在風險的社會放大框架的基礎上,可將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風險演化過程細分為四個推進機制,即輿情風險的生成機制、輿情風險的擴散機制、輿情風險的放大機制和輿情風險的效應機制。同時,基於風險識別的角度可將校園突發事件輿情風險的演化分為兩個維度,即以校園突發事件本身為焦點的輿情風險放大維度、由於公眾與網路輿情的互動作用而導致的風險效應維度。

二、校園突發事件處置與輿論應對方法

校園突發事件爆發後,包括學校、媒體、政府在內的多元利益主體,透過對輿情風險的感知,把握校園突發事件的發展態勢、學校對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的態勢感知和應對行為,在整個輿情風險應對過程中至關重要,如果對網路輿情迴應不及時,容易錯失治理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風險的最佳時機。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 情風險擴散的過程,也是多元利益主體互動的過程,釐清利益主體間的互動關係, 防止風險資訊在非理性因素的驅動下不斷擴散,演變為新的輿情風險,需要構建校 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風險協同應對體系,實現資訊共享,達成相互信任的默契,控制謠言、虛假資訊和負面資訊的肆意傳播,阻斷風險放大的渠道。同時,應健全風險溝通機制建設,引導公眾表達理性訴求,在新媒體的環境中,開拓多樣化的風險溝通渠道,形成“家庭一學校一社會”多元協作的校園輿情協同應對體系。

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風險因素的聚集導致了輿情危機的產生。此時,如果不釆取有效的輿情風險治理措施,將會引發更深層次的社會輿情危機。將彈性治理的思維運用到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風險治理過程中,採取適當的風險干預措施,將輿情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之內,有助於快速化解階段性的輿情危機。彈性治理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校園突發事件網路輿情中利益相關者的衝突,有效遏制輿情危機。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在校園突發事件輿情風險應對過程中,應主動與受害者及其家人進行互動溝通,及時瞭解利益訴求,透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將公眾所關心的真相還原,修復信任機制。另外,注重培養學校輿情風險的意識,善於在輿情危機應對中總結經驗教訓,也是彈性治理思維的核心體現。學校及政府部門應注重事後的評估和學習,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修訂並完善校園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提高自己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和風險處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