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父母未必比子女高明,別管那麼多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綜藝2022-12-21
簡介12月12日,在北京後海邊的一個四合院裡,張克群在這裡和年輕的媒體人在一起,談建築、說教育、話人生

高曉江為什麼去德國

高曉松不止一次說他母親張克群有民國才女林徽因的風範。

“我媽媽最漂亮!”,“在兒子心中都想說自己媽媽最好。”講起這些,張克群臉上難掩喜悅。高曉松出過的書太多了。而她的母親張克群也出了新書——閒話建築的系列叢書《雜話建築》,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12月12日,在北京後海邊的一個四合院裡,張克群在這裡和年輕的媒體人在一起,談建築、說教育、話人生。數個小時,張克群不間斷地回答記者的提問。期間,她到庭院裡踱步,到隔壁屋子裡逗貓,對照模型為年輕人講解四合院的構造,興致來了還唱了一段《前門情思大碗茶》,絲毫不顯疲憊。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父母未必比子女高明,別管那麼多

張克群出身名門,家學淵源深厚。父親張維,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母親陸士嘉,流體力學家、教育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校教授之一。舅公施今墨,北京四大名醫之一。而張克群自己,出生在德國,成長於中國,讀書在清華大學,受教於建築大師梁思成,畢業後從事建築設計工作。

張克群新書介紹提到,她是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她痴迷歷史和古建築,此前曾出版過多本相關書籍,熱衷探訪古蹟,研究、拍攝、繪畫古建築,自嘲為“破廟迷”。

作為梁思成的學生,她直言“梁思成先生的書太晦澀了,有些內容實在讀不進去,直接翻過。”說自己寫書,“不把人逗樂了,書就絕不出版”。

寫書與談話一脈相承,如果人們聽過張克群講話,就不會為高曉松的妙語連珠而感到意外。張克群講起話,活脫脫一個段子手,常常逗得人們捧腹。她說:“我小時候想做相聲演員的,後來沒有做相聲演員,但用北京話說,我講話還是比較貧。”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父母未必比子女高明,別管那麼多

談建築:因為畫畫好

梁思成勸她學建築

為什麼學建築?張克群說,其實父親希望她學外語,因為畫畫好,梁思成就勸她學建築。“學什麼外語,你喜歡畫畫就學建築。”還是小姑娘的張克群問:“什麼是建築?”“蓋房子。”梁先生就講了很多有關建築的理論,最後總結了一句:“建築比藝術多工程,比工程多藝術。”

後來,張克群如願成為梁思成的學生。親身體驗了梁思成對建築的摯愛,“梁先生講課時,根本不是講課,就是在表達一種愛。在放幻燈片的時候,他會情不自禁地趴在投影的白牆上,撫摸著投影的佛像,口中唸唸有詞地說:‘我是多麼喜歡這佛爺的小胖腳丫呀’。”

梁思成對張克群的影響是深刻的,她把建築當成一生的事業。退休後,張克群開始研究古建築。“剛開始就是因為,北京第一次申奧時,外國人都不瞭解中國。”張克群說,研究古建築,寫書讓更多人瞭解古建築,其實就是為了向外國人吹牛。“這就是一種文化自信的體現。人們瞭解古建築的精彩之處,就能更好保護古建築。”

談教育:父母未必比子女高明

談到子女教育,張克群興致高漲。兒子高曉松是家喻戶曉的音樂製作人,女兒高曉江是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博士,她可謂是一個成功的家長。她教育的秘訣總結一句話就是“教育應該是理念上的教育,而不應該是具體的教育。”換成她的大白話講就是,“別管那麼多!”張克群說:“我從來不在子女面前說‘教育’倆字,父母未必比子女高明。有的家長愛指責孩子,那是因為他們忘了自己小時候是什麼樣。我給孩子削過兩根鉛筆,就再也沒管過他們。”

張克群說,這種教育理念也來自自己的父母。小時候父母很少管自己,即便是初中畢業沒有考上高中,父母也沒有多說什麼。反而是自己不好意思,又努力了一年考上了北京101中學。高中以前她有一句口號“三分好,三分好,不貪黑不起早”,張克群解釋:“當時是5分制,高中以前我從來沒有追求5分,但是中間沒有考上高中,好不容易到了101中學就沒下過5分。”

在新書的序言中,高曉松回憶,“媽媽領著年幼的我和妹妹在頤和園長廊,仰著頭講每一幅畫的意義,在每一座有對聯的古老房子前面讀那些抑揚頓挫的文字,在門廳迴廊間讓我們猜那些下馬石和拴馬樁的作用,從那些精緻的物件開始講述無比生動的歷史”。

回憶起這些,張克群說,這些並不是刻意為之,“只是覺得那塊兒好玩”。而對孩子唯一的刻意就是,讓孩子多背古詩詞。她曾把“風花雪月春夏秋冬”的字條放在碗裡,讓孩子抽,抽到哪個字,就背哪個字相關的古詩詞。

張克群說,教育孩子第一點就是要讓他們懂得自尊。第二點就是要讓孩子有求知慾。張克群講到女兒小時候,一次晚上一起走路,問“為什麼我們走路的時候,月亮也在走路”。她一時解答不上來,就把女兒帶回家讓父母幫忙解答,“全家一個學物理的博士,一個大教授,還有一個本科生圍著孩子解答這個問題,孩子會覺得他們的問題受到了重視,就會保持求知慾”。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父母未必比子女高明,別管那麼多

以下為紅星新聞對話張克群實錄。

寫書不是為了讓人懂建築

不把人逗樂不出版

紅星新聞:您出版的書籍都與歷史或者古建築有關,是因為您覺得歷史很重要還是因為歷史很有趣?

張克群:是因為歷史很有趣,我寫的東西都是我覺得很有趣的。尤其是我寫的《我給歷史梳小辮》(尚未出版),這些都跟建築沒有關係了。我從初中就開始讀歷史,《東周列國志》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我還把它翻譯成白話文。但不知道怎麼就學了理工。

紅星新聞:您的《雜話建築》系列裡,有一本《記憶與傳承》寫到很多古村落和古鎮。您都去過嗎?哪些古村落印象最深刻?

張克群: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婺源李坑村。這個村子的等級觀念特別嚴重,村子中間有一條河,然後兩邊是房子。凡是不入流的人,比如木匠,其實木匠對於造房子來說很重要,但是他沒當過官。門就不能衝著主要街道,必須得側過來得擰一下,只有當官的大門才可以衝街道開。這等級觀念得多嚴重。村子中間那條河就跟太極圖一樣是“S”形,然後兩邊就是半拉黑,半拉白。黑的裡頭有一個白點,白的裡頭有一個黑點,我覺得這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很哲學的體現。沒有一個東西是純白,沒有一個東西是純黑,那個村子就是按照這個做的,這個點是一個廟,另一個點也是一個主要建築。很有意思。

紅星新聞:您覺得這些農村的傳統民居應該怎麼保護?

張克群:主要看政府的觀念。安徽做得就比較好,但是有些農村沒有這種觀念,就是都蓋成一模一樣的豆腐塊,還貼上白麵磚,一點風格都沒有,真可惜。安徽尤其是徽州做得那麼好,一定是有政策的提倡。

紅星新聞:您在書中寫到中國的古村古鎮給中國建築史上留下了寶貴遺產,但是反觀如今鄉村裡的很多建築,你會不會擔心這個時代的建築不會為後世留下一些典範?

張克群:我不擔心。歷史會淘汰那些不應該留下的,會留下那些應該留下的。

紅星新聞:如何讓年輕人能夠參與到對古建築和文化遺產的保護?

張克群:寫書,想辦法寫得讓人們愛看。我曾經立過一個志向,我說,我寫的書要不給人逗樂了,這書絕對不出版。別像教科書一樣,很多建築書就是太學術了。我寫書不是為了讓外行人懂建築,而是為了讓外行人覺得,中國的建築真的挺好的。比如,我在資料上了解到那裡有一個元代的廟,我開著車,顛了半天,好不容易走到問當地人你們那個廟呢,他們說,就那個破廟,早拆了。他們不知道身邊有好東西。其實如果他們不拆,能夠拯救,到時候能吸引多少旅遊者。要做好文化的傳承,就要先做好文化的普及。你只有先懂得一點,才能有興趣,有興趣才能做好保護。

紅星新聞:您書裡有很多插圖,都是您自己畫的嗎?您除了畫建築還畫別的題材嗎?能講講您學習畫畫的經歷嗎?

張克群:小學就開始學畫畫,我自己出過一本《手下留情》,半本畫建築,半本就是人了。我畫的人,都是不認識的人,反正畫什麼樣長什麼樣也不知道。認識的人我就不敢畫了,我也畫得不像。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父母未必比子女高明,別管那麼多

中國建築沒有明顯的時代區分

紅星新聞:您探訪過北京很多古建築?有沒有覺得哪個地方是最值得去的?

張克群:爨底下,是門頭溝特別好玩的一個村子。那個村子是明朝初年整村從山西大槐樹搬過來。搬過來以後,他們在當地就屬於外來戶了,所以他們很怕別人攻打他們。所以大量的房子都蓋得跟碉堡似的,一個大臺階特別高,然後大臺階上開一房,而且沒有什麼平地,他們就蓋在山村裡。但他們設計特別好,整個村子的用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他們把山上的水弄到一個小河溝下來以後,引到院子裡邊洗碗做飯,然後再把洗碗的水放出來,再引出去澆他們的自留地,用得好極了。

我想可能是因為山西那地方缺水,所以他們在這用水用得特別好,一整套設計,蓋的小水渠一點都不浪費。

紅星新聞:現在很多地方熱衷復建、重建古城牆,還有一些地方修建仿古的商業區,並且宣揚這是“外在古典,內在時尚”。但也有人指出,文化傳承應該追求“內在古典,外在時尚”,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張克群:這就是說所謂“假古董”,現在的古房子在過去也可能也是“假古董”。現在的“假古董”,放一百年不也是古董。所以不必苛求。

至於內在現代化還是外在現代化。打個比方,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就是一個斗拱。它絕對不是很繁的斗拱,很多木頭方塊。但它用的是斗拱的感覺。另一個,延慶的世博園,有一個建築是大屋頂,並且還起翹。它完全是一個現代結構,但是絕不是用水泥模仿傳統,而是一種理念,傳承了古代的理念,但是不一定用古代建築的手段。另外,中國建築有一種理念,叫先抑後揚,貝聿銘設計的香山飯店就是用了這種理念。不讓你一下就看見房子,而是在牆上挖一個圓洞,從洞裡看主體建築。這就是一種理念上的傳承,而不是單單形象上的傳承。

紅星新聞:那您覺得哪些建築值得保護?

張克群:這很難說,對每個人來說,你覺得值得保護它就值得保護。比如住四合院的某個人如果覺得四合院值得保護,那這個四合院就值得保護。

紅星新聞:您是否認為一個時代的建築應該有一種風格?

張克群:有啊。但是中國建築不是特別明顯,外國建築體現得很明顯。比如先是古羅馬、拜占庭,然後就是文藝復興,然後就是現代主義,接著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等,有很明顯的分代。中國因為5000年來一直是一種“大廟”,忽然橫插一槓,就是外國已經變成那樣的時候引入了中國。所以中國建築沒有明顯的一代一代的區分,冷不丁的就現代化了。

紅星新聞:您有沒有特別現代化的、特別大膽的建築設計?

張克群:應該說就是301醫院的耳科研究室。因為他是一個實驗室,就是Laboratory。所以整個房子是一個“L”形的。它對聲學要求特別高,就是聲場幾乎等於零,每個房子都在彈簧上,地面來的聲音都不能傳進來。這個建築很費勁,後來還得了全軍一等獎。

高曉松母親張克群:父母未必比子女高明,別管那麼多

回憶高曉松童年和人爭吵

高喊“我媽最好看”

紅星新聞:現在人們談到您,會在您的名字前面加一個字首——“高曉松的媽媽張克群”,您怎麼看待這種情況?

張克群:怎麼改變呢,沒法改變,除非我書寫得越來越好,名氣越來越大。

紅星新聞:高曉松在不同場合說過他的媽媽像林徽因具有民國才女風貌,您怎麼看待他的說法?

張克群:孩子都覺得自己的媽媽最好,他小時候有一次,我聽到他和另一個孩子在樓梯上一邊上樓,一邊爭論誰家媽媽好看,他大聲嚷‘我媽媽好看,你媽媽不行’。孩子都覺得媽媽好看。

紅星新聞:您平時看高曉松的節目嗎?會不會給他一些指導?

張克群:看。不指導,我也不評價。

紅星新聞:您覺得您對高曉松影響大嗎?體現在哪些方面?

張克群:應該是很大的。起碼古詩古詞懂得挺多,然後就是他愛看書。一個家庭爸爸媽媽都在搓麻將,指望小孩看書,那不可能。我們家裡要不就看書,要不就聽音樂,所以他也是。在這方面影響挺大的。

紅星新聞記者 吳陽 趙倩 北京報道 攝影記者 陶軻

原標題:《高曉松母親張克群:父母未必比子女高明,別管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