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文藝範·聚焦」廬州“塘”字地名知多少

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音樂2021-10-04
簡介○石塘 玉笛書劍 攝○竹塘掛麵歷經千年風雨滄桑的下塘、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石塘、具有特色美食文化的竹塘、歷史與現實精妙結合的古埂塘、流傳著 “ 一里三知府 ” 故事的殷塘、自然風光無限的大漢塘、記錄著姓氏家族遷居史的蘇喜塘和清水塘

壩作為姓氏怎麼讀

「文藝範·聚焦」廬州“塘”字地名知多少

○石塘 玉笛書劍 攝

「文藝範·聚焦」廬州“塘”字地名知多少

○竹塘掛麵

歷經千年風雨滄桑的下塘、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石塘、具有特色美食文化的竹塘、歷史與現實精妙結合的古埂塘、流傳著 “ 一里三知府 ” 故事的殷塘、自然風光無限的大漢塘、記錄著姓氏家族遷居史的蘇喜塘和清水塘 …… 這些帶 “ 塘 ” 字的廬州地名,構成了一幅自然與人文並存的風情畫卷。

下塘:古韻新城的文化傳承

○古韻新城下塘鎮

位於長豐縣中部的千年古鎮下塘,始於春秋,自開埠距今已有 2000 多年曆史。這個池塘眾多的古鎮,名人輩出,人傑地靈,是長豐文化薈萃之地。境內更有聞名江淮的美食 “ 下塘燒餅 ”、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 “ 下塘火獅 ”。

《中國歷史圖集》《元豐九城志》記載,北宋期間就有 “ 夏塘鎮 ”, 距今已有 1000 多年曆史。隨著人氣聚集,物流暢通,過往行商走販漸次增多,外地客商因見集址高阜,四周有塘(東有南馬塘和北馬塘、南有黑宣塘、西有牛市塘、北有廟塘和仙塘),一出街便下到塘埂,後誤稱為 “ 下塘 ”, 明嘉靖《壽州志》記下塘鎮,並沿用至今。

下塘鎮人文薈萃。翻開古鎮悠悠千年的歷史畫卷,僅晚清時期,這裡有進士、拔貢、武舉、廩生、秀才等名號的就不下 20 人。古鎮歷來奉行教育為上,文風盛行,郭沫若曾為下塘中學題寫校名,幾十年來,下塘中學英才輩出、桃李滿天下。發生在下塘鎮的歷史事件(戰爭)有胡龍牙掠芰蒲城、壽陽爭奪戰、蕭梁伐魏等等。千年的歷史給下塘鎮留下了眾多的歷史古蹟,李氏祠堂、金鐘寺、文昌宮、東嶽廟等遺址、漢代古墓、古街巷,這一個個歷史古蹟彷彿都在無聲地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悠久的歷史也滋養出燦爛的飲食文化。下塘鎮是著名的美食之鄉,下塘燒餅、燒餅圓子、下塘龍蝦、鹹魚貼餅、白斬雞等特色美食享譽江淮。尤其是下塘燒餅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江淮傳統的名小吃。相傳,在三國鼎立之時,曹軍伐吳,在合肥逍遙津被吳軍打敗追至下塘,到了夜間,曹軍又累又餓,但擔心被吳軍發覺,不敢明火做飯。這時,一位軍師想出辦法,將行軍鍋倒扣,再找一些樹根在下面點著,從而做出又香又脆的燒餅。飽餐一頓後的曹軍,士氣大振,次日擊敗吳軍,大獲全勝。

為紀念這次勝利,曹軍將燒餅取名為 “ 下塘燒餅 ”,其製作工藝也流傳了下來。下塘燒餅素以 “ 香脆酥軟,鮮美肥嫩 ” 著稱,“ 幹蔥老薑陳豬油,牛頭鍋制反手爐,面到筋時還要揉,快貼快鏟不滴油 ” 這一順口溜形象道出了下塘燒餅的獨具特色。2014 年 8 月下塘燒餅榮獲 “ 中國地理標誌 ” 商標。昔日的小燒餅終於登上了大雅之堂。

下塘鎮民間藝術源遠流長,書法、紙牌、火獅都頗具盛名,其中以 “ 下塘火獅 ” 最具代表性。

據史料記載:“ 下塘的‘火獅’獅子身長七尺,披五色毛,引獅者衣雜彩,手執繩,系耍球一,五色。” 其不同於其他 “ 獅舞 ” 之處,在於 “ 下塘火獅 ” 能夠在煙火中起舞,將雜技、舞蹈、武術等巧妙融為一體,觀之相映成趣。“ 下塘火獅 ” 因其獨具特色的表現方式和火火風情,曾入選合肥市首批市級 “ 非遺 ” 名錄。

石塘:“ 二絕 ” 特產遠近聞名

「文藝範·聚焦」廬州“塘”字地名知多少

○傳說因楚霸王項羽的妻子虞姬而得名的石塘鎮 玉笛書劍 攝

肥東縣石塘鎮是商貿重鎮、農業強鎮、旅遊大鎮。境內浮槎山旅遊風景區,自古就有 “ 北九華 ” 之稱,是合肥旅遊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還有龍城遺址、大城墩遺址等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方特產 “ 石塘驢巴 ”、“ 浮槎雲霧 ” 茶,堪稱石塘二絕。

據說,石塘鎮的名字來源於石塘橋。石塘橋古稱柳樹店,清乾隆年間,因這裡有座石拱橋和三口大塘而更名為石塘橋。不過也有人說石塘鎮古稱石塘橋,是因為楚霸王項羽的妻子虞姬而得名的。

相傳楚漢相爭時,項羽兵敗垓下,與虞姬走散。虞姬被漢兵追至今石塘鎮附近,飢乏交加,癱倒在一家蹄角行的屋簷下。掌櫃的清晨起來開門一看,一個絕世美人楚楚可憐地依偎在門墩上,雖然是滿面灰塵、衣衫襤褸,但渾身上下還是透著高貴的氣息。店主頓時心生憐惜,將其扶至屋內。只奈虞美人命中註定難逃此一劫,劉邦的軍隊追至鎮上,手起刀落,虞美人一頭栽倒在小河裡,順水而流。從此小鎮就有了一個悽楚的名字:屍淌鎮,那座小橋也被稱作 “ 屍淌橋 ”。後來,鎮上的人覺得名字不雅且晦氣,於是據此諧音,改叫石塘鎮,那座橋改叫石塘橋,連小河也改名叫石塘河。

說起石塘鎮就不得不提遠近聞名的石塘二絕:“ 石塘驢巴 ” 和 “ 浮槎雲霧 ” 茶。

在石塘鎮,驢巴素有 “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 的美譽,入口細嫩,回味不絕。這項風味小吃已有千年歷史,它肉細可口、味道鮮美,成為饋贈親友的佳品。

相關史料記載,隋唐時期石塘乃水陸重地,一些商人的馱驢因長期役用衰老,常在石塘宰殺換驢,由此石塘就有了驢巴這道名菜。宋朝時,包拯就很喜歡這道家鄉的佳餚,在開封當府尹時,特地從老家找了位會做驢巴的廚子帶在身邊,並且推薦給宋仁宗。趙禎皇帝吃後大加讚賞,要地方官每年進貢。

“ 浮槎雲霧 ” 不是指浮槎山雲蒸霞蔚的自然景觀,而是浮槎山的山茶。浮槎山旅遊風景區主峰海拔 418。2 米,是長江以北、合肥東部最高山,主峰四周羅布九座山峰,綿延二十餘里,山峰清奇,密佈植被,雲霧繚繞,怪石崢嶸,狀態萬千,自古就有 “ 北九華 ” 之稱。“ 山水上,江次之,井為下。山水、乳泉、石池流者上。” 浮槎山上有 “ 合泉 ”。在浮槎山 400 多米的山頂上,湧現出一清一白兩眼泉水,南池圓、北池方,方池水明澈如鏡,歷歷在目;圓池水,瑩澤如玉,不見池底。浮槎山山頂常年雲霧繚繞,土質優良,所產的茶葉葉片細嫩,口感悶香,經水不變,具有獨特風味。

竹塘:有著百年傳承手工工藝

「文藝範·聚焦」廬州“塘”字地名知多少

○竹塘徐氏家譜

肥東縣有兩個叫 “ 竹塘 ” 的社群,雖然名稱一樣,卻有著獨具特色而又豐富精彩的歷史文化。

肥東縣包公鎮的竹塘社群有個山徐村,這個村莊大有來歷。居住在此地的 1000 多戶居民都姓徐,並且都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後人。

徐達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 “ 六王 ” 之首,從小便成為明太祖朱元璋好朋友。22 歲時追隨朱元璋征戰四方,忠心耿耿,英勇善戰,戎馬一生,功績顯赫,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朱元璋稱帝時,徐達被任命為中書右丞相。去世後,被追封為中山王,諡號 “ 武寧 ”,賦葬鐘山之陰,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徐氏後人多數從軍,報效祖國。

徐氏有宗祠,還有家譜。徐氏宗祠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共兩進,前後各 5 間房屋,中間有個天井。其採用徽派建築,青磚灰瓦,雕樑畫棟,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先後被用於當私塾和學校,1959 年,祠堂被拆除。在祠堂舊址處,隨處可見當年建築的 “ 遺骸 ”,被枯草覆蓋住,高大的樹木在寒風中微微搖晃著,彷彿訴說著歷史的風雲。祠堂前面,依次分佈著祠堂塘和祠堂古井,現在依舊塘滿井豐。

徐氏家譜一共有 8 卷,記錄了家族的來歷。據瞭解,徐氏宗譜分別於 1886 年、1920 年及 1997 年大修過三次。目前,山徐村徐達後人已經傳至 25 代了,輩分最大的是 “ 和 ” 字輩,最小的是 “ 翰 ” 字輩,年齡最大的是 97 歲。

另一個竹塘社群位於肥東縣橋頭集鎮。作為中國三大掛麵村之一,製作掛麵的傳統已逾百年。因其製作工藝複雜,技巧精湛,歷經 18 道工序乃成,造就了竹塘掛麵獨特純正、溫軟滑糯的口感;而作為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又使其聲名遠揚,有口皆碑。

不過,近年來,隨著手藝傳承的後繼無人,老手藝人的漸漸老去,加上銷售市場沒有拓展,“ 掛麵村 ” 漸漸呈衰落之勢。欣喜的是,這幾年來,為了擴大村裡掛麵的影響,打通農戶們的銷售渠道,增加農戶的收入,竹塘村專門成立農業合作社,為掛麵穿上包裝,並打出 “ 竹塘掛麵 ” 這個品牌。漸漸地,“ 竹塘掛麵 ” 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成了搶手貨。如今,全國首個 “ 掛麵主題文化館 ” 也在竹塘社群建成,該文化館由掛麵歷史、製作工藝、營養價值、選購食用、掛麵詩文、歷代皇帝與掛麵、歷代文人與掛麵的故事等組成,集文化教育、食品展示、現場體驗、生產現景展示等功能於一體。透過聽取講解、現場參觀,可以瞭解掛麵的歷史,領略鄉土風情、銘記刻骨鄉愁,讓人回味無窮。

古埂塘:滄桑遺址今成美麗公園

「文藝範·聚焦」廬州“塘”字地名知多少

○曾經的古埂塘現在變成美麗的古埂公園 徐勇 王建柱等 攝

肥西縣上派鎮有座著名的古埂公園,其得名是因為這裡有一片古老的遺址——古埂塘。

古埂塘又稱古城崗、古埂崗,位於上派東南方向,毗鄰縣體委運動場。東西長 350 米,南北寬 65 至 180 米,面積 3。5 萬平方米。這塊不死的土地,已經沉沉睡了幾千年,只是曾在 20 世紀 80 年代醒過兩次。

這裡曾叫胡灣村。時間倒回到 1976 年,縣裡統一部署,將胡灣村改成了蔬菜種植基地。歷史有時充滿了戲劇性,改種蔬菜後,需要在地頭間挖很深的水溝,以便灌溉蔬菜。誰也沒想到,這一鍬下去,直接與沉睡地下的文物來了個 “ 親密接觸 ”。

先是有村民挖水溝時挖出了形狀怪異的石頭。接著,挖到東西的人越來越多,挖出的東西也越來越奇怪。沒有人說得出它們的名字,更不知道這些 “ 玩意 ” 是做什麼用的。有人挖到過石斧,還有人挖到了蚌殼、陶鼎等物。當時有人稱,把看著又光又滑的石斧拿回家切菜,嘿,居然夠鋒利!

不久後,有村民向肥西縣文物部門反映了此事。1982 年,正值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由當時的肥西縣文物工作組對古埂遺址出土的文物進行了鑑定,確定古埂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上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 年,古埂遺址升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間,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帶隊,肥西縣文物部門和安徽大學文博班學員參與,於 1983 年和 1987 年先後兩次對古埂遺址進行了發掘。

後經專家鑑定,古埂遺址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這裡發掘的文物包括鼎、壺、碗、缽、盤、鳥首耳罐、杯等,材質包括石器、紅陶、黑陶等。古埂遺址帶有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和長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特色,是很有代表性的江淮地區遺址。而根據專家們的考證,古埂遺址已經有 4000 年到 4500 年的歷史了。也就是說,早在 4000 多年前,古埂遺址就已經留下了人類活動的印跡。因為古埂遺址長期以來種植農作物,歷史上幾乎沒有人類居住的痕跡,所以受後代文化影響較小,新石器時代印跡保留完整而單一,這也使之成為研究新石器時代遺址不可多得的 “ 寶地 ”。

如今,發掘出土的文物,已經被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存。2007 年,在原遺址基礎上建成了一座佔地 2 萬平方米的現代公園,成為上派鎮乃至肥西縣周邊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一到晚上和節假日,散步的老人、唱歌跳舞的中年人、甜蜜的小情侶 …… 遊人如織,十分熱鬧。而原先的古埂遺址,只剩下一座紀念碑,以及埋藏在當地人心中樸實的自豪感,在靜靜訴說著屬於這片土地的歷史和榮光。

殷塘:“ 一里三知府 ” 傳奇出自於此

廬江縣有個 “ 一里三知府 ” 的說法,即西靠棲鳳嶺和長龍山,東朝白湖,殷塘、中符、壩埂三村由南到北一字排開,相距一華里,在明清出了三個知府,至今讓當地人津津樂道,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其中,一位殷知府就出自殷塘村。

殷塘村是白湖的一個湖嘴。往昔房屋鱗次櫛比,高高的馬頭牆迎風翹起,粉牆黛瓦富麗堂皇,門窗雕樑畫棟。這裡是殷知府的產業,他的兒孫主要靠航運和經商過著富裕的生活。至於殷知府在何地任職,史料沒有記載,民間傳說也模稜兩可。只知道村莊是以尹知府命名,明末清初一直是尹姓居住。不知何故,尹家賣掉所有房產,遠遁他鄉,符、夏等姓成了現在的村民。在村莊和附近的田裡有大量的古磚和小瓦,顯示了曾經的繁華和富有。新中國成立前,這兒是小漁村,村民以打魚為生。1958 年白湖改成白湖農場,村民才放棄了漁業,從事農業。

中符村,原名叫中府村,因明正德年間出了宛知府而得名。宛知府,叫宛嘉祥 ,年少時,家境貧寒,送給富人家當書童,受盡了侮辱,氣憤地說:“ 我是個大丈夫,怎麼到了這樣的地步!” 回家閉門苦讀,由於天資聰穎,好學深思,深得老師的賞識,中嘉慶舉人,後任貴州思南知府。貴州土匪猖獗,有個綽號 “ 瞞天大王 ” 的匪首聚眾萬人,為害州邑十多年,官府多次清剿未果,匪患成了歷屆知府的一塊心病。宛知府到任採取了招撫政策,設計擒得匪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明之以害,“ 瞞天大王 ” 終於茅塞頓開,歸順官府。其他幾股殘匪也順應民心和民意,陸續被收編。宛知府兵不血刃地解決了多年遺留下來的棘手問題,徹底清除匪患,四境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朝廷嘉獎他,表彰功績;百姓感激他,立碑頌德,繪肖像紀念。他告老還鄉,閉門謝客,潛心著書立說寫詩文。縣內如有重大事情不能決斷,縣官登門求教,他也不吝指點,一時傳為佳話。嘉靖四十二年,他主纂《廬江縣誌》,給廬江的志史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壩埂村,也叫老壩埂,顧名思義,是建立在阻擋白湖之水的壩子之上。壩埂村陳姓居多,其中陳文錦捐納布政司理問,負責一省的賦稅、錢糧、戶籍,雖是五品,但大權在握。陳知府廉潔奉公,政績斐然,深受朝廷信任和人民的擁戴。陳知府自己生活節儉,卻慷慨好義,除了微資自給外,悉數捐輸濟公。他大量捐田,為廬江魁星樓捐撿拾字紙費用和日常開支費用,為文廟捐祭費,為學生童生捐試卷費,為宗祠捐修建費 …… 他的推財慕義和樂善好施,在這一帶樹立了典型和榜樣,影響了其後的許多富人熱衷於慈善事業。陳知府生於乾隆年間,卒於道光年間,據傳由於得到他的幫助和救濟,清明冬至,村民都一直上墳燒紙敬香,一直延續到現在。

一里三知府, 的確是一個傳奇,但不是神話。這裡鍾靈毓秀,孕育著無數文人雅士和達官顯貴,三位知府是後人的驕傲。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大漢塘:歷經千年風雨 留下千古傳說

「文藝範·聚焦」廬州“塘”字地名知多少

○大漢塘 王閩 左學長 攝

在廬江柯坦鎮城池村,有一座歷經千年風雨的大漢塘水庫。這裡綠樹參天,濃廕庇日,清波碧浪,水鳥成群,風光無限。

傳說這座水庫的前身早在漢代就已形成。當年楚漢相爭,各路諸侯據守一方,稱王稱霸,這裡被兵家視為 “ 風水寶地 ”,欲在這裡建造城池,這座水庫就是在那個群雄割據的年代裡開挖出來的,故名 “ 大漢塘 ”。

在水庫腳下有兩個分別為大漢、大城的村莊,正是當年準備再次建造 “ 城池 ” 的地方。後來,因為戰亂和歷史多種原因,使這座 “ 城 ” 中途夭折,留下了大漢塘的千古傳說,讓人說道至今。

新中國成立後,大漢塘被地方政府列為重點水利建設專案,為其加深、加高、加固,並栽植了近萬株水面池杉,使這座千年古塘又煥發了青春,成為灌溉農田、環境優美的園林水庫。

「文藝範·聚焦」廬州“塘”字地名知多少

○歷經千年風雨的大漢塘水庫 王閩 左學長 攝

「文藝範·聚焦」廬州“塘”字地名知多少

○大漢塘水鳥成群,風光無限 王閩 左學長 攝

每逢春夏之交,這裡便是周圍人們理想休閒的地方。在春染枝頭、滿塘泛綠的時節,成千上萬只水鳥便聚集到這裡安家落戶,在碧水綠樹間築巢下蛋,繁衍生息,這裡便成了它們的領地與天堂。

這裡有蘆風疊翠,垂柳輕搖,荷香暗動,鳥戲鳥鳴。偌大的一片水上 “ 園林 ”,縱橫交錯,樹樹相連,枝枝交臂,林水一色,景色迷人。當你涉入林中,你彷彿會置身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之中,這裡遠離喧鬧,寧靜而溫馨。

透過歷史的煙雲,走過歲月的坎坷,大漢塘如一位千歲老人從遠古走到今天,在經歷了無數個朝代洗禮之後,仍春色不老,風景依然。她的風采與美麗如同一首歌、一幅畫,唱在人心裡,美在天地中。

蘇喜塘:姓氏家族世居之地

「文藝範·聚焦」廬州“塘”字地名知多少

○蘇喜塘 楊鈞 攝

巢湖北部,在東黃山與浮槎山之間有著眾多村落,成為姓氏家族世居之地,宗族血脈傳承,讓每座村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與傳說。蘇喜塘就是其中的一個。

巢湖市蘇灣鎮往界墩方向,折有鄉道通往大湯村,大湯路口右側即為蘇喜塘。與大湯村相比,蘇喜塘是座小村落。

丘崗是東黃山山下區域的主要地形。蘇喜塘坐落於崗上,崗下多農田,是傳統農耕地。

蘇喜塘,又名喜塘村。蘇喜塘中 “ 塘 ” 字為後期登記易名,早期人們稱其為蘇喜堂。因時間久遠,當地人對於原蘇喜堂名稱由來說法不一。

“ 蘇 ” 為蘇喜塘所在蘇灣鎮的大姓。蘇灣,因從南京通往合肥古驛道經此,且順著東黃山彎曲而得名。另有人說這裡曾是水灣之地:古時東黃山下澤水,水退後便露出大大小小的丘陵山崗,故得名 “ 蘇灣 ”。蘇灣一帶的蘇姓人,是四川蘇氏眉山堂後裔,且與北宋文學大家蘇東坡有著淵源。

古時,蘇喜塘所在地是一片荒崗。附近界墩因是縣域交界地,商賈人氣旺盛,後便有蘇姓商戶到距離界墩不遠的蘇喜塘建屋定居。

不同於東黃山下就地取材用青山石石材建屋的其他居民,初來的蘇姓人家選用了更為顯眼的紅磚紅瓦建屋。崗上山林間,蘇家在此經商圖吉利,而這座紅瓦房又有些像喜堂,於是被人們稱為蘇喜堂。

對於蘇喜塘,還有人說它起源於在東黃山蘇灣三姓蘇、郎、尹聯合建起的家族廟堂 “ 三義堂 ”。蘇喜堂中的 “ 堂 ” 字,不僅有宗族堂分之意,也飽含著三義堂異姓族人的情義。

隨著蘇喜塘村落逐漸形成,附近趙、胡等姓氏人移居至此,不斷充實著小村人丁。村民們或經商或手工或織田,他們透過不同的方式創造鄉村富裕生活。

蘇喜塘離蘇灣鎮不遠,道路通暢,交通方便。隨著巢北經濟發展,美好鄉村建設,未來面貌更新,蘇喜塘在時代下將續寫著鄉村新故事。

清水塘:書寫柳氏家族遷居巢湖的歷史

「文藝範·聚焦」廬州“塘”字地名知多少

○清水塘 楊鈞 攝

古泉、古樹、牌坊、祠堂 …… 巢湖南岸的清水塘村,記錄著南巢鄢柳橋柳氏家族遷居巢湖的歷史。

位於巢湖市散兵鎮的清水塘村,是一處依山傍水的古村落。清水嶺下,這裡是南巢柳氏家族的聚集地。

走過清水塘牌坊,來到古泉崗旁,一處水塘和一汪古泉吸引著遊者的目光。終年不絕流淌的古泉水,清澈見底。環池鋪有石板,是清水塘村人洗濯的地方。牌坊外,古樹環立,泉水潺潺。上水半月形古池內,是舊時村中飲水地。村中散落幾處的池塘,水澤著古村世代。池塘邊,村舍排列,村中一處小廣場,也是四通縱橫間的村道。依山而立,屋舍成群。隨著美好鄉村建設,農村環境改善,清水塘裡更潔淨。

「文藝範·聚焦」廬州“塘”字地名知多少

○清水塘 楊鈞 攝

南巢柳氏的宗祠坐落於村後山下。漫長人文歷史中,唐文學家柳宗元和書法家柳公權是柳氏族人引以為傲的柳姓先人。

南巢柳氏溯源於山西運城,宋時為避戰亂至古徽州休寧律村定居,行醫為生。後再有柳氏先人從古徽州遷居輾轉來到如今巢湖南岸盛灣一代,舊時的柳橋南棗園。柳氏先人落居後,其後代開始散居分佈在巢湖南岸的九個村莊,柳氏後人稱為 “ 九戶柳 ”。隨著柳氏家族的興旺,柳氏後人在各行各業多有建樹。

行走在清水塘,古泉古樹古文古風濃郁,鄉人熱情好客。一處美好鄉村,因其美麗富饒更讓遊子惦念。記住家園,記住鄉愁。

合肥晚報 ZAKER 合肥 記者 秦鳴 通訊員 楊鈞 徐州 高嶽山 黃松泉(除署名圖片外,其餘均為資料圖)

【來源:合肥晚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