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由 差評 發表于 攝影2023-01-24
簡介大疆是有點做產品的基因在身上的,幾年前在深圳拿了這塊地之後,他們沒有馬上聯絡建築公司、找供應商,而是想要自己先研究研究,把造樓的這個理念先搞搞懂,看看有沒有辦法參與到大樓的建造過程中

大疆為什麼叫大疆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前陣子,差評主辦了一個叫作麻瓜青年選擇獎的活動。

雖說這獎項的名字取得有點端著,但我們辦這個獎的初衷,是想用酷酷的方式,選出這一年裡,大家心目中喜愛的一眾硬體產品。

獎盃設計的也很特別,是一塊用北美黑胡桃木製作的陸衝板,足夠的別出心裁了。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而在獲頒的這些產品中,有一項叫作「 年度驚喜產品 」的獎項,經過投票後,最後獲獎的是大疆在深圳新建的總部大樓 —— 大疆天空之城。

對於這個結果,說實話是真的蠻「 驚喜 」的。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不是給產品頒獎嗎,最後怎麼落到了一座建築身上?它怎麼就成為了今年驚喜最大的「 產品 」?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這獎是評出來了,獎盃 滑板 也給人送去了,回過頭來反而是頒獎人自己搞迷糊了。。。

託尼定睛一看這新大樓的照片,長得確實是相當別緻啊。

外面掛著五六個的 “ 大盒子 ”,像踩著高蹺站在地上似的,大樓中間還有一條橋連著,有那麼點 “ 混亂守序 ” 的意思。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託尼和同事看完之後頭開始癢了,腦袋上長出了不少的小問號。

你說一棟樓,上面要掛這麼多盒子,不怕變形掉下來麼?

深圳颱風那麼多,看起來這麼個這麼個金雞獨立的造型,能抗住幾級大風?地震會不會有影響?

趁著送獎盃的時候,託尼順便問了一下大疆的同學,有沒有機會來現場參觀參觀一下天空之城,來揭開我們內心的好奇心。

大疆的同學很爽快的答應了我們的請求。

於是,託尼立馬帶上相機、無人機,閃現到了深圳。。。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嗯,這恐怕也是託尼至今為止,評測過最大的一件「 產品 」了。

/ / / 接下來的篇幅有些長,但是絕對能給你另一個角度看待大疆這家公司,而且這個樓真的很有意思 hhhh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如果你恰好在深圳,從地鐵站五號線留仙洞站 A 口出來向左轉頭,就能看到這座大疆的新總部。

第一眼看過去,你會發現兩棟樓一高一矮,不是對稱的,它像是一個漂浮在空中的巨型機器人。

整個鑲嵌的箱體結構錯落有致,乍一看又有一點盜夢空間般光怪陸離的 feel 。。。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站在大樓下,一抬頭就能看到這些 “ 玻璃盒 ” 懸在頭頂,底部沒有任何的支撐,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屋簷,壓迫感十足。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而「 天空之城 」妙就妙在這些掛在上面的 “ 巨大玻璃盒子 ”。

大樓中心貫穿的中心柱叫 “ 核心筒 ”,而這些 “ 玻璃盒 ” 就一塊塊的掛在建築的核心筒上,以一種看上去不太可能的方式牢牢吸在上面,全鋼結構結合玻璃的大體塊、非對稱外掛,這座建築增添了一份異世界的科幻感。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而大疆的員工,平時就在這些懸空玻璃盒裡辦公、研發產品。。。

視角再往上移,在兩幢樓中間的位置還架了一座高空連橋,若隱若現的連線著兩棟大樓。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這座懸索橋掛在 105 米高空的位置( 東塔 40 樓,西塔 44 樓 ),上下沒有遮擋,遠看像是浮在空中一樣。

看到這些,我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去這個橋上體驗一下。

但是問題來了,我們圍著核心筒底座找了一圈,並沒有發現大樓的入口在哪兒。。。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這個大樓的底座旁邊是一片精緻的景觀綠化廣場,在這個廣場上到處都是大疆的員工在測試產品,但是完全搞不明白他們從哪兒冒出來的。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在獲得允許後,我們把無人機飛上天,終於看清了大樓的入口。

原來天空之城的底部是一圈包圍起來的裙房,入口和大堂在裙房的內側,刻畫出了簡約大氣的觀感。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不得不說,這樣抬高之後做成的入口,還是挺有巧思的。

站到真正大樓入口前,透明玻璃盒子乾淨通透、一覽無遺。而你很難意識到,周邊上面原來是一塊可以走人的綠道。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 天空之城 」的裡裡外外,都充滿了類似這樣極致簡約感的「 移步易景 」,在整個建築的美學語言中,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

去訪客中心換了訪客牌之後,託尼和小夥伴就正式進入大疆總部了。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進入大樓,整個大樓以銀灰色為主色調,與大疆現在的產品色系一脈相承,充滿了科技科幻風。

託尼私以為如果加一點橘色,就像大疆無人機的槳葉,可能會更加活潑一些。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在經過了擁有專職護工的枯山水,“ 神盾局 ” 風格的電梯之後。。。。

託尼終於來到此行的第一個目的地,就是連橋所在的西塔 24 樓!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西塔 24 樓 >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從功能上來分析,這座連橋是大樓在地面以上唯一連通東西兩座樓的交通方式。

換句話說,如果你在東塔大樓裡辦公,想去西塔辦事,要麼從 24 樓的連橋過去,要麼坐電梯下樓從地面過去。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老實說,託尼在上面走動的時候,儘管有風,但搖晃感並不強,向內傾斜的扶手設計,緩解了一部分在高空行走的緊張感。

這座橋的建造也並沒有走上去的那麼簡單,要在高空橫風的作用下維持橋面振動的穩定,還挺不容易的。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大疆介紹,為了保證橋體的穩定,「 天空之城 」的結構團隊專門找到了西南交大的風洞實驗室進行合作,對橋身做了大量的風洞數值研究,以確認橋體在強風環境下的承載強度。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而連橋在設計上的幾何結構,也擺脫了兩棟大樓輕微搖晃帶來的拉扯,保障了它在空中的 “ 獨自美麗 ”。

離開連橋繼續往大樓高處走,託尼又進入到擁有四層樓高的無人機試飛空間。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這是一個32 × 18 × 18 米的巨大室內場所,出於安全和保密性的考慮,三面玻璃都配備了窗簾,新品試飛會全部拉下。

而需要抗風性測試的時候,他們會專門拉來相應的裝置進來。不過我們參觀的時候空蕩蕩的,非常可惜。。。

接下來託尼參觀了辦公室,參觀過程中我的口水就沒停過,羨慕的要死。。。

因為懸掛體塊的關係,大疆辦公室的窗戶基本是沿著房間環繞一圈的,房間內沒有立柱的遮擋,採光相當充足。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辦公室的工位是大疆自己設計的,裡頭暗藏玄機,嵌入了不少實用的功能。

像是可調節高度的升降桌、全介面的插排以及摺疊式的午睡床,每一項都是打工人的 respect。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而託尼最酸的點在於,大疆還給每位員工都標配了一把市售價在半狗左右的 Herman Miller 的人體工學椅。。。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要是差評君也給託尼配一把這椅子,那以後公司就是我家。

除了常規的辦公室、會議室之外,像員工食堂、健身房、空中花園等設施,在「 天空之城 」裡也都有一席之地,算是大廠的標配了。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裡裡外外參觀完畢,但託尼腦袋上的問號冒的更多了。。。

設計師們到底是怎麼想到,建一個這樣把辦公室掛在空中的樓的?那麼這麼多個嵌在上面的 “ 玻璃盒子 ”,到底是怎麼造出來的?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大疆的同學也是很熱情啊,把託尼能問的問題都一一做了解答,講真,我第一次瞭解樓原來還能這麼造。

大疆是有點做產品的基因在身上的,幾年前在深圳拿了這塊地之後,他們沒有馬上聯絡建築公司、找供應商,而是想要自己先研究研究,把造樓的這個理念先搞搞懂,看看有沒有辦法參與到大樓的建造過程中。

他們採用的設計團隊,也是給蘋果設計出 Apple Park 的世界頂級設計團隊 —— 福斯特建築事務所。

儘管有最頂尖的建築團隊做乙方了,大疆依然從自己的員工裡招募了一支生力軍,協助福特斯一起商討新總部的方案。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誒,碰到個這麼上心的甲方,福特斯鑽研的勁兒也上來了。

福斯特本身在建築風格上,屬於敢突破、追求極致的那種型別。

而負責結構設計這塊兒的奧雅納,為專案提供了結構、機電、幕牆、交通等工程設計以及諮詢服務。

好嘛,大家一拍即合。

在這樣奇妙的化學反應下,最後敲定了以雙塔大懸挑為主要結構的「 天空之城 」方案。

其實這樣的形態在建築中被稱為 “ 大懸挑 ”,是指建築本體部分懸出房梁或樓板,形成懸臂,是建築師的常用設計手法,要是運用得當,會成為整個方案點睛之筆。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但它對結構工程師來說,卻是一個極其爆肝的訊號。。。

建築師在圖上勾出懸挑是很美,可在結構眼裡,就是一大堆需要細心對待的複雜資料計算和分析,但凡出了一點差錯,樓就造不出來。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一般的樓挑一個結構出來,膽兒就已經夠肥的了,而且業內 10 米就算是懸挑極限標準。

而「 天空之城 」在一棟樓上一口氣挑了六塊非對稱的鋼鐵玻璃盒子,盒子最大懸挑距離達到了 21。5 米,最小也有 18 米。

一個建築行業的朋友和我說,他要是結構師,看到這個設計,血壓估計已經飆到 180 了。

而且,非對稱排布對於建築的平衡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麼一個帶樓板大盒子少說也得上萬噸,就算一個懸出來能掛得住,怎麼在核心筒掛了 6 個的情況下還能穩住核心筒結構不形變,是一道不小的難題。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天空之城的結構團隊給出的方案是 —— 桁架結構。

眾所周知啊,三角形是最穩定的一個基礎幾何結構,桁架就是利用三角形的連線件組成的一個房梁骨架,一般會在大跨度的廠房、展覽館、體育館頂部見到。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 天空之城 」選擇把這些桁架放到了起主要支撐結構的核心筒外面,以此作為拓展出來的結構塊。

在桁架基礎上,再往下去鋪樓板,由此形成 6 組下懸翼結構,這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這些 “ 旅行箱 ” 的雛形。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這樣一來,體塊的荷載透過四周的吊柱牢牢的被桁架元件給拎了起來,這部分的支撐力由桁架傳遞給了主結構核心筒,確保了體塊能完全吃住。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這還只是單一的穩固結構,還有非對稱擺放的問題需要頭疼。

這就好像你騎車去買瓜,在你 沒有捅人 順利買到了一大一小兩個瓜的情況下,把瓜一左一右掛在車把上固定好的問題是解決了,但要把車順利的騎回去,還得想辦法解決平衡問題,不然很容易摔車。

結構團隊解決平衡的方法,是先用工程軟體進行分析,預測每個位置上會產生的水平位移、物理形變,這部分的預測誤差精度需要控制在毫米級。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後續在實際建造施工過程中,預先做好處理,最終使得形變程度保持在一個可接受範圍內。

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到非結構件的承載問題,像是機電裝置、通道管線、人流等等變數,都需要提前考慮在內。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比如他們預測出東塔的核心筒位移情況是 70。5 毫米,在施工時就要根據這形變的狀態不斷做調直,維持住垂直狀態。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這個過程有點像是舞臺上舉物保持平衡的雜技演員,他們在把自己舉起來之前,會先用身體來尋找與物品之間的平衡點位,最後穩穩的維持住一種形態。

而在具體的建造過程中,施工團隊是先用臨時的胎架和立柱,把體塊託舉到相應高度,在保證了結構的絕對安全之後,最後再將輔助結構拆除。

大疆的同學介紹說,當時在拆除第一個下懸翼胎架的時候,大家都緊張的不得了,生怕樓板撐不住掉下來。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好在結果非常 nice,這樣 “ 倒著受力、逆著施工 ” 的建造方式,在建築行業內,算是相當大膽的了。

這也再一次證明了科技的幫助下,其他領域也可以突破極限。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總的來說,以結構為主要視覺呈現方式的「 天空之城 」,確實很好的傳達出了 “ 理工科之美 ”。

放到整個建築風格的視角下,「 天空之城 」 屬於典型的高技派( High-Tech )風格建築。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這類建築最大的特點,是會將最時新的高科技產業的技術元素,融入到建築裡。

像是著名的香港匯豐銀行大樓、倫敦勞埃德大廈、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都屬於這一型別。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他們會比較少用到混凝土這樣的傳統建築材料,多使用鋼、鋁、玻璃,強調建築在結構上的美感。

然而這些寫在教科書裡的經典高技派建築,歲數都普遍在三四十歲往上,在剛建成的時候是 “ 高科技 ” 的代名詞,放現在來看,他們的科技味早已被時間洗刷成了舊工業風,充斥著年代感。

而在這些老前輩面前,「 天空之城 」像是一個帶著對科技最新理解,剛從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它有致敬,也有創新。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參觀採訪結束之後,託尼腦中閃過一個問題 —— “ 產品與生俱來的魅力感到底是從哪兒來的?”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從普通人的視角來看,「 天空之城 」在視覺衝擊之餘,做到了感性與細膩的共存,而在懂行的建築人看來,它與地心引力做對抗的各種勇敢嘗試,著實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不管是 “ 旅行箱 ” 的大面積懸挑、 270 度大面積定製的環繞玻璃還是極具輕盈感的連橋,都經過了極為嚴苛的考慮和演算。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大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個提需求的甲方,更是一個親身參與者,「 天空之城 」的每一處細節,都有著 6 年多建造時間裡,大疆和所有合作伙伴們夜以繼日的謹小慎微。

據大疆的同學分享說,在拆卸支撐的過程中,產生了水平位置上的誤差,他們的團隊就問工程的供應商,說這個誤差是不是不正常,會產生危險?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最後確認下來,這個誤差是在工程可控範圍內的,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類似這樣的小問題大疆都會去一一求證,這麼一來二去,工程時間其實是被拖長了的。

不過反過來想想,較真蓋樓的誤差,不正是大疆把平時做產品這股認真勁,給對映到了建築上麼?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有這樣精益求精的態度,就難怪他們家產品受大眾喜愛了。

和大疆的同學接觸下來,我發現他們對於 “ 產品 ” 的認真態度,是出了名的不急不躁。

就拿無人機來說,我們每年看到釋出出來的新品可能有兩代,但其實產品最早的形態,可能要追溯到 5、6 年前,而這其中設計出來的樣品更是不計其數。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在把產品打磨成精品的大前提下,時間反而是可以妥協的點,大疆希望把所有產品都打磨好了再推給消費者。

而這次的 “ 消費者 ” 輪到了他們自己。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 天空之城 」從設計到施工前後花了六年的時間,內外的裝修和後期的收尾工作也沒有絲毫怠慢,包括對枯山水的護理、清洗地板,石頭縫處理等一些很細的維護等等。

所謂 “ 慢工出細活 ”,可能正是這樣的細活,才讓產品本身散發出如此獨特的魅力吧。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參觀完之後,夜幕降臨,託尼留了些時間,在「 天空之城 」附近瞎轉悠。

我瞅著附近有一個開放的小公園,就溜了進去,裡面堆了兩個上去是給滑板玩家練習的土包,遠處是還在施工的工地。

託尼自然的舉起相機、按下快門,在這一刻,我隱約見到了這家公司未來五十年的樣子。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我們去大疆新總部逛了逛,評測了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