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由 多出去轉轉 發表于 旅遊2023-01-31
簡介三江風雨橋位於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潯江河上,是一座集侗族特色木構建築技藝精華於一體的鋼筋混凝土月牙形單橋拱

風雨橋是廣西什麼族獨有的橋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所謂風雨橋,又稱花橋、福橋,流行於南方部分地區。和普通的橋樑不同,風雨橋整體由橋、塔、亭等部分組成,全用木料築成。兩旁設欄杆、長凳,橋頂蓋瓦,形成一條長廊式走道。

若是遇上陰天,行人過往能躲避風雨,因而叫做風雨橋。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侗族風雨橋,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和其它鐵件,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拔地而起。風雨橋又稱花橋,是侗族建築中最具特色的民間建築之一。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三江風雨橋位於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潯江河上,是一座集侗族特色木構建築技藝精華於一體的鋼筋混凝土月牙形單橋拱。它有7個橋亭,其長度和規模均為世界之最,堪稱世界第一風雨橋。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三江風雨橋最早修建於1916年,後在最原基礎上,由著名侗族木匠師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傳承人

楊似玉

及7個木構建築工程隊共150多人承建。2009年年9月,投資5000多萬元興建的三江風雨橋水泥結構部分竣工並通車。2010年3月,風雨橋木構建設部施工,修橋所需的全部1800多立方米木材。三江風雨橋已於2010年12月底竣工。

這座集侗族木構建築精華於一體的多功能風雨橋,和“侗鄉第一鼓樓”——三江鼓樓遙相呼應,透過民族特色旅遊商業步行街——月亮街和侗鄉大道,與世界最大的單體木構建築“侗鄉鳥巢”東方鬥牛場連成一片,構成三江縣城最經典的黃金旅遊圈,成為三江的標誌和名片。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苗寨喜歡依山而立,侗寨則大多修在河溪兩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現了石拱橋、石板橋、竹蔑橋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風雨橋。坐落於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鄉馬安寨的程陽橋是風雨橋的代表。因橋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風雨,故稱風雨橋。這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樑橋。其結構以橋墩、橋身為主的兩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鋪墊,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鋪放數層並排巨杉圓木,再鋪木板作橋面,橋面上蓋起瓦頂長廊橋身。橋身為四柱抬樓式建築,橋頂建造數個高出橋身的瓦頂數層飛簷翅起角樓亭、美麗、壯觀。五個石墩上各築有寶塔形和宮殿形的橋亭,逶迤交錯,氣勢雄渾。長廊和樓亭的瓦簷頭均有雕刻繪畫,人物、山水、花、獸類色澤鮮豔,栩栩如生,是侗鄉人民智慧的

結晶

,也是中國木建築中的藝術珍品。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看慣了人行天橋不妨看看三江風雨橋

勇敢面對磨難,那些殺不死你的頂多是讓你,留下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