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安史之亂後契丹崛起,為何沒聽說唐朝有邊患?幽州防禦體系太牛

由 常棣tandy 發表于 綜藝2022-12-15
簡介平州城內原來在天寶二載(743年)設定有盧龍軍,唐後期升為幽州鎮的直轄軍,由節度使兼任軍使

武則天的男人怎麼稱呼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幽州鎮位於河北三鎮最北端,轄區伸縮不常,屢有變化。

1、幽州鎮下轄州、軍

但長時期轄有幽、涿、薊、瀛、莫、檀、媯、平、營九州之地。相當於今北京、天津二市及河北東北部,遼寧西部。

安史之亂後契丹崛起,為何沒聽說唐朝有邊患?幽州防禦體系太牛

幽州

幽州,(治薊縣,今北京西南)為幽州節度使使府所在地。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李盡忠、孫萬榮叛亂,佔據了東北防禦體系中的前沿陣地營州。

武則天雖然平定了這場叛亂,玄宗時又復營州,但是唐朝在東北地區的防禦重點卻由此收縮,從營州轉移到了幽州地區。幽州繼營州之後成為防禦兩蕃及其他東北諸族入侵的最主要防線,地位愈發重要。

幽州有4軍:

經略軍,位於幽州城內,武則天延載元年(694年)置。

隨著范陽節度使(或稱幽州節度使)的建立,經略軍成為范陽節度使所轄的直屬部隊。

據《舊唐書·地理志一》:

經略軍管軍三萬人,馬五千四百匹。范陽節度使轄下軍隊也不過九萬一千四百人,馬六千五百匹,經略軍在兵額上幾乎佔整個范陽節度使軍隊的三分之一,遠遠高於其他各軍,特別是戰馬佔據了范陽節度使的絕大部分,是范陽節度使軍隊的主體和精銳。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雲李光弼之曾祖令節,曾任左威衛大將軍、幽州經略軍副使。

李光弼之父李楷洛,武則天時降順。以此推之,經略軍似乎設定甚早,唐初即應設立。陸增祥認為當時李楷洛祖父、父親尚未歸朝,其官銜左威衛大將軍、幽州經略軍副使當是贈官。其說甚是。

安史之亂後,經略軍沿置,併成為幽州鎮的兩個直屬軍之一,例以幽州節度使兼之。朱泚即曾任經略軍副使。

安史之亂後契丹崛起,為何沒聽說唐朝有邊患?幽州防禦體系太牛

其他還有納降軍、安塞軍、防禦軍。

檀州

檀州,本安樂郡,天寶元年(742年)更名。

檀州有兩軍:

威武軍(障塞軍)在檀州城內,管兵萬人,馬三百匹。另外還有鎮遠軍。

媯州

媯州本北燕州,武德七年(624年)以幽州之懷戎縣置。

媯州下轄4軍:

清夷軍《新唐書·地理志》雲在媯州城內,管兵萬人,馬三百匹。據現存史籍來看,清夷軍是河北地區設立最早的軍鎮。安史之亂後沿置,並例由媯州刺史兼任清夷軍軍使。其他還有懷柔軍、寧武軍、廣邊軍。

薊州

薊州乃開元十八年(730年)析幽州置。

薊州下轄:

靜塞軍,《舊唐書·地理志》雲在薊州城內,管兵萬六千人,馬五百匹。《通典》卷二七二《州郡二》記載略同,唯管兵作萬一千人。

安史之亂後契丹崛起,為何沒聽說唐朝有邊患?幽州防禦體系太牛

《唐會要》卷七八稱本為漁陽軍,在幽州北盧龍古塞,開元十九年九月十七日改為靜塞軍。程存潔認為,漁陽軍改名為靜塞軍之說為是。

即靜塞軍本在薊州北二百里的盧龍古塞,後遷置於薊州城內。軍使例以薊州刺史兼任。

雄武軍,兩《唐書》、《通鑑》和《安祿山事蹟》的說法雖然不確切,但也並非無因。“范陽”一詞,在唐史籍中含義很廣泛,至少包括范陽縣、范陽郡、范陽節度使三層含義。

由於指稱的不確定性,為我們瞭解雄武軍的具體地望增加了難度。天寶年間媯州屬范陽節度使,從這個意義上講,雄武軍在范陽或范陽北,雖說不是很準確,但也是可以的。

莫州

莫州,景雲二年(711年)置。

莫州下轄:

唐興軍在莫州城內,開元十四年(726年)置,以備突厥。《舊唐書·地理志》、《通鑑》卷二一五胡注和《通典》卷一七二雲管兵六千人,《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員外郎條》則雲一萬人。多以莫州刺史兼軍使,另外還有渤海軍。

營州

營州本遼西郡,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為契丹所陷,聖歷二年(699年)僑治漁陽,開元五年(717年)又還治柳城。

營州下轄:

平盧軍,在營州城內,開元初置,管兵一萬六千人,馬四千二百匹。安史之亂後由於平盧軍的南下,淄青節度使從此帶平盧軍的軍額。此外還有鎮安軍、懷遠軍、保定軍。

平州

平州,初治臨渝,武德元年(618年)徙治盧龍。

平州下轄:

盧龍軍,天寶二載(743年)置。盧龍軍在天寶時兵力強大,所轄兵力達萬人,在所有河北軍鎮中也是不多的。安史之亂後,盧龍軍地位又進一步上升,取代平盧軍,成為幽州鎮僅有的兩個直轄軍之一,例以幽州節度使兼任軍使。此外還有柳城軍。

除了以上諸軍外,還有一些不見於《新唐書·地理志》記載的軍。

包括平州龍華軍、媯州懷戎軍、檀州密雲軍、幽州安遠軍、幽州永安軍、涿州永泰軍、瀛州永寧軍、墨斗軍、營州龍山軍。

綜上所述,《新唐書·地理志》載幽州鎮所在地區軍20個,加上根據其他史籍、碑刻補充的9個,共計29個軍。

在這些軍中,有些置於唐前期,中間曾有廢罷,以後也不見恢復。例如,懷柔軍和渤海軍。懷遠軍、龍華軍、龍山軍置於唐前期,以後沒有廢罷的記載,但唐後期材料中也不見於記載。保定軍、鎮遠軍、墨斗軍置廢時間均不詳。

平盧軍在安史之亂中由於平盧節度使的南下,而遷往今山東地區。除去此10軍,唐後期明確存在的共有19個軍。其中經略軍、清夷軍、靜塞軍、雄武軍、唐興軍、盧龍軍、威武軍等7軍是沿置唐前期的,其餘的13軍則是安史之亂後新置的。

安史之亂後契丹崛起,為何沒聽說唐朝有邊患?幽州防禦體系太牛

幽州鎮所轄九州,每個州都有軍的設定,反映了唐後期軍由唐前期的集中於邊地而向內地進一步推移的特點。

在這20個軍中分佈很不平衡,幽州境內6個,媯州5個,兩州合計11個軍,分佈最為集中,佔了總數的55%。

檀州和平州次之,均有2個軍,而其他諸州都只有1個軍。這種分佈是與唐後期幽州鎮的防禦格局密切相關的。

除了軍之外,幽州鎮中守捉、城、鎮、戍等數量都很大,由於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舉。

2、幽州鎮對奚和契丹的防禦

河北地區尤其是燕山以南諸州,扼守燕山和太行山北支的長城一線,地理位置十分險要,“蓋天地所以限華戎,而絕內外也”。

史籍中屢屢提及河北藩鎮的御邊功能,“河朔一隅,地方千里,外捍夷狄,內輔成周。

黃永年先生也指出“河北藩鎮的產生以至消滅和奚、契丹始終有著緊密的聯絡”,他從奚和契丹的發展史的角度闡發了河北藩鎮在捍衛東北邊疆方面的作用。

在河北藩鎮中,由於幽州鎮位於最北邊,與奚、契丹毗鄰,防禦奚和契丹的任務主要是由幽州鎮來承擔的。具體來說,幽州鎮的防禦功能主要是透過軍鎮來實現的。

唐前期幽州節度使

設定主要就是為了防禦奚和契丹。

為了加強幽州城和東北邊的防禦力量,在幽州城的東、東北和北三面築城防守,建起了一個以幽州城為中心的防禦體系。

在安史之亂中,由於幽州叛軍主力南下,城中只有留後向潤客所領羸兵數千。奚和契丹便趁著幽州防禦空虛的機會大舉入侵。

史稱“奚、契丹兩蕃數出北山口至於范陽,俘劫牛馬子女,止城下累日”。

經過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的戰亂破壞,河北地區經濟一片凋敝,百廢待興。

另外,與開天時期安祿山為了迎合好大喜功的玄宗熱衷於開邊,屢屢挑起戰端不同,河北藩鎮主要關心的是維持既得利益,開邊拓境的願望並不強烈。

史稱,“自至德後,藩鎮擅地務自安,鄣戍斥候益謹,不生事於邊,奚、契丹亦鮮入寇”。因此,唐後期東北部邊疆與唐前期相比較安寧得多。

但這種相對和平是建立在奚和契丹勢力削弱和幽州鎮“鄣戍斥候益謹”,積極防禦的基礎上的。邊備的增強,使契丹和奚等不敢輕易犯邊。

安史之亂後契丹崛起,為何沒聽說唐朝有邊患?幽州防禦體系太牛

貞元、元和之後,奚、契丹漸盛,特別是奚人更為強大,構成了對幽州鎮的主要威脅。

貞元十一年(795年)奚王啜利率六萬餘眾進犯幽州。太和四年(830年),奚人又犯幽州,大中元年(847年)五月,奚人又犯邊,為幽州節度使張仲武所破。

但總的來看,在開成、會昌年間回鶻敗亡前,奚和契丹羈屬於回鶻,其發展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回鶻汗國瓦解後,大漠南北出現權力真空,奚和契丹得到獨立發展的機會。特別是唐末,契丹開始崛起,奚也為其役屬,光啟中,“其王欽德者,乘中原多故,北邊無備,遂蠶食諸郡,達靼、奚、室韋之屬,鹹被驅役,族帳浸盛,有時入寇。

從幽州鎮的軍鎮分佈來看,其防禦的重點在幽州和媯州,其次是檀州、平州,建立了一個以幽州為中心,以媯州和平州為兩翼,互為犄角的防禦體系。

3、幽州鎮的防禦體系

這個防禦體系與唐前期相比,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之處。

相同之處都是以幽州為中心,媯州和檀州都是戰略重地;不同之處則是平州地位的隆起,取代了營州的地位。瀛、莫等中南部軍鎮在安史之亂前,屬戰時權制,置廢不一,屢置屢廢,唐後期則固定下來,強化了以幽州為中心的戰略縱深。

幽州是幽州鎮的會府所在地,是政治、經濟中心,同時也是唐王朝東北防禦體系的中心,與雁門南之太原一樣皆為北疆防禦之第一等重鎮。

唐前期以來,突厥、奚、契丹等入寇河北,往往經由幽州。從唐太宗起,東北的邊疆防禦是以營州為外圍,設定大量的羈縻部落作為藩屏,幽州轉變為內州。

自萬歲通天年間契丹叛亂後,唐廷失去了對營州的控制,不得不將大量歸附部落內遷幽州,並且開始重建幽州的軍事防禦體系,幽州軍事防禦地位逐漸重振。

營州,即十六國時期諸燕所據龍城,又稱柳城、和龍、黃龍等,其地位於控制奚和契丹的第一線據點渝關外,北通契丹、靺鞨,東接高句麗,西鄰突厥,地理形勢和戰略位置都十分重要,歷來是中原王朝經營東北地區的前沿陣地。

營州萬歲通天元年(696年)為契丹所陷,聖歷二年(699年)僑置漁陽(今天津薊縣),開元五年(717年)又還治柳城(今遼寧朝陽)。在營府復置的同時,唐朝在營州設定了平盧軍使。開元七年(719年)升為平盧節度使。

安史之亂後契丹崛起,為何沒聽說唐朝有邊患?幽州防禦體系太牛

唐前期營州在地位上是僅次於幽州的唐東北邊境地區中心。

但安史之亂後,隨著平盧節度使的南下,唐王朝防禦的收縮,營州的戰略地位也大為降低,唐前期所置的三個軍或撤或遷,唐後期僅有一個鎮安軍。

平州則軍力增強,取代營州,擔負起了保護幽州側翼的責任。

平州城內原來在天寶二載(743年)設定有盧龍軍,唐後期升為幽州鎮的直轄軍,由節度使兼任軍使。除了盧龍軍外,還增置了柳城軍,由平州刺史兼任軍使。

如果說,盧龍軍和柳城軍是對平州的縱深防禦的話,渝關則是防禦契丹的戰略前沿,是第一道防線。

“初,幽州北七百里有渝關,下有渝水通海。自關東北循海有道,道狹處才數尺,旁皆亂山,高峻不可越。”

這裡南負大海,北屬長城,林琅岑翳,地形複雜,奚和契丹多從此道入寇。唐前期曾於此設定了渝關守捉使。

安史之亂後發展為東硤石、西硤石、祿疇、米磚、長楊、黃花、紫蒙、白狼城等八防禦軍,募士兵守之,以扼守契丹入侵之路。

所謂的八防禦軍,其實是八個戍。

元和時幽州節度使劉濟即曾以大將譚忠率兩千人駐守白狼口。

媯州和檀州位於幽州山北,亦謂之山後,是幽州鎮僅次於幽州的另一防禦重點。

唐前期奚和契丹除了從營州平州一道入寇幽州外,還經常從檀州和媯州兩道入寇幽州。

4、媯州的重要性

媯州所在的清夷軍建立於垂拱二年(686年),即是為防禦突厥、契丹所置,這是河北地區置軍之始。

唐後期媯州防禦進一步加強,設有5個軍,不僅在幽州鎮,就是在全國而言,一州設定有5個軍也是少見的。

充分反映了媯州戰略地位的重要和唐王朝對此地的重視程度。

唐末,契丹崛起,屢屢犯邊。河東李克用亦以太原為根據地,不斷侵擾鄰鎮。幽州鎮調整了邊備佈署,大大加強了山後的防禦,於此屯集重兵,史籍中有“山後八軍”之稱。

安史之亂後契丹崛起,為何沒聽說唐朝有邊患?幽州防禦體系太牛

後晉時,石敬瑭割幽雲十六州予契丹(遼),其中便包括山後之地。“河北失去山後六州之險,無以固守”。

河北東北屏障被撤去,其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檀州、媯州另外一個重要性在於它是幽州鎮的軍糧囤積地。

據《通鑑》記載,“幽州糧食皆在媯州及北邊七鎮”。

史界爭論亦主要集中在對這句話的理解上。按,北邊七鎮指大王、北來、保要、鹿固、赤城、邀虜、石子航。其中大王、保要二鎮分別在今密雲和平谷縣境。平谷城,據顧祖禹考證即大王鎮舊址。

其餘四鎮地望皆不可考,然大致說來皆在檀州境內。

另外,從二州人口、自然條件、耕作水平來考慮,二州亦決不可能成為幽州鎮主要糧食產地。故史念海先生斷言,“媯州和北邊七鎮的糧食為平日備邊所儲存,危急時可以挪用,並非完全出自當地所產”。

以上探討幽州鎮的防禦體系主要是就州一級而言的,細而言之,其中古北口、松亭關、盧龍塞和居庸關等要地在防禦契丹中的作用,也應該引起足夠的注意。

誠如北宋富弼所言:

河北一路為天下根本。“燕、薊之北有松亭關、古北口、居庸關,此中原險要所恃,以隔絕匈奴者也。”

宋人程大昌《北邊備對》雲:

“雁門以北,幽州管內十六州,其地東北有盧龍塞,西北有居庸關,中國恃此以界限北狄。”

安史之亂後契丹崛起,為何沒聽說唐朝有邊患?幽州防禦體系太牛

盧龍塞在平州北端,今河北遷西縣北喜峰口一帶。古有塞道,自今薊縣東北經遵化縣,循灤河河谷出塞,折東趨大淩河流域,為河北平原通向東北的交通要道。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