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論語》鄉黨篇|深層解析

由 黑蛋文化 發表于 舞蹈2023-02-03
簡介二、中國坐具的演變1、筵和席:原始社會時,為了隔潮防涼,人們就用獸皮、樹葉等鋪在地上,既可以躺著,也可以坐著,這直接演化為中國古代社會最早的坐具:筵和席

分開的行字怎麼念

《論語》鄉黨篇|深層解析

《論語·鄉黨篇》是《論語》的第十部分,本文精選其中影響力較為深遠,對個人學習、生活較有指導意義的段落深層次解析,邀您一起品鑑。

《論語》鄉黨篇|深層解析

解析文如下: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

立不中門,行不履閾。

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攝齊(zī)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

沒階,趨進,翼如也。

復其位,踧踖如也。”

(孔子)走進朝堂的大門,謹慎而恭敬的樣子,好像不能容身似的。站不會站在門的中間;透過時也不踩門檻。經過國君的座位,則臉色莊重,腳步加快,說話好像中氣不足似的。提起衣服下襬向堂上走的時候,恭敬謹慎的樣子,屏息住氣好像不呼吸一樣。出得堂來,下了臺階,神色釋然,怡然自得的樣子。下完了臺階,快步向前走,像鳥兒展翅似的。回到自己的位置,面容仍是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這一段其實寫的是孔子進出朝堂的整個過程,走上去和退下來時的神態、呼吸、動作、情緒都寫到了。可見孔子在朝堂之上是嚴肅恭敬,絕不懈怠的。

解釋一下幾個詞:這個“過位”是指經過王座;“趨進”這個詞,意思是快步向前走。(關於“趨進”我多說幾句,古代大臣見皇帝、諸侯是要小跑上前的,這就叫“趨”。要說皇帝對一些功績比較大的臣下有賞賜,有時會讓他們“拜贊不名、劍履上殿、入朝不

”,這裡的“趨”就和“進趨”是一個意思。)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與上大夫言,誾誾(yín)如也。

君在,踧踖(cù jí)如也,與(yù)與如也。”

在上朝的時候,跟下大夫說話,輕鬆和樂的樣子;跟上大夫說話,恭敬嚴肅的樣子;國君在場的時候,恭敬而拘謹的樣子,有威儀而又溫和。

先說一個幾個字:誾(yín)

和悅而正直地爭辯,謙和而恭敬的樣子。;踧踖(cù jí):

形容

坐立不安

徘徊

不進的狀態。

春秋是一個等級社會,即使同在朝堂之上,也有上大夫跟下大夫的差別。孔子在魯國做過大司寇,按照當時的等級,大司寇是上大夫。

最後再解釋一下“司寇”:

司寇是中國古代主管刑獄的官名。傳統的觀點認為,早在西周初年便出現了掌管司法活動的司寇一職,但根據出土文獻顯示,晚至西周中末期,司寇才作為執事出現在金文中。其作為官職至少也應該在西周之後。春秋時,周王室和各諸侯國都設有司寇之官。司寇的職責是追捕盜賊和據法誅戮大臣等。宋、魯的司寇又分為大司寇和少司寇,如孔子曾做過魯國的司寇。戰國時,不少國家仍舊把負責管理刑獄的官定名為司寇。至秦漢遂以廷尉為九卿之一而廢司寇之名。後世除北周外,均不設此官,但習慣上以大司寇為刑部尚書的別稱,刑部侍郎則稱為少司寇。

說到這裡了,我再順便解釋一下司馬,司徒和司空:

司馬:古代職官名稱。馬在中國古代的戰爭中佔據重要地位,春秋以前的職業化軍隊主要由貴族出身的子弟組成,戰爭方式主要是戰車的列陣對陣衝鋒,而古代的戰車是由馬拉的,所以馬的地位極其重要。形容哪個國家軍力強盛,就稱呼它為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之類的,由於這層關係,司馬其實是專門負責管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軍職。殷商時代始置,位次三公,與六卿相當,與司徒、司空、司士、司寇並稱五官,掌軍政和軍賦;春秋、戰國沿置;漢武帝時置大司馬,作為大將軍的加號;後亦加於驃騎將軍;後漢單獨設定,皆開府;隋唐以後,為兵部尚書的別稱。、

司徒:司徒是我國古代的一個重要官職名,由《周禮》地方官司徒演變而來。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視濯,大喪安梓宮。少昊氏以鳥名官,而祝鳩氏為司徒。堯時舜為司徒。舜攝帝位,命契為司徒。契玄孫之孫曰微,亦為夏司徒。周時司徒為地官,掌邦教。漢初不置。哀帝元壽二年,罷丞相,置大司徒。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稱司徒。漢朝置尚書郎4人,其一人主財帛委輸。

司空:司空是中國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與六卿相當,與司馬、司寇、司士、司徒並稱五官,掌水利、營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戰國時沿置。是周代掌管當時代表最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工部的手工業製造官員。漢朝本無此官,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但職掌與周代的司空不同。

“君子不以紺緅(gàn zōu)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zhěn)絺綌(chī xì),必表而出之。緇(zī)衣,羔裘;素衣,麑(ní)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mèi)。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shài)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服而朝。”

君子穿衣服,不用深藍透紅或黑裡透紅的布做鑲邊,也不用紅色、紫色的布做平常居家時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細的葛布單衣,如果要出門,一定要在外面套上外衣。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外套。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外套。黃色的狐皮袍配黃色外套。

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長一些,右邊的袖子要短一些。睡覺一定要有小被子,長度是身長的1。5倍。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墊子。喪服期滿,就什麼裝飾都可以佩帶了。如果不是禮服,一定要裁掉多餘的布。去弔喪不穿黑色羔羊皮袍,不戴黑禮帽。每月初一,一定要穿著禮服去做朝拜。

先說這段話裡的字詞:

紺(gan)

,深青透紅,齋戒時服裝的顏色;

緅(zou)

,黑中透紅,喪服的顏色;

袗(zhěn)

,單衣;

絺綌(chī xì)

,葛布的統稱。葛之細者曰絺,粗者曰綌。引申為葛服;

緇(zī)衣

,黑色的衣服;

袂(mèi)

,袖子;

帷裳

古代朝祭的服裝。用整幅布製成,不加裁剪;

殺(shài)

,裁掉【現在一些方言中還在用】。以上是這一章中比較難理解字詞。

最後關於這句話,只需要理解下面三點:

當時的人穿著講究,首先不是為了時髦好看,而是為了遵循禮。

顏色自古以來就有象徵意義。紅色跟紫色在當時都是很高貴的顏色,所以也不能拿來做家居衣服。紺是深藍透紅,緅是黑裡透紅,都不能拿來鑲邊,因為這兩種顏色很深,接近黑色,而黑色是拿來做祭祀禮服的,所以接近黑的深色不宜做裝飾的鑲邊。同樣,參加喪禮不能“羔裘玄冠”,也因為它們都是黑色的吉服,吉服不能穿去喪禮。這跟我們今天參加追悼會穿黑色很不一樣。

當時的人在審美上也很講究。裘皮袍子,一定要跟衣服用同一個色系。羔裘、麑裘、狐裘,動物的皮毛顏色不同,就一定要給配上相應顏色的衣服。

“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sù)蹜,如有循。

享禮,有容色。私覿(dí),愉愉如也。

(孔子)拿著玉圭,恭敬謹慎,像是拿不動的樣子。向上舉時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時好像是給別人遞送東西。面色莊重,神色戰戰兢兢,步子細碎而疾行,好像沿著一條直線走。

呈送禮物的儀式時,面色顯得從容。以私人身份會見外國君主的時候,則是輕鬆愉快的樣子。

“玉圭”就是玉製的禮器,上圓下方,在舉行典禮時,不同身份的人拿著不同的圭。如果出使鄰國,卿大夫拿著圭作為代表君主的信符;“足蹜蹜,如有循”,這裡的“循”意思是沿著,好像沿著一條直線往前走一樣。

這一段描寫的,是孔子代表君主會見別國諸侯時的表現。

結合前面的幾章,詳細刻畫出了孔子在朝堂上或者是在家鄉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畫面清晰,如臨其境。孔子在不同的場合,對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態、言行都不同。

他在家鄉時,給人的印象是溫和謙遜,不喜多言;在朝堂上,態度則顯得恭敬而有威儀,不卑不亢,舉止得宜;他在國君面前,溫和恭順,侷促不安,莊重嚴肅又誠惶誠恐。

“齊(齋),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齋戒沐浴,一定要有浴衣,用布料裁成。齋戒時,一定要改變飲食,住的地方也要換。

解釋一下,什麼叫改變飲食;換住的地方。

古代社會對於齋戒非常重視。在舉行祭祀大典之前,一定要忌葷腥、忌飲酒。所謂換住的地方其實是很委婉的表達,說的是不能跟妻妾同房。

“食不厭精,膾(kuài)不厭細。食饐(yì)而餲(ài),魚餒(něi)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xiù)惡,不食。失飪(rèn),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餼xì)。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稻穀飯儘量舂得細,魚和肉儘可能切得細。糧食如過於陳舊和變味了,魚和肉腐爛了,就不再吃了。食物的顏色變壞了,不吃。有異味了,不吃。烹調不當,不吃。時候不對,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餐的醬料不對,不吃。几案上擺的肉雖多,但吃的量不超過穀類的量。只對酒不限制,但也永遠不喝醉、耍酒瘋。從市面上採購來的肉乾和水酒,不吃。佐餐的姜料可以不撤下,但也不多吃。

從這段話,首說明了孔子對於飲食衛生非常注意。其次還是在強調禮,比如,所謂的“割不正”是說肉切分得不方不正,大塊的肉,往往是祭祀行禮後撤下來的祭肉,分給眾人烹製食用。但在烹之前要把大塊分成小塊,這個時候割肉的形狀、大小、分量都很講究。

重點說一下里面的字和詞的意思:

饐(yì):

意為(食物)腐敗發臭。

;餲(ài):

食物敗壞變味

;餒(něi):有三個意思,

飢餓,沒有勇氣,氣餒,魚腐爛;

餼(xì):古代祭祀或饋贈用的活牲畜,贈送人的糧食或飼料,贈送食物。

“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齋)如也。”

即使是粗米飯蔬菜湯,飯前也要把它們取出一些來祭祖,而且表情要像齋戒時那樣嚴肅恭敬。

菜羹就是用菜蔬做成的湯。瓜祭是古人在吃飯前,把席上各種食品分出一點,放在食具之間,也表示祭祀。

雖然是非正式祭祀,但也得恭恭敬敬,行禮如儀。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國君參加祭祀典禮時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過的肉一般不能超過三天。超過三天,就不再食用了。

不宿肉,就是不過夜的肉。

古代卿大夫參加國君祭祀以後,都會得到國君分賜的祭肉。但祭祀活動往往要持續好幾天,所以這些肉就已經不新鮮,不能再過夜了。那時沒有冰箱,如果超過三天,再多放一夜就不行了。 簡單的說就是放壞了。

“食不語,寢不言。”

(孔子)吃飯的時候不交談,就寢的時候不說話。

這句話說的是“孔子”,翻譯、理解的時候要把主語加上。

這六個字簡明的概括了古人的日常習慣,和我們今天的生活場景不可同日而語。

過多的也沒啥好說的,而且中國人從小也就是被這麼教育的。說白了就是該幹啥就幹啥,要有一個做相應事情的樣子。

“席不正,不坐。”

席子擺放得不端正,不坐。

這句話本身好理解。藉此說一下中國古人怎麼坐的問題。

接下來的問題篇幅較長:

中國傳統坐禮與中國坐具的演變。

一、中國傳統坐禮

坐禮是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坐禮的姿勢是由坐具直接決定的。至少到唐朝中期,椅子還不是我國主要的坐具。我國傳統的坐禮有四種:

1、跽(音“忌”)坐,也就是跪坐,兩膝著地,兩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後跟上,與跪相似,但不同之處也很明顯:跪時臀部須要離開腳後跟的。

跽坐是正坐,在會見客人、飲宴、議事或者與長者、尊者交談等正式場合下,必須正坐,否則就是失禮。

《論語》鄉黨篇|深層解析

2、趺(音“夫”)坐,雙足交迭,盤腿而坐。

3、箕踞(音“雞句”),臀部貼地,兩腿張開,平放而直伸。

4、帶踞,腳板著地,兩膝聳起,臀部向下而不貼地,其實就是蹲。

二、中國坐具的演變

1、筵和席:

原始社會時,為了隔潮防涼,人們就用獸皮、樹葉等鋪在地上,既可以躺著,也可以坐著,這直接演化為中國古代社會最早的坐具:筵和席。筵是用竹子編成的,而席是用蒲草編成的,鋪在地上,可坐可臥。

2、床和榻:

床,與今天的床有所不同,古時的床不僅供睡眠之用,還是一種坐具。那時流行雕花大床,三面圍有屏風,人們在上面可睡可坐,還可在床邊或床上放置案几以供吃飯、看書之用,與後來的土炕功能有些類似。榻,比雕花大床小的多,便於移動,從漢朝時開始流行。與床一樣,榻既可睡眠也可充當坐具。

3、胡床的出現:

胡床的出現,使中國又出現一種新的坐姿:胡坐。所謂胡坐就是把臀置於高處,而雙足垂下。胡床,又稱交床、繩床,由八根木棍組成,坐面為棕繩聯結,可以摺疊,張開可作座具,合起可提可掛,使用方便。其實你可以理解成馬紮。

4、椅子的出現:

最晚在唐朝中期,已經出現了椅子;最晚在五代十國時,椅子已經流行,但還沒有徹底改變中國人的坐禮;北宋時,椅子已非常普及,中國人已徹底改變了坐禮;南宋時,椅子在中國的地位已經根深蒂固,中國人已忘記了傳統的坐禮,以至朱熹在討論完坐禮變化後,感慨“亦不知其自何時而變,而今人有不察也。”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