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山東手造·濰有尚品丨尋找兒時的味道:能用手撕著吃的昌邑大餑餑

由 新派網 發表于 美食2023-02-03
簡介在樂春大餑餑的源產地昌邑賓館,記者見到了副總經理張元芳和“樂春傳統麵食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李鳳泉

山東大餑餑哪裡最正宗

山東手造·濰有尚品丨尋找兒時的味道:能用手撕著吃的昌邑大餑餑

“老面引子發酵,反覆揉搓餳發。籠屜香飄之處,巨餑層層味佳。”何種美食?饅頭、包子、花捲……?其實都不是,這是一位詩人對昌邑傳統麵食“大餑餑”的生動描述。想詩人該是昌邑人或與昌邑有著特殊淵源,才會記得這獨特的味道。畢竟人的記憶先從味蕾開始。

昌邑,絲綢之鄉,歷史名城。每逢春節或是隆重節日,各家各戶無論如何都會蒸上幾鍋餑餑用來祭奠先人和招待親朋。

在昌邑,大餑餑承載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願望,是昌邑當地民眾生活和民俗活動不可或缺的禮品和美食,充滿濃濃儀式感。就是走親訪友也不忘裝上一個,以示尊重。

隨著機械化程度提高,手工製作麵食曾一度被機械化所取代,人們反而越來越懷念傳統手工製作的老味道。

山東手造·濰有尚品丨尋找兒時的味道:能用手撕著吃的昌邑大餑餑

2021年11月,“樂春傳統麵食製作技藝”入選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近期,“昌邑樂春傳統麵食”又成功入選“山東手造·濰有尚品”優選100名單。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這“樂春牌”的昌邑大餑餑。

北方人一日三餐離不開的“餑餑”,有何能耐征服評委們的味蕾獲此殊榮?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探尋,揭開其中奧秘。

在樂春大餑餑的源產地昌邑賓館,記者見到了副總經理張元芳和“樂春傳統麵食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李鳳泉。

談起“樂春大餑餑”的由來,李鳳泉娓娓道來。

昌邑近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之一,絲綢貿易的繁榮催生了傳統麵食業的發展,清朝中後期,在昌邑北部地區開始出現專門經營婚喪嫁娶麵食的門店,時稱“餑餑鋪子”。其中,孫氏樂春餑餑鋪最為有名。建國後,孫化臣作為孫氏後人繼承傳統技藝,在柳疃街開設餑餑店。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發懷念用傳統工藝手工製作的老面大餑餑,昌邑縣政府招待所(現昌邑賓館前身)以此為契機,於1976年增設傳統麵食製作專案,成立專門的技術攻關小組開始挖掘、整理、研製、創新這一傳統麵食,並聘請孫化臣傳授傳統麵食製作技藝,大餑餑製作技藝得以進一步發展。

據說“樂春大餑餑”的誕生還與“回鄉華僑”有段淵源。

昌邑除了是絲綢之鄉,還是有名的華僑之鄉。上世紀70年代,華僑歸鄉入住昌邑賓館(時稱昌邑縣政府招待所),茶餘飯後聊起,甚是懷念家鄉的味道。賓館人員左思右想,最終選擇用傳統手工製作的老面大餑餑招待。沒成想,大家吃後讚不絕口。大餑餑讓這些身在海外的昌邑人嚐到了魂牽夢繞的兒時味道,成了他們必帶的家鄉特產,也因此堅定了開發製作昌邑大餑餑的決心,商機也由此而來。

1995年,昌邑賓館將樂春的老字號註冊,“樂春大餑餑”由此誕生。2004年10月昌邑樂春老面大餑餑有限公司成立,進一步推動了該專案的傳承和發展。李鳳泉1999年起跟隨孫化臣學習傳統麵食技藝,是第四代傳承人。

山東手造·濰有尚品丨尋找兒時的味道:能用手撕著吃的昌邑大餑餑

李鳳泉還告訴記者,這大餑餑不僅用料講究,每個的重量也經多次考量。“最初我們主要做小餑餑,後來開始做大餑餑。要做就做別人做不了的東西。1-3斤的都做過,經復嘗試對比,

最終確定

1

公斤一個,不大不小正好。”

說起大餑餑,李鳳泉臉上難掩喜悅和自豪。

山東手造·濰有尚品丨尋找兒時的味道:能用手撕著吃的昌邑大餑餑

老面發麵,古法醒面

山東手造·濰有尚品丨尋找兒時的味道:能用手撕著吃的昌邑大餑餑

純手工製作,層層把關

“做大餑餑的很多,但凡吃過‘樂春大餑餑’的都知道:就是不一樣……”張總主要負責樂春大餑餑的市場運營,說起“樂春大餑餑”自豪之情溢於言表。張總介紹,“樂春牌大餑餑”嚴控質量關,選用當地優質小麥為原料,使用原始的石磨加工麵粉,標準化生產。對水質、水溫都有很高的要求。麵粉經老面發酵,人工反覆揉和,大鍋發蒸而成。各道工序都用手工完成。老面大餑餑,起層勁道、麥香味濃,是真正能用手撕著吃的大餑餑,用手一撕,絲絲麥香,片片筋道。

山東手造·濰有尚品丨尋找兒時的味道:能用手撕著吃的昌邑大餑餑

純手工,四醒四揉,起層筋道,絲絲麥香

“樂春”牌老面大餑餑投放市場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產品銷售全國各地,享譽海內外。隨著“樂春大餑餑”銷售不斷提升,

樂春”商標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昌邑老面大餑餑註冊為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昌邑樂春面藝”被列為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樂春麵食”被評為金牌產品和中國消費者滿意品牌。

山東手造·濰有尚品丨尋找兒時的味道:能用手撕著吃的昌邑大餑餑

所有榮譽背後,離不開辛勤的付出和汗水。

山東手造·濰有尚品丨尋找兒時的味道:能用手撕著吃的昌邑大餑餑

李鳳泉和技術攻關小組正在對大餑餑的改進創新進行研討

李鳳泉作為第四代傳承人,嚴控質量,並不斷探索、創新,在麵粉選用、投料、和麵、成型、醒發、蒸制等環節,反覆摸索,總結出“投料順序三部曲”“三步立體控溫法”等技術經驗,讓這項傳統技藝有了理論基礎。為了讓這項傳統技藝後繼有人發揚光大,親傳弟子、培養人才,毫不保留傳授技藝。目前,徒弟10多人,都已成長為公司一線業務骨幹。

“現在是階段性生產,春節前後才是銷售旺季。目前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倉儲和物流……”據張總講,目前樂春麵食年銷售約20萬箱,年產值約1600萬元。樂春麵食無任何新增,生產和銷售受季節影響大,目前倉儲和物流是制約市場的兩大重要環節。公司一直在考慮如何突破瓶頸,以便於更好的開拓市場。

在談到傳統技藝的傳承時,張總表示,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是關鍵,尤其是像“醒發”等重點環節的人才培養。為將這一傳統技藝繼續傳承弘揚,公司於2004年成立面食協會,帶動了昌邑市整個麵食產業的發展。並於2014年成立“樂春麵食傳統制作技藝傳習所”,吸納更多年輕人進入傳承隊伍,帶動更多人致富,也使得這項傳統技藝得以不斷髮揚光大。

山東手造·濰有尚品丨尋找兒時的味道:能用手撕著吃的昌邑大餑餑

山東手造·濰有尚品丨尋找兒時的味道:能用手撕著吃的昌邑大餑餑

山東手造·濰有尚品丨尋找兒時的味道:能用手撕著吃的昌邑大餑餑

除了老面大餑餑,樂春傳統麵食還有喜餑餑、面魚、壽桃、旗子、饊子、蓮花捲、花磕子、年糕等品種,銷量也是逐年增長,市場逐年擴大。目前,昌邑賓館正籌劃在不同區域開設專賣點,並新建標準化車間和冷庫,徹底解決制約生產、銷售等環節問題。不久的將來,“樂春麵食”將帶著濃濃的麥香,走進千家萬戶,讓更多人吃到記憶裡的老味道。

知名美食家陳曉卿曾說過“每個人的腸胃實際都有一扇門,而鑰匙就是童年時期父母長輩給你的食物編碼。無論你漂泊在哪裡,或許那扇門早已殘破不堪,但門上的密碼鎖仍然緊閉。”一口大餑餑,或許就是喚醒昌邑人童年味蕾的鑰匙吧。那是兒時的味道,家的味道,無論你走多遠,這味道始終留在唇齒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