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攝影首頁攝影

電動車銷量翻番,BBA降價10萬,為啥還是賣不動?

由 汽場汽車APP 發表于 攝影2022-12-31
簡介電動化無奈的失敗在新能源高歌猛進的市場中,寶馬並非“置之不理”,而是推出了多款電氣化產品,如電動版3系的寶馬i3,更有iX3、I4以及iX產品,並且針對當前正熱的混動市場,寶馬也推出了5系PHEV產品,所以從產品佈局,以及豪華品牌的戰略角度

電瓶邊充電邊使用可以嗎

曾幾何時,BBA一直是國內消費者心中的Dream Car般的存在,體現的不僅僅是產品標杆的印證,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電動車銷量翻番,BBA降價10萬,為啥還是賣不動?

今年的汽車市場,發生了諸多的動盪因素,根據乘聯會資料統計,1-10月汽車市場累計銷量達到1671。8萬輛,同比增長3%。

品牌面子≠豪華

2022年1-10月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中前15名中,BBA三家僅有寶馬1個品牌榜上有名,並且排名在第15位,根據統計,2022年1-10月份,華晨寶馬共交付563,610輛,同比下跌3。8%,雖然從資料面板來看,下跌幅度並不大,但作為BBA一向穩穩“拿捏”的表現,為何會出現下跌呢?並且在交付資料中,大部分合資品牌均呈下跌態勢,又是為何?

電動車銷量翻番,BBA降價10萬,為啥還是賣不動?

新能源市場中,1-10月份累計銷量為443。2萬輛,同比增長107。5%約佔總市場比重的0。27%,也就說,大約每賣出10臺車,就有3臺車是新能源車,相較於2021年,每賣出10臺車僅有1。5臺新能源車,新能源的上漲幅度是巨大的。

由此可見,在不考慮汽車品牌之間的交付資料變化時,能夠清晰的看出新能源產品的走高,逐漸壓榨了原本燃油車市場的資料表現。也就意味著,2022年,誰的新能源賣得好,誰就比往年有更多的“底氣、能力”。

電動車銷量翻番,BBA降價10萬,為啥還是賣不動?

寶馬最初進入國內市場開啟本地生產時間為2003年,距今已有19年,即便是在寶馬還在以純進口品牌身份時,就已經在國內具有非常高的影響力。

即便是當代汽車市場,依舊流傳一句非常經典的傳說:“每個男人都繞不開一臺3系”。時至今日,寶馬3系也在一次次的該款換代中,蛻變成了更全面的車型,也失去了最初運動效能家轎標杆的美譽,但寶馬,仍舊是那個使用者心中豪華代表的寶馬。

電動車銷量翻番,BBA降價10萬,為啥還是賣不動?

2022年,寶馬汽車為了拓展和更好的收割國內市場,將重磅車型寶馬X5正式國產化,對於使用者而言,國產後的寶馬X5,固然在價格上有著更天然的優勢,但市場表現來看,寶馬X5並沒有因為國產化後的價格優勢,成功收割市場,反而在聲量和市場表現上,默默無聞。

也許這個時候會有人好奇,難道是在新能源逐漸吞噬市場的今天,寶馬沒跟上腳步嗎?

電動化無奈的失敗

在新能源高歌猛進的市場中,寶馬並非“置之不理”,而是推出了多款電氣化產品,如電動版3系的寶馬i3,更有iX3、I4以及iX產品,並且針對當前正熱的混動市場,寶馬也推出了5系PHEV產品,所以從產品佈局,以及豪華品牌的戰略角度來看,寶馬似乎已經有在努力。

但為何寶馬在電動市場,幾乎無人問津呢?

電動車銷量翻番,BBA降價10萬,為啥還是賣不動?

我們以最具有代表性的電動3系產品,寶馬i3為例,進行更透徹的分析市場。

寶馬i3目前市場僅有一款在售車型,為2022款eDrive35L車型,官方指導價格為34。99萬元,而至今經銷商參考價格,已經跌至22-23萬元區間,跌幅可謂是巨大的。因為沒有市場認可的資料表現,在產品無法達到心意的銷量之時,寶馬也只能被迫降價處理。

我們再來剖析產品本身,廠商指導價格為34。99萬元的寶馬i3,動力系統採用總功率210kW的後置電機,最大扭矩為400N·m,這個動力資料相較於燃油版的寶馬3系,的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便是對比3系的330i,最大功率也高了10kW,要知道330i的價格已經接近40萬元,所以看起來i3還算是蠻有誠意?

除此之外,寶馬i3配備了70kWh的三元鋰電池,在CLTC工況下,續航里程為526km,一臺廠商指導價格接近35萬的產品,續航里程僅有500km出頭,在當前國內如此內卷的電氣化市場中,寶馬的誠意略顯不足。

其次,最重要的是,寶馬i3來自於寶馬CLAR平臺,而CLAR平臺此前一直專注於燃油車,所以延續CLAR平臺誕生的寶馬i3,難免會被使用者扣以“油改電”的帽子,在2022年的今天,一臺35萬的油改電產品,即便品牌再豪華,也無法欺騙當前市場越來越“自由”的使用者。

電動車銷量翻番,BBA降價10萬,為啥還是賣不動?

既然說到國內電動市場內卷,筆者也拿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電動產品,和寶馬i3進行對比。

筆者以目前電動市場持續熱銷的比亞迪漢為例,2022款漢EV四驅尊享型,廠商指導價為28。86萬元,在前文提及的i3動力系統中對比,2022款漢EV四驅尊享型採用前後雙電機佈局,電機總功率為380kW,總扭矩最大為700N·m,並且配備85。4kWh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在CLTC工況下,續航最大為610km。

論動力,令百加速僅需3。9秒的漢EV毫無疑問碾壓寶馬i3,論續航,610km續航也高過僅有526km的寶馬i3;更重要的是,漢EV搭載了當前市場上,備受認可的比亞迪刀片電池,而四驅版更是採用了SiC功率模組,所以無論從各個角度來分析,寶馬i3,僅是一臺扣著寶馬帽子的“沒有誠意的電動車”。

合資品牌的“包袱“

前文一直在用寶馬品牌為例,其實不侷限於寶馬一個品牌。

根據乘聯會資料統計,前15名絕大多數合資品牌的2022年市場,均呈下跌趨勢,這也是很多品牌在電動化領域均沒有很好表現的主要原因。

其中,在不談論豪華品牌時,國內市場一直被德系和日系籠罩。德系代表大眾,日系代表日產、本田、豐田。這四大品牌,也一直是國內市場的常青樹。

電動車銷量翻番,BBA降價10萬,為啥還是賣不動?

但這些合資品牌,在電氣化轉型以後,也都陷入了“怪圈“,相較於國內電動車品牌,都找到了新的產品思路。比如智慧化、網聯化、內卷化,儘可能的讓使用者享受到當前行業的最高技術,而在合資品牌的電動產品,除了品牌,似乎一無所有。

國產新能源的快速崛起,也是吞併合資品牌和豪華市場的主要原因,而未來如果合資品牌依舊“不上進“,很可能會讓此前的榮光徹底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