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傾聽青未了|晚菘之美味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動漫2023-01-01
簡介”國畫大師齊白石愛吃白菜,更愛畫白菜,一生畫了很多白菜,其中有一幅寫意的大白菜圖,畫面上點綴著幾顆鮮紅的辣椒,並題句說:“牡丹為花中之王,荔枝為百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蔬之王,何也

我國的美食有哪幾個

□作者 鄭學富

農諺說:“小雪鏟白菜,大雪鏟菠菜。”

傾聽青未了|晚菘之美味

大白菜在我國種植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遺址就發現了白菜籽。大白菜,古時稱“菘”。晉代張勃編撰的《吳錄》記載,三國時期東吳的軍事家陸遜“催人種豆、菘”。到了唐代,大白菜被廣泛種植,並且是宴請賓朋的佳餚。唐代文學家韓愈一生坎坷曲折,他與孟郊、盧仝、李賀、賈島等形成了“韓孟詩派”。有一年冬天,他們在一起飲酒論詩,韓愈把新收穫的“菘”切成細絲,和新挖出的冬筍一起慢燉,眾人品嚐後讚不絕口。韓愈興奮之餘,寫下了“晚菘細切肥牛肚,新筍初嘗嫩馬蹄”的詩句,盛讚“菘”之美味。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好友周載罷渝州太守後回到郢州別墅,劉禹錫特作詩《送周使君罷渝州歸郢州別墅》,曰:“只恐鳴騶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嘗。”把未能吃到晚秋的菘菜當作一種遺憾。唐彥謙也有《移莎》雲:“試才卑庾薤,求味笑周菘。”

到了宋朝,開始將“菘”稱為“白菜”。如北宋詩人吳則禮有《周介然所惠石銚取水瀹茶》詩曰:“擬向山陽買白菜,團爐爛煮北湖羹。”南宋詩人楊萬里也有詩云:“新春雲子滑流匙,更嚼冰蔬與雪虀。靈隱山前水精菜,近來種子到江西。”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按陸佃《埤雅》雲:菘性凌冬晚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名菘。今謂之白菜,其色表白也。”

俗語說:“肉中就數豬肉美,菜裡唯有白菜鮮。”古人之所以喜食大白菜,是因為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且有食療功效。民間也有“百菜不如白菜”“冬日白菜美如筍”之語。唐代食療家孟詵在《食療本草》中說:“菘菜,治消渴,和羊肉甚美。其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氣治嗽。”美食家蘇軾有詩云:“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蹯。”把白菜與羊羔、熊掌相媲美,其味道之鮮美可見一斑。南宋詞人朱敦儒有詞《朝中措·先生饞病老難醫》曰:“自種畦中白菜,醃成饔裡黃薤。肥蔥細點,香油慢焰,湯餅如絲。早晚一杯無害,神仙九轉休痴。”《本草綱目》記載:“(白菜莖葉)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酒渴。消食下氣,治瘴氣,止熱氣嗽。冬汁尤傳佳。和中,利大小便。(子)作油,塗頭長髮,塗刀劍不鈍。”國畫大師齊白石愛吃白菜,更愛畫白菜,一生畫了很多白菜,其中有一幅寫意的大白菜圖,畫面上點綴著幾顆鮮紅的辣椒,並題句說:“牡丹為花中之王,荔枝為百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蔬之王,何也。”齊老稱白菜為“蔬之王”,可見其鍾愛程度。

古人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之說,大白菜必須在小雪之後收穫、貯藏,味道才甜美。宋代范成大有《田園雜興》詩曰:“撥雪挑來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濃。朱門肉食無風味,只作尋常菜把供。”是說冬日雪後的白菜比蜜藕更鮮美。也就是說,白菜必須經過雪霜打後味道才甜美。白菜在收穫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澆水,以防止凍壞,收穫時儘量選擇在晴天進行。收穫後,菜幫生硬,味道青澀,不能馬上儲藏,要將白菜根部向著太陽晾曬3至4天,待白菜幫發軟後再儲藏。透過科學實驗發現,白菜之類的蔬菜裡含有澱粉,經雪霜以後,澱粉在澱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就會水解而變成麥芽糖,麥芽糖再經過麥芽糖酶的作用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是甜的,並且容易溶於水,所以,白菜就變得味道醇厚豐滿、香甜可口。

主播/後期剪輯:雷紫璇(實習)

編輯:朱若彤

值班主編: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