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和八年前相比,蔚來的戰略發生了哪些變化?還是根本沒變化?

由 童濟仁汽車評論 發表于 綜藝2023-01-29
簡介秦力洪表示,目前歐洲戰略剛剛開始,歐洲市場對於蔚來的品牌與文化整體上是認可的

途昂380怎麼樣值不值得買

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56。8%,終端規模快速擴張,但彼時的蔚來只有處於生命週期後段的一代平臺866三款車型,並沒有充分吃到市場紅利。

2022年1-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同比增幅掉到了93。6%,其中純電動車的增幅更是“僅”剩81。6%,同時一系列不可抗力因素又嚴重影響了整個行業的供應鏈與生產。而蔚來在今年卻全面開啟產品換代、正式進軍歐洲,並且開始佈局面向大眾市場、代號阿爾卑斯的第二品牌。

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8月底的成都車展上,將這種現象比喻為“駛入彎道”。在中國造車新勢力中,蔚來成立最早、佈局最廣,進入產品換代的“彎道”也最早。

和八年前相比,蔚來的戰略發生了哪些變化?還是根本沒變化?

一轉眼,時間來到了年底。經歷了一個季度多的調整,蔚來駛出彎道了嗎?重新找到了加速的節奏了嗎?這一系列問題,秦力洪在12月一場面對面的交流中,做出瞭解答。

關於戰略:90%和八年前沒變化

蔚來這張體系競爭力的羅盤圖,大家已經看過很多次了。這張圖是當年蔚來對於汽車行業發展的思考,是蔚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核心判斷依據,同樣也是衡量蔚來成績與進展的一把重要標尺。

蔚來成立八年後,這張體系競爭力所展示的戰略方向和骨架都沒有變,只是戰術層面會越來越細化和精煉。2022年蔚來所做的事情,事實上都可以逐一對映到這張羅盤的每一個部分——車、服務、數字體驗、生活方式。

和八年前相比,蔚來的戰略發生了哪些變化?還是根本沒變化?

按照秦力洪的自評,當年在蔚來體系競爭力上的戰略規劃,到了2022年90%以上的東西都還在持續做,偏差沒有超過±20%。

比如當年爭議最大的換電,在2014年蔚來還沒有創立時,包括換電站的建設與電力成本、平均每站的值守人數、用工成本的變化、佔地面積等要素,都已經在考慮中了。秦力洪表示,蔚來做事情會想得比較深、比較遠,如果哪件事情做的不夠好,就說明想得還不夠深、不夠遠。

今天蔚來在全國的換電站已經超過1200座,超過1/4是高速換電站,2/3的使用者能夠在駐地半徑3公里內找到換電站,日均換電超過3萬次。

和八年前相比,蔚來的戰略發生了哪些變化?還是根本沒變化?

事實上,充電也好、換電也罷,智慧電動車最終的方向一定會達成共識,技術解決方案與表現也終將走向同質化。但在達成共識之前不是共識的部分、走向同質化之前有差異的部分,恰恰應該是每家企業有機會的部分。

關於新車:產品規劃和品牌定位相配

明年蔚來的所有新車都將會切換到第二代平臺上。目前已經確定會在今年NIO Day上釋出的兩款車中,一款是基於第二代平臺的全新ES8,另一款則是“非常有格調”的全新車型,可能的車型會是EC7或者是ET5的旅行版。

但不管是誰,明年上半年,蔚來都將會有八款車型同時銷售。另一方面,蔚來面向大眾化的阿爾卑斯品牌,也將會在明年開啟銷售。也就是說,明年將會是蔚來“駛出彎道”後產品全面鋪量的加速之年。

和八年前相比,蔚來的戰略發生了哪些變化?還是根本沒變化?

但是在蔚來的眼裡,高階品牌和大眾化品牌對於“爆品”的理解和規劃,是不一樣的。

作為一個高階品牌,蔚來需要有豐富的產品線,轎車、SUV和Crossover跨界車型,蔚來都會涉及。一方面用豐富的車型,去滿足高階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則要靠平臺化,去提升研發效率、降低單車研發成本。在此前Banyan 1。2系統的媒體溝通會上,蔚來就曾表示在一個代際之下,多車型智慧系統開發與維護成本相比單一車型,並不會有本質差別。

但是對於面向大眾化的第二品牌而言,就一定需要有更加山峰級銷量的產品。蔚來對於第二品牌未來的主力車型月銷量預期,是5萬輛。

在今年成都車展上,秦力洪曾表示,第二品牌就是工藝和品質上做到進一步提升、可以換電、更好服務的特斯拉。言下之意,就是做一個超出20-30萬元主流消費群體預期的產品。

和八年前相比,蔚來的戰略發生了哪些變化?還是根本沒變化?

目前純電動車市場中,20-30萬元的電動車規模正在快速成長,特斯拉、比亞迪、小鵬等品牌在其中,既是推動者,也是受益者。同樣,蔚來在40萬元以上的電動車市場也扮演著同樣的角色。不同之處在於,40萬元以上電動車市場,蔚來已經擁有77。6%的份額,處於一家獨大的局面,再多也就是這個量級了。而且放在所有規模以上豪華品牌中,蔚來的單車平均價格也與賓士相當,僅次於保時捷,高於其它所有豪華品牌。

所以,想要實現規模的二次增長,必須要靠更多的參與者共同做大這個細分市場。但目前,以第二品牌進行下沉顯然是擴張規模更直接的手段。

和八年前相比,蔚來的戰略發生了哪些變化?還是根本沒變化?

至於多品牌是否能共用換電站,這是一個商業上的選擇,而且也不會是教條的“可以”或者“不可以”。比如在換電資源相對緊缺的城中心,可能會採取峰谷制,比如白天高峰時只供蔚來使用,晚上低谷時可開放給阿爾卑斯使用。而且在蔚來的能源雲支援下,運營可以遠比這種死板的規則更加靈活。

如果再把目光聚焦到蔚來品牌上,今年蔚來門店擴張的速度並不快,而且很穩定,基本上是每季度新增約20家門店,目前超過六成的門店都在一二線城市。對於渠道的運營,秦力洪表示依然會保持直營和聚焦城市商圈的基本原則,變化可能會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最佳化城市中心與副中心、一二線和三四線城市之間門店比例,第二是提升單個門店的效率。

關於出海:美國市場成本與難度極高

今年蔚來的一件大事,就是體系化出海歐洲,把包括產品、服務、社群在內的使用者全程體驗,向歐洲複製,向習慣於現狀的歐洲使用者們傳遞新的高階理念。

秦力洪表示,目前歐洲戰略剛剛開始,歐洲市場對於蔚來的品牌與文化整體上是認可的。歐洲市場年內計劃建成20座左右的換電站,明年規劃建成超過120座換電站。在歐洲,蔚來是抱著長期主義的精神,去一點點、正面地改變歐洲消費者的心智。

和八年前相比,蔚來的戰略發生了哪些變化?還是根本沒變化?

而對於另一個大市場美國,蔚來則是表現得更加謹慎。

儘管李斌早些也曾透露過有進軍北美的規劃,但是中美關係現在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比如今年8月帶有明顯地方保護主義的《通脹削減法案》推出,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和八年前相比,蔚來的戰略發生了哪些變化?還是根本沒變化?

但就算不考慮政治,從技術與商業的角度而言,美國市場的難度也要比歐洲市場大很多倍。在過去幾十年,中國汽車工業的標準體系,大多是參照歐洲或者和歐洲同步,和美國市場則有較大的差異。所以,如果說同一輛車做成歐版要花幾個億,那麼做一個美版可能就要花十幾甚至幾十億。

所以對美國市場,蔚來不會放棄,但也同樣會繼續保持觀望。

關於盈利:虧損約等於研發投入

此前,李斌已經表示,蔚來要在明年四季度實現品牌盈虧平衡,秦力洪也表示蔚來目前的虧損基本上已經約等於研發的投入。

今年三季度,蔚來的研發投入已經差不多到了30億左右。隨著電池業務、手機業務等新業務的開展,蔚來明年的季度研發投入預計會穩定在這個量級。

手機的研發先放一邊,我們來看電池的研發,自研電池將是蔚來在長期盈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和八年前相比,蔚來的戰略發生了哪些變化?還是根本沒變化?

這其中的邏輯,主要還是在於成本和毛利率的核算上。如果一輛電動車中,電池成本佔40%,而電池製造商又有20%的毛利率,那麼電池由車企自己來做,能夠提升整車大約6到7個百分點的毛利率。一旦規模達到一定的值,將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

如果看比亞迪和特斯拉的財報,他們最能夠賺錢的其實也是電池,如果不是自研或者自產電池,他們的財報可能也會有一些不同。

所以,從長期來看,蔚來最近自研電池也好、投資鋰礦也罷,都是站在長期的視角,去確保自己的盈利能力。

和八年前相比,蔚來的戰略發生了哪些變化?還是根本沒變化?

秦力洪表示,智慧電動車的賽道達到巔峰期,至少還有十幾年。所以在這個時候要在產品技術、服務能力、基礎設施等方面投資,去增強競爭力,而不是去急於追求利潤最大化。現在要做的,是方向不動搖、快速佈局、跑步前進。

寫在最後

一家初創企業想要取得成功,需要有兩個因素:前瞻性和戰略定力。前者考驗的是企業家對未來形勢的判斷,後者考驗的是對這種判斷的投入決心。

從這八年來看,蔚來遭遇了很多質疑,但難能可貴的是,蔚來一直沒有被輿論風向帶著走,也沒有盲從市場的大趨勢,而是堅持做了一些自己既定路線上的事情,並且把它做好。這也許就可以被稱為是蔚來的節奏。

當然,現在的蔚來遠非安全,無論是規模、品牌認知、全球化,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也面臨很多不確定的風險。但如果蔚來能始終踩住自己的節奏,把那些頗有前瞻性的想法,用戰略定力實現了,做到這點,蔚來始終都還是有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