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美味有秘訣,妙用家常調味料

由 金秋海1688 發表于 影視2021-11-01
簡介用鹽調味要分早晚烹製爽脆蔬菜時,要想使成品爽脆,則可以先用鹽調味

玉米麵放鹼面有什麼營養

巧用高湯烹製菜品更鮮

廚師界流傳著一句關於烹調基礎湯調味的經典語句:“菜品烹調好,湯是寶中寶。”可見烹調基礎湯在菜品烹調中的重要作用。烹調基礎湯起著調味提鮮的作用,可使材料進一步增味,使滋味鮮美的材料更加鮮美,對於本身滋味較差的材料,起著增加鮮美滋味的作用。

炒制類菜,一般在材料入油鍋翻炒片刻後新增適量高湯,繼續翻炒片刻,並稍微煨一會兒,能代替味精或雞精調味。燉類菜,在材料入油鍋後翻炒片刻,加入較多的高湯,翻勻後中火煨透入味,再加其他調味品調味。烹調基礎湯可以直接用於煲湯,只需將高湯燒沸,放入材料煮透入味即可。

大廚提示‍

高湯不只是雞湯,牛骨湯、口蘑湯、鮮貝湯、蔬菜湯均可以作為高湯用於烹飪。將幹香菇洗淨,溫水浸泡至軟後,靜置澄清,也是鮮美的高湯。

巧用香辛料調味

燒煮肉類時,常新增的香辛料有豆蔻、山柰、大料、茴香、白芷、紫蘇、丁香、沙姜等,但香辛料並不適合所有的燉煮肉類。一般所需本色菜品時,應謹慎新增香料,否則,成品色澤會比你想象的要深。比如肉桂會使湯汁呈淺褐色,此時可以用香葉代替。肉蔻一類有殼的香料,可以使用前拍開,以加速湯汁入味。

醃製畜禽類材料時,除了常用的蔥末、薑末外,很多人喜歡新增桂皮、豆蔻、香葉、白芷等香料,但在實際的醃漬過程中,食材是很難吸收這類香料的香氣的。操作時可以將桂皮、豆蔻、白芷等較為乾爽的調料研磨成粉,用料酒調勻後再進行製作。這樣既可使調料充分與食材溶合,又能減少用量,從而達到節約的目的。

大廚提示‍

1。如果烹製菜餚經常用桂皮、豆蔻等調味品,可以事先將幾種調味品按一定比例研磨成粉,用乾爽、清潔的玻璃器皿密封,放入陰涼處儲存。醃漬、制餡時可即用即取,熱炒按需要撒入鍋中即可,也免去了撿出香料的麻煩。一般滷、醬、烹、炒、煎、炸、蒸、煮等諸多方法均可適用。

2。醃漬材料時不能僅用純粉末狀的調料醃漬,一定要配合液體調料。用蔥水比蔥薑末更能使食材入味,還能起到提鮮增香的目的。

糖要在鹽之前入鍋

製作菜品時放糖時間不宜過早,但是糖要在鹽之前入鍋。反之,鹽將材料中的水分析出,糖會融入菜汁中,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口感略甜的燒燜類菜品放糖不宜一次加足量,否則易煳鍋、影響色澤。一般分兩次,第一次是糖滲透入材料,第二次是湯汁濃稠、口味醇正。

醬油調味要講究時間

醬油的鹹味來自鹽,鮮味來自曲料分泌的蛋白酶,甜味來自澱粉,酸味來自葡萄糖經乳酸菌發酵生成的乳酸、醋酸和琥珀酸等有機酸。

如果醬油加熱時間過長,包括鮮味較濃的穀氨酸鈉在內的氨基酸和其它鮮味物質會大量流失;由澱粉生成的糖分,會遇高溫而焦化,生成苦味,其有機酸會與醬油中微量的酒精發生反應,產生芳香氣味後,很快揮發。

因而,燉制的菜品醬油要在菜品達到七成熟時加;一般炒菜可以在將熟時加。

用糖調味要注意溫度

糖的熔點為160~186℃。單獨加熱時,當溫度達到150~160℃時,具有結晶性、易出現翻砂現象,熔化的糖液可以拉成具有伸展性呈金黃色的糖絲。可以製作拔絲類菜點,或製作糖類製品。當溫度達到170~220℃時,生成褐紅色的焦糖色,無利用價值。製作酸味菜品過酸時,可以新增少量糖,能使酸味明顯減弱。

用蜂蜜調味應避免高溫,一般端鍋離火或菜品盛入容器後調入。

幾種醬的妙用

黃醬:也叫大豆醬,是由大豆、麵粉、食鹽等原料發酵而成的。黃醬能夠增加肉質的香氣,可用於制餡、炸醬、燉肉、醬肉,以及少量炒菜的調味,比如燜扁豆等。

甜麵醬:是用麵粉、食鹽發酵而成的,是製作醬爆菜的必備調料,可加工成甜麵醬味碟;在炸醬中與黃醬攪勻後炸制,味道更佳。

辣醬:一般是用辣椒和蠶豆醃製而成,新增豆豉後香氣十足。豆豉同樣可以新增在黃醬與甜麵醬中。

使魚肉不易碎的調味方法

當魚肉切片、丁等時,魚肉會很脆弱,在加工前給魚調味,是解決魚肉易碎的最好方法。根據菜品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來加工、調味。

方法一:操作時,將片好的魚肉用鹽塗抹均勻;製作魚片和魚丁時,用鹽抓勻即可,待15分鐘後再進行烹製。因為魚肉富含大量的蛋白質,用鹽醃漬一下,鹽能使魚肉中的蛋白質凝固、收縮,由於蛋白質分子之間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彈性的網狀結構。

方法二:將魚肉、魚片、魚丁等用雞蛋清拌勻後進行烹製,也可使魚肉不易碎。

醋和檸檬汁的調味妙用

醋和檸檬汁除了去腥羶、增香外,用醋調味,還有其他一些功效。而檸檬汁不僅冷熱菜品均可,且適用於各類口味菜點的製作,如鹹鮮味、香辣味、酸甜味等菜餚。

妙用一:醋能使含有黃酮類色素的植物變得潔白。如豆芽菜、土豆等一類蔬菜因含有黃酮類色素,在自然條件下,會由白色變為淺黃色,將這些蔬菜泡入較硬的水中,雖然一時減少褐變的發生,但烹炒時在鹼的作用下,還會變黃。在食材入鍋後加入少量白醋,翻炒後可使黃色消失,菜品變白。

妙用二:醋能增強含有果膠物質蔬菜的口感。如豆芽菜、土豆等蔬菜均含有果膠,果膠在酸性溶液中,易形成凝膠。凝膠具有一定的黏性,可使細胞相互粘連,整個組織變硬,從而鎖住了水分不向外流失。菜餚成品就會顯得爽脆。

大廚提示‍

使用檸檬汁時,將洗淨的鮮檸檬切開,取半個檸檬用叉子插入果肉中,另一隻手用力擠出汁液即可。或者將鮮檸檬洗淨用榨汁機榨出汁液,但不宜對水,新鮮的檸檬汁容易腐敗,冰箱冷藏保鮮期也不超過3天。另外醋和檸檬汁均不宜空腹食用。

妙用三:烹製食物過於辣或油膩時,適當加些醋或檸檬汁能減辣增香。純甜味的菜點少量新增檸檬汁,能起到解膩、增香的作用。燉肉時適當以醋或檸檬汁調味,能使肉質加速成熟。

妙用四:調味時先加醋或檸檬汁,能使維生素C、B族維生素的化學結構穩定,有效儲存營養成分。

妙用生薑調味

1。用生薑調味時不要去皮,洗淨後直接切片、絲、米即可。

2。燉煮肉類時,可以用刀把姜拍松,或在生薑的橫截面用針紮上若干小孔,能提高姜的使用效率。

3。冷凍肉加熱前用薑汁醃漬,能使肉質鮮嫩。

4。做湯時用薑汁調味,能使湯汁鮮美,酸甜的湯品味道更佳。

5。若用生薑給魚肉及其他水產去腥,用薑汁、姜米醃漬,比薑片要好。醃漬時先抹鹽、料酒等調料,最後加姜,能使姜發揮最大效力。烹製時,要先將魚烹煮一下再放生薑。倘若在煸鍋時就下生薑,然後放魚,魚體滲出液的蛋白質會阻礙生薑的除腥作用。後放生薑在能提鮮的同時除腥,效果會好於先放生薑。

大廚提示‍

製作糟姜、醋姜時要用嫩姜;調味要選用老嫩適中的;過老的姜,可將其製作成薑汁、姜水使用。

食用鹼的調味妙用

1。選用玉米、玉米麵或玉米渣熬粥要適量放一些鹼。玉米中含有一種結合型的維生素PP(尼克酸),不易被人體吸收。長期食用玉米食品,會缺乏尼克酸,易患癩皮病。而鹼能把結合型的尼克酸轉化成遊離性的尼克酸,有利於人體吸收。

2。食用鹼可以縮短燉肉、煮豆子、焯煮菜品的烹製時間,使得菜品容易成熟、軟爛。但是鹼也會破壞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D等營養素,影響人體對營養的吸收,特別是在煮粥時不宜新增。

3。俗話說“鹽是骨頭鹼是筋”。調製麵糰時新增適量鹽、食鹼能增強麵糰勁力,改進麵筋的性質,質地會變密,增強彈性和強度,使麵糰延伸或膨脹時不易斷裂。麵糰組織緊密後,成品色澤會顯得潔白。

大廚提示‍

除了玉米,別的菜品、粥品,如雞蓉羹、大米粥、小米粥等都不能放鹼。玉米粥裡若添加了其他材料,如雞蛋丁、火腿丁、香芋、紅薯等也不能再新增鹼。鹼會破壞材料中的部分營養,得不償失。

和麵時鹽和鹼都不宜多放,鹽放多會鹹,鹼多了麵粉中的養分會流失,成品會苦澀、發黃。

用鹽調味要分早晚

烹製爽脆蔬菜時,要想使成品爽脆,則可以先用鹽調味。可以在食材入鍋前,就用鹽拌勻,隨即大火爆炒,迅速出鍋;也可以在蔬菜下鍋後,及時放鹽,快速翻炒熟即出鍋。若是放鹽過晚,菜品還來不及調味,蔬菜中的水分就會受熱膨脹,漲破細胞壁,蔬菜容易軟爛。比如“清炒荷蘭豆”、“爽脆菜絲”等。新鮮、脆嫩的蔬菜,除特別需求外,無須額外調味,加鹽就行。

反之,想要食材軟爛,就要待菜品成熟至九分熟時,再用鹽調味。比如“燜扁豆”、“燜炒蒜苗”等。製作湯品時,鹽要在湯品出鍋前放入,能起到提鮮、增香的作用。

使用味精、雞精要注意的事項

很多人不喜歡是覺得味精並不健康,但事實恰恰相反。味精屬於鈉鹽,其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質分解出來的氨基酸,即便溶於大量的水中,也不能掩蓋它的鮮味。只要在使用味精時注意避免副作用,就能很好地發揮味精的調味作用。雞精中40%的成分是味精,此外還含有雞骨粉、雞肉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