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明星首頁明星

祖國醫學,十分重視飲食養生

由 營養師拉拉 發表于 明星2022-12-23
簡介”金代李杲指出病後飲食應做到“藥不妨食,食助藥力”,呼籲患病後應循序漸進地食補,其《脾胃論》 曰:“脾胃之虛

水栗子又叫什麼

自古以來,祖國醫學就十分重視飲食養生。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經驗總結,歷代醫家大多主張“藥療”不如“食療”,如《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等醫籍中都記載了具有養生療效的食物。

從遠古時期《周禮·天官》中提到的“食醫”到宋代《太平聖惠方》中將用飲食治病的醫生稱為“良工”,可見病後食養的思想由來已久。正如元代朱震亨所言:“天之所賦者,若谷、菽、菜、果,自然沖和之味,有食人補陰之功。”

根據中醫學理論,食物與中藥材都具有陰陽、寒熱溫涼等屬性。因此

祖國醫學,十分重視飲食養生

在病後階段,利用食物的性味特徵有針對性地對機體進行調養,便是食有所宜。晉代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記載用豬胰治消渴病、用海藻酒治癭病等食養方。

南朝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提出以雀卵治療男子陰痿不起、少精無子的方法,並在《本草經集註》中首創將食療之品納入藥物的分類中。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專列《食治卷》,共載錄藥用食物 160 餘種,明確了食與藥的辯證關係,指出食養平和穩妥,無傷正之弊。其在秉承《管子·水地》中五味對應五臟的學術思想上,指出病後食養可採用“五臟病所宜食法”,即:“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腎病宜食大豆黃卷、豕、慄、藿。”

祖國醫學,十分重視飲食養生

宋元時期,病後食養更為普遍地應用於醫療實踐中,不僅有純食物組成的食養方,而且劑型豐富多樣,可因食施用,包括粥、羹、茶、餅、面等,對每個病的食養則病、證、法、食方齊全。

人在患病之後,機體的基礎代謝、食慾消化都會受到影響,從而改變對各種飲食營養的需求,此時若盲目進補或肆意膳食,則容易出現“飲食自倍”傷及脾胃、“膏粱之變”而內熱中滿的現象,導致疾病遷延難愈。因此,在病後階段應糾正不良的飲食觀念,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因素,科學合理地對飲食的數量、寒溫、結構等進行搭配,做到食有所節。

如《壽親養老新書》 有述:“若有疾患,且先詳食醫之法,審其症狀……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溫熱熟飲……尊年之人,不可頓飽,但頻頻與食,使脾胃易化,谷氣常存。”金代李杲指出病後飲食應做到“藥不妨食,食助藥力”,呼籲患病後應循序漸進地食補,其《脾胃論》 曰:“脾胃之虛……若喜食,初一二日不可飽食,恐胃再傷……須薄滋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藥力,益升浮之氣而滋其胃氣也。”可見,飲食有節既是顧護脾胃之氣的先決條件,也是疾病康復的重要環節。

祖國醫學,十分重視飲食養生

如今與飲食相關的慢性或過敏性疾病逐年增加,患者對飲食調護中的忌口隨之愈加關注,疾病管理中食有所忌的養生價值因此日漸顯現。正如元代賈銘認為:“飲食藉以養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叢然雜進,輕則五內不和,重則立興禍患,是養生者亦未嘗不害生也。”

其實,早在《素問·熱論》就指出了“熱病少愈”是因強食導致病情的反覆、加重,明確了“五味所傷”“五味所禁”的食養觀,得到了後世醫家的廣泛推崇。《溫病條辨》謂:“陽明溫病,下後熱退,不可即食,食者必復。周十二時後,緩緩與食,先取清者,勿令飽,飽則必復,復必重也。”一般而言,在病後或服藥期間,應避免或控制黏膩、炙煿、辛辣刺激類食物的攝入,提倡清淡、少食。同時,眾多醫家亦強調,病後忌口切勿妄視病情實際,應靈活掌握,不可偏頗。對此,《儒門事親》曰:“或思葷茹,雖與病相反,亦令少食……若專以淡粥責之,則病人不悅而食減,久則病增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