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服務更“貼心”養老更“安心”

由 身邊24小時 發表于 音樂2023-02-02
簡介以湘龍“益家人”三基基地賦能,社群將養老服務和基層治理工作相結合,一批批“銀齡老人”走進社群、回到小區,在新的崗位上找到了發揮餘熱的新舞臺

別人找你處物件怎麼拒絕

服務更“貼心”養老更“安心”

服務更“貼心”養老更“安心”

這些年來,在社群的組織下,小區裡組建了太極隊、舞蹈隊等多支興趣愛好小組,同時還利用每週四的“老年課堂”平臺,將一些生活的小常識教給老年人。

服務更“貼心”養老更“安心”

如今,在湘潤社群,像文檢武這樣服務和“反哺”社群的老年人隨處可見。

紅網時刻新聞 通訊員 周靚 尹理 長沙報道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千百年來這是中國老百姓最樸素的心願。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否幸福,對於一座城市而言,是衡量其發展水平、人民群眾滿意程度的一把標尺,更是其必須回答好的現實課題。

今年以來,長沙縣湘龍街道湘潤社群透過湘龍“益家人”三基基地賦能,在過去社群、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三社聯動”機制基礎上,將社群志願者和社會慈善資源納入其中。從“三社聯動”到“五社聯動”,湘潤社群透過激發基層養老服務內生動能,構建人人參與、人人享有的基層共治格局,形成了基層養老服務的強大合力。

老有所養

用陪伴呵護最美“夕陽紅”

“楊娭毑,身體還好撒,徐爹又出去收東西了?”“是的咯,年紀大了閒不住,天氣好就出去了。”10月18日上午,湘龍街道龍塘小區楊泉山老人家熱鬧非凡,長沙市德鄰扶老公益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周可可陪著老人聊家常。

楊泉文老人今年70歲了,和老伴兩人獨自生活在小區裡。看到周可可一行的到來,楊娭毑忙不停地招呼著大家坐下,然後又去準備茶水。楊泉文老人告訴記者,十年前在農村的房子拆遷之後,他們一家就搬到了龍塘安置小區居住。後來隨著兩個兒子搬了出去,家裡也越來越冷清了。

“剛搬來的時候,還經常到以前的老‘鄰居’家裡串串門,後面這些年,年紀大了,老‘鄰居’也越來越少,也很少串門了。”楊泉文說,拆遷之後他們老兩口在安置小區置辦了物業用來出租,每個月收的租金完全可以滿足家裡的開銷,但是他們倆經常會出門去收廢品。“賺不賺錢都無所謂,就當逛街了,家裡太安靜了。”

在龍塘安置小區,跟楊泉文老人情況類似的老人並不少見。“楊娭毑的情況還好一點,兩夫妻還能相互扶持。還有些獨居老人,平時家裡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湘龍街道湘潤社群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周小虎說,這些老年人生活中並不缺衣少食,他們更多地是需要“陪伴”。

“一開始是我們社群幹部去走訪,今年我們又引進了社會公益力量,儘可能多的讓老人身邊有‘陪伴’。”周小虎告訴記者,定期到老人家裡走走、陪空巢老人聊天解悶,逢年過節帶點小禮品串串門,雖然都是些瑣事,但是老人們的精氣神卻有了很大改變。“老人有了陪伴、有了傾聽他們故事的人,整個人都會變得開朗,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

老有所樂

讓老人安享金色晚年

龍塘小區,作為一個安置小區,大多數小區居民都要經歷生活的迅速轉變。實際上,從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到水泥森林裡的都市生活,農村到城市生活節奏的變化,很多居民都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老年人尤為更甚。

“老人們在田間地頭忙了一輩子,突然間閒下來,很多老人都會不知所措。”湘潤社群工作人員周鑫瑤說,從熟悉環境到陌生環境,老人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只能待在家裡。時間久了與社會脫節更嚴重,老人們就更加不願意動了。

“這是個惡性迴圈,我們第一步就要讓老人們動起來,願意從樓上下來。”周鑫瑤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在社群的組織下,小區裡組建了太極隊、舞蹈隊等多支興趣愛好小組,同時還利用每週四的“老年課堂”平臺,將一些生活的小常識教給老年人。

“娭毑,請先掃場所碼。有人陪您過來沒,如果不會操作,可以叫一下我們志願者幫忙。”10月18日上午,湘潤社群核酸取樣點裡,看著隊伍裡年過古稀的李愛華老人,一旁的工作人員細心地問著。“會嘞,之前老年課堂教過,你們先忙咯。”說起話來,李愛華老人中氣十足。

“現在去個超市都要掃場所碼,但是很多老年人又不會用智慧手機,這也打擊了老人們出行的積極性。”周鑫瑤說,現如今社群很多業務都可在網上大廳辦理,老年人學會使用智慧手機不僅可以方便出行,更能享受到不出門辦理業務的便利。

“劉娭毑,留個位置,我馬上回來了。”做完核酸取樣之後,看著微信群裡“吆喝”著打升級,李愛華用語音“踴躍”地報著名。“平時都是喊著打太極,這段時間因為場地要用來做核酸,我們就換了個名堂。坐在一起聊聊天,曬曬太陽也挺好。”

老有所為

讓老年人被需要

“讓社群的老年人在享受養老服務的同時,能夠發揮所長,參與到社群活動中來,讓老年人不僅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更能老有所為。”周小虎感慨,“讓老年人被需要”也是社群在養老服務中新嘗試。

“有段時間沒來了,最近去哪裡了?”“到崽那邊待了幾天,昨天才回來。”龍塘安置小區文檢武老人家中,一間書房被收拾成理髮間,文檢武手上的動作嫻熟地操作著,一邊與顧客徐德林閒聊著。

一個工具箱,一把椅子,一塊圍布這是文檢武老人當年討生活的“傢伙事”。55年歲月流逝,當年青澀的學徒已經成為一名被街坊認可的“老師傅”。雖然裝置簡陋,但來找文檢武老人剪頭髮的老顧客卻不少。“他手藝好嘞,那些年都是他幫我剪的,我也習慣了。”徐德林說。

從手動推剪到電動推剪,文檢武的“傢伙事”一直在更新著。與之相反,剪髮、剃鬚這套老流程卻仍被保留著。“從學徒開始,這些流程就是規矩,現在我剪一個頭15元,價格可以低但不能少,這也是規矩。”文檢武說,對上門來剪頭髮的顧客進行收費,這是對自己手藝的認可。同時對一些困難老人他也會免費上門服務,這則是湘龍“益家人”的溫度。“同是‘益家人’,就要為大家庭做貢獻。正好我有這門手藝,給社群的老年人帶來方便和一頭‘好髮型’,是我力所能及的事。”

如今,在湘潤社群,像文檢武這樣服務和“反哺”社群的老年人隨處可見。以湘龍“益家人”三基基地賦能,社群將養老服務和基層治理工作相結合,一批批“銀齡老人”走進社群、回到小區,在新的崗位上找到了發揮餘熱的新舞臺。

新舞臺上,一張張有所養、有所樂、有所為,刻印著風霜故事的笑臉,也彰顯著整座城市的溫度與品質。

【來源:紅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