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的記憶偏差又來了,鋤禾變成“憫農”

由 婉言教育 發表于 綜藝2023-02-05
簡介沒想到這個話題很快受到全網關注,就連人教社也正面迴應稱:教材裡始終印的“是”字,是網友們平時受電視影響,產生了誤解

于丹是怎麼回事

漢語言文學是一個博大精深的領域,也是高校裡重要的文科專業。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接觸到的知識大多來自中小學時期的語文課。

不得不說,語文科目確實能帶給學生不少趣味和精神的滋養。

有些經典的課文,即使畢業多年,回味起來也值得品鑑。

有了生活閱歷,就更能理解其中的巧妙之處。可大家卻因為“咬文嚼字”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于丹老師迴應“斯人”,到底是誰錯了

想必很多家長和同學,都聽說了關於“斯人”還是“是人”的話題。有人看到學生課本,

發現“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句話中,

斯字寫成“是”,引發疑問。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的記憶偏差又來了,鋤禾變成“憫農”

沒想到這個話題很快受到全網關注,就連人教社也正面迴應稱:

教材裡始終印的“是”字,是網友們平時受電視影響,產生了誤解。

儘管出版社曬出了不同年份的課本,確實如此;但也有許多畢業生明確表示,自己很確定上學時用的是“斯人”二字,

對於“集體記錯”的情況並不認同。

到底是改版了還是大家記錯了?

有人專門採訪了業內名人于丹老師。

很多90後對於丹老師不陌生,那時學校也鼓勵學生們看百家講壇,學習更多語文和歷史知識。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的記憶偏差又來了,鋤禾變成“憫農”

于丹老師作為北師大的教授,回覆了關於“斯人”的提問。

或許是出於影響力的顧慮,這個問題無論支援“斯人”還是“是人”,

總會引起爭論。

所以於老師的回答很有技巧,

她只是認為“考據到底是哪個字的意義不大,應該交給學術界去研究,而我們普通人只要理解其中勵志的含義就好”。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的記憶偏差又來了,鋤禾變成“憫農”

這樣的迴應再次引起熱議,其實很多網友之所以想“較真”,只是想探個究竟。其實問題並沒有那麼複雜,人教社的課本以前在用“是”字。

但是不代表所有教材都一樣,國內不同城市的學生,本來就會使用不同版本的課本。

比如北京某家長曬出19版教材,確實用的“斯人”。

翼教版的小學課本里,

也曾作為名言引用過一小段,同樣用了“斯人”。包括一些大學教材以及名著中,也是如此。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的記憶偏差又來了,鋤禾變成“憫農”

網友發現其他“記憶偏差”,鋤禾變成“憫農”?

光是“斯人”已經引起不少討論,有網友又發現新的“記憶偏差”:“鋤禾”什麼時候變成“憫農”了呢?這首詩大概是普及率最高之一,就算是沒怎麼上過學也知道。

但是很多家長分明記得自己上學時,標題是“鋤禾”。

可是再翻開現在的課本,已經變成“憫農”。

難道又是大家產生了“曼德拉效應”,這麼多人都弄錯了?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的記憶偏差又來了,鋤禾變成“憫農”

這次可真的不能用這個理由來解釋了,其實對於這首詩的標題,早前已經有人關注過。

出版社確實有所改動,其中有更改的原因。

這必須提到另一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它跟“鋤禾日當午”那篇,在學術界被認為同為“憫農系列”。

只不過以前將其拆分為兩首獨立的詩,分別用開頭的詞彙作為題目。

這樣的修改確實有其道理,顯得更尊重“原文”。

所以家長們理解了這些緣由,不會提出異議,反而會理解和支援。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的記憶偏差又來了,鋤禾變成“憫農”

但如果有所改動,卻說成“記錯”,這才更容易引發無畏的爭論。家長們想較真,恰恰也是這個原因,大家只是想弄清楚事實。

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深究”的思維是優點

大家咬文嚼字的現象,其實反而是一種好現象,說明漢語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如果學生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也能有“深究”和較真的思維,成績不會差。

尤其是學習古漢語時,

一個字可能同時表達多種含義,

換了另外一個字,意思和意境完全不同。

這也是中文有別於外語的一種魅力,只有經過學習才能懂得鑑賞。

于丹迴應“斯人”引熱議,新的記憶偏差又來了,鋤禾變成“憫農”

很多中學生認為語文考試很難,說到底是一些基本功不夠紮實。

即使是文言文和詩詞,也有一定規律。在熟練背誦之後,自然可以提升理解能力。

磨刀不誤砍柴工,想要學好這門科目,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深究的思維。提升成績往往也需要更為漫長的時間,但是隻要堅持就會迎來飛躍。

【話題】你的印象中還有哪些課文出現差異?